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逍遥侯阅读> 第111章 下馆子(3更送上,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章 下馆子(3更送上,求月票)

“小乙哥,逍遥津那边你熟不熟?”慕容延钊这么一问,引起了李中易的高度重视,他知道,慕容延钊这是在替他打听内情。??

“那地方鱼龙混杂,闲人太多,往来汴河的商人大多不在那里卸货。”张小乙不愧是包打听,一口道出逍遥津的惨淡现状。

李中易却见怪不怪,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他早料到,柴荣绝不可能这么轻易的放过他。

不过,李中易的灵魂来自于商业贸易异常发达的全球化时代。就算他仅仅是个名医,可是圈子里的好朋友,不是经商就是做官,耳濡目染之下,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现代商业贸易的运作模式。

如果,李中易仅仅是个布衣草民,那倒确实有些难度。不过嘛,他现在可是逍遥津令,就算是品级再小,也还是逍遥津这个码头的主官。

“逍遥津背后的那一片街坊归谁管?”慕容延钊显得很随意的问张小乙。

张:“那是三不管的地界,府衙和开封、祥符两县,都可以管,却都嫌麻烦,不太爱管。”

“呀,这可就有些麻烦了啊。”慕容延钊皱紧了眉头,替李中易担上了心。

李中易一听是三不管的地界,不由微微一笑,说:“不麻烦的话,怎么可能显出我的真本事呢?”

以李中易的官场经验,管理同一件事的部门越多,就越麻烦。越管不好。

不管是,五龙治水也好,十虎管药也罢。涉及到的部门越多,真空地带也越大,留给李中易操作的空间,就不会小。

李中易最担心的就是,只有一个顶头上司,并且给他画死了圈圈,半步也不许逾越。

慕容延钊又找张小乙问了许多有关逍遥津的情况。李中易就站在一旁,听得很仔细,也很认真。

等张:“娘的,情况太复杂了,小小的一个逍遥津。仅帮伙(帮会)就有好几拨。难办啊。”

赵匡胤发觉,李中易完全是一副淡然的模样,就笑着说:“化龙兄,区区小事怎么可能难得倒先生这种高才呢?”

]赵匡义忽然插话说:“二哥,咱们家倒还有点闲钱,我回去就和阿娘说说,倒时候,拿一些钱出来。替先生撑撑场面。”

“廷宜,等我实地看了逍遥津的情况。再说吧?”李中易只是从侧面了解到了逍遥津的情况,一向谨慎的他,自然不可能满嘴巴跑火车,胡诌一气。

赵匡义,字廷宜,这个字还是他的亲娘,杜夫人亲自取的。由此可见,这个赵老三,在杜夫人心目中的地位,确实非同寻常。

在酒肆里吃午饭的时候,慕容延钊抱怨说:“这叫什么饭菜,比先生那里差得太远。”

李中易微微一笑,不管那个朝代,吃货都多如牛毛,对于肚腹之欲,有着莫名其妙的追求。

赵匡胤为了招待好李中易,点了满满一大桌子的所谓“下酒的好菜”,包括:果子(点心)、炙肉、胡饼、汤饼、面片儿汤以及煮得很烂的菜羹等等。

李中易看着名为花红果的一种水果,怎么看都觉得是苹果,只是这花红果的个头明显偏小,只比枣子大上那么几圈罢了。

至于,摆在桌上的所谓百味羹啊,新法鹌子羹呐,三脆羹呀,李中易只看一眼就没了胃口。

倒是挽着篮子的闲汉(客串的服务员),送来的应季水果拼盘之类的东西,倒让李中易觉得眼前一亮。

广芥瓜儿、咸萝卜条、杏片、酸李子、梅子姜、莴苣笋以及鹌鹑馉饳(馄饨的一种),李中易倒是看着还有些顺眼,拿起筷子每样都尝了一点,最后,他决定,还是只吃盐拌莴苣笋和鹌鹑馉饳算了,别的东西实在是太难吃了呀。

至于,黄中带黑的酒,李中易只喝了半盏,就觉得难以下咽。

和粮食年年大丰收的后蜀不同,后周由于粮食产量严重不足,屡屡需要外购,所以有着极为严格的榷酒制度,也就是酒类由官府专卖。

在这开封城内,除了顶级权贵开的酒肆之外,一般的民间酒肆,只可能提供浑浊的黄酒,而绝不可能有十分浪费粮食的精酿白酒出现。

“唉,原本可以去最好的聚德轩。只是,我最近和张永德闹得有点撕破脸皮的感觉,我不好意思再带先生你去。”赵匡胤细心的发觉,李中易很少动筷子,显然吃得不香,就赶紧做了解释。

李中易微微一笑,说:“元朗兄,我一路行来,发现这开封的酒肆非常之多,可惜的是,竟无一家上档次的酒肆,实在是遗憾呐。”

“是啊,是啊,喝了先生家里的玉液香后,再喝这些鸟酒,简直难以下咽啊。”慕容延钊嚷嚷过后,忽然突发奇想,“元朗,你不是和榷酒的那帮子人很熟么,不如帮着先生搞个‘酒户’吧?”

