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
高宗第七子,武媚娘第三子!
本来长幼顺序从高宗那里去论,可自从乾坤颠倒之后,一切自然是要翻转过来。
李显相貌儒雅,身躯修长,唯有那脸色极为苍白,让人看去一副病弱,天性懦弱的样子。
太平凤眉挑起,她对自己这位三哥关系并不紧密,双方见面也只是在这朝野之上,私底下没有任何联系,向来她乃是天之骄子,高高在上,一路走来极为顺利,而她这一位三哥则是大不相同,他先后的历经了无数磨难,更是先后被册立为太子,甚至是一度登上大位,只是旋即被废,在她眼中乃是窝囊废的代名词。
天性懦弱,她极度看不上自己这一位三哥。
看着太平公主愤愤不平的态度,李显他没有多言,直接从袖袍当中掏出一枚玉简,甩给了太平公主之后,他直接缓步离开了。
玉简持在手中,太平一言不,直接的动身离开,离开太初宫后,玉手用力,玉简应声而碎,其中讯息快的闪现,她双眸露出惊讶之色,国师,从李唐创建就一直就藏头露尾的国师现身了。
这一位国师,乃是李唐的守护者,
哪怕是她也是不止一次听闻这一位国师的传闻,相传这一位乃是天上仙神下凡,点拨她的先祖开创大唐一脉,几千年前更是在大唐生死存亡的时候现身而出,挽狂澜于倾倒,扶大厦于将倾!
虽然具体细节她并不清楚,可只是寥寥几语,就道出了一位神通广大的人物。
此人乃是她那一位母后的大敌,当初武周刚刚代唐之时那一段时间,母后更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担忧着这一位国师的出现。
她乃是聪慧之辈,自然清楚了朝堂上面的一切,为何那梁王武三思能够胜出,带兵前去平叛。
因为他姓武,这就是他最大的优势,国师再现,她的地位立即尴尬下来,不论如何?她的身上都流淌着高宗之血,想到此地,她没有离开,反而动身折返回去,
..........................
辽城!
此地位于南蟾部洲东北之地,其在北之地,就是广袤无垠的茫茫大海,而其境内却是横跨着一条蔓延半个南蟾部洲的大河辽河。
此地被当作起家之地,也是杨启峰他精挑细选之处,身在此地起家,有着两大好处,其一就是靠近大海,不会腹背受敌,而其二就是这辽地境内的辽河,辽河之主乃是那一条老龙,杨启峰和他关系不错,在辽地当中可是这一条辽河老龙半个地盘,此地他可以借助着辽河老龙的力量。
此刻,辽城当中,匡复大将军河间郡王,意气风,他站在那里,不怒自威,端的上是威风凛凛,权势最能够改变一人,这才不过短短三月时间,河间郡王掌握辽北,获得权力滋润,自身气质浑然大变。
大将军府邸,此地原本乃是辽北节度使的府邸,不过自从辽北节度使被杀之后,此地已经成为了河间郡王的大将军府邸。
一张木桌之上,摆放着一张地图。
这一张地图乃是一卷画轴,上面水波荡漾,万里江山尽在其中,伴随着杨启峰他手指轻轻一划,整个辽北全部都浮现于上,一座座城市,江川河流都浮现出虚影,城市当中行走的行人,位于其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山河社稷图在手,大地上面一切情报,都无法隐瞒过杨启峰。
“辽北之地已经尽在掌握,”河间郡王看着山河社稷图,上面一座座城市,全部都已经改变了旗号,化为了李唐大旗,代表着武周的旗帜已经被落下。
“辽北乃辽地最为精华之地,其他辽东和辽南,辽西三处,只要辽北一下,攻伐下来只是时间问题,”
“大将军所言甚是,辽国也是南蟾部洲一边境大国,鼎盛时期蔓国土雄踞小半个东北方,辽地幅员辽阔,而这辽城乃是辽国之都城,”
“当年武周攻灭辽国之后,为了防止辽国反复,必须留下重兵镇压,但也防止其中节度使做大,所以把辽地分割成为了十路节度使共同存在的景象,如今大将军尽收辽北,攻灭其中四路节度使,拥兵二十万,拿下辽地易如反掌,”
“只是辽地易得,想要守住辽地,可就是千难万难的事情,”
“耶律大人所言甚是,本王正是心忧此点,辽地易得,可想要把辽地完全消化,必须要有着年许时间,而那妖后绝对不给本王这时间,”
“本王已经获得密报,妖后已经派遣了伪梁王武三思为元帅,派遣了十万右龙武军,并且汇聚辽地四方的二十位节度使,总共汇聚百万大军,进攻本王,”
“所以如今本王拿不定主意,是先下辽地,据辽地自守,还是集中力量以辽城为屏障,对抗这武三思的百万大军?”
“全收辽地,此举不可,”河间郡王话语落下,站在山河社稷图前方的一名满脸风霜,鬓角白的老者,直接的果断摇头,他开口继续说道:“大将军佣兵二十万,其中仅有几万乃是精锐之兵,其他都是临时征召的乌合之众,缺乏训练无法和那妖后的百万精锐相比,”
“全收辽地,短时间之内无法消化不说,还要分兵镇守,压制辽地反叛,”
“本来就势弱,要是在分化力量,更是弱上加弱,”
“耶律大人的意思是集中凭借着辽城对抗这百万大军?”
“不,我的建议是王爷主动出击,”
“二十路节度使汇聚在一起,声势浩大,足有百万之众,但他们如今分布四方,单独一路节度使的兵力并不出众,”
“而有国师这宝物在此,敌人军势动向,尽在掌握,大将军何不趁此机会,主动出击,到时候当那武三思前来之后,二十路节度使还能够剩下几路?百万大军还会有多少?”
“哈哈哈!!!!!!!!!!!!!!”
“耶律大人妙策无双,”
“本王得耶律大人如文王得太公!”(未完待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