赵匡胤笑了笑,说:“只要先生愿意,这有何难?”

“那就多谢元朗了。”李中易等的就是赵匡胤的这句话。

说实话,主要是大周的酒类有专卖,李中易又是初来乍到,除了赵家兄弟和慕容之外,别无人脉。

瓶儿提前把很多铜钱,换成了金银,虽然在开封兑换的时候,可能会损失一部分,这也总比全都白扔了强得多。

换句话说,李中易如今的手头上,并不缺少发展商业赚钱的启动资金。如今,赵匡胤利用特权,帮他补上了所需的官府特许,那也就是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不论哪朝哪代,要想办到特殊的事,就需要特殊的渠道,人脉、钱脉和权脉,缺一不可。

“先生,你可知陛下为何让你去管逍遥津?”赵匡胤瞥了眼吃喝正欢的赵匡义和慕容延钊,小声问李中易。

李中易夹起一筷子莴苣笋,微微一笑,说:“出兵打仗,最缺的是什么?”

赵匡胤毫不迟疑的说:“后勤补给,粮草弓弩,驮马民夫。”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李中易咽下嘴里的莴笋,接着解释说,“中原还未统一,北方的蛮夷又一直虎视眈眈,十余万精锐禁军,需要大量的物资和钱财来养活。”

“可是,这些年来,我大周几乎年年征战,草民们几乎没有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所以,陛下当前最缺的就是钱粮,而不是再增加几十万精锐的虎贲。”李中易其实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破,也不敢说破。

李中易隐隐觉得,柴荣一直对他有所忌惮,暂时不太可能再让他掌握兵权。

想想也是,李中易在短短的数月之内,居然把一群乡下的土包子,训练成了战力惊人的虎狼之士。

不管是谁当了皇帝,身边有这么一位掌握重兵的狠角色,有可能睡得安稳,睡得踏实么?

其实,李中易也没想过一到大周就可以带兵打仗。说句心里话,如果不是被柴荣逼急了,他宁愿一辈子就窝在这繁华的开封城内,做做生意,收藏一些美女,小娃儿满院子的乱跑,多爽?

既然,柴荣不许李中易再碰兵权,那么,李中易很自然的就想到了要抓财权。

大周禁军再是勇敢顽强,没有天量的钱粮支撑着后勤,只会越打越穷,越打国力越衰竭。

在李中易看来,以柴荣的耳目之灵通,应该早就知道他在蜀国卖酒的旧事,恐怕是想试探一下,他捞钱的本事吧?

总之,不管柴荣怎么想的,李中易要想保持对皇帝的适度影响力,就必须在柴荣的眼皮子底下,干出一番捞钱的大事业来。

休假十日,李中易转遍了开封的各大集市,对于畅销的手工制品,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李中易故意没去逍遥津,反正他有的是时间,等正式上任后,慢慢的收拾局面,也不迟。

这几日,瓶儿已经点算过家里的浮财,原本有四十几万贯的铜钱,由于兑换金银的损耗,还有藏在地下没法取出的纯亏,仅仅剩下不到十五万贯。

黄景胜带领的老随从们,倒是一个都没少,全都跟到了开封府。

另外,李中易已经和王大虎暗中接上了头,已经安排好了,接费媚娘来开封的事宜。

正式去逍遥津上任的前一天,李中易吃过了午饭,才穿上深青的官服,坐上马车,晃晃悠悠的去找开封知府昝居润报到。

李中易赶到开封府衙的时候,衙前的凉亭里,已经挤满了身穿青袍和绿袍的各级小官。

“哟,这位仁兄,好年轻啊,不知道现任何职?”李中易刚走到凉亭的旁边,还没站稳脚跟,就听身侧有人和他打招呼。

李中易转过身子一看,敢情也是个身穿青袍的九品小官,此人长得倒也清秀,只是神态里头隐约带出一丝轻佻之气。

“在下李中易,字无咎,现任逍遥津令。不知兄台高姓大名?”李中易是新官上任,自然不想随意得罪同僚,所以显得很客气。

那人笑道:“在下王洪江,字白松,乃是延津县尉。今日相见即是有缘,等会我请客,大家一起小酌几杯如何?”

按照周制,京县尉是从八品下的小官,恰好比李中易略高半级。

李中易拱手笑道:“既然白松兄如此好客,那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呵呵,王白松一向好客,等会大家都一起去了。”凉亭里有人听见了他们的对话,就鼓动着众人,跟着起哄。(未完待续。。)u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