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明士阅读> 第二百七十章 罗青调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章 罗青调动

求订阅!

官员繁忙,百姓却感觉到惶恐,而且物价开始飞涨,各种谣言也四处流动,今天说阿拉坦汗已经逼近了边关,明天又说这是谣言,阿拉坦汗根本就没有出兵的想法。︽,这种过山车的感觉让他们心中备受煎熬。

很多富贵之人已经开始离开北方,让整个北方顿时显得萧索了许多,以往的莺莺燕燕,歌舞升平不见了,有的只是紧张和躁动。

在这些躁动的情绪中还有着一批人,这一批人就是即将赶考的书生,这眼瞅着就要道试了,但是却有着战争的传言,一旦真的爆发战争,道试肯定要停止,想要恢复道试便需要等到战事结束之后,这就不知道要等多久。

官场就如赛跑一样,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这要是爆发了战事,便耽误了这一批考生,这怎么可能不让这些考生产生躁动的情绪?

而且最重要的是究竟考还是不考都没有定下来。如果不考,这些考生也放下了一份心事,这什么也不知道,心悬在半空,没有比这个更难受的了。

罗信住在周玉家,心情也有些浮躁。他倒是不担心不考,如果不考,他就回阳林县继续撰写自己的书稿。反正他的年龄才只有十二岁,就是再耽误三年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如今根本就不知道考不考,每日行走在晋阳府,感觉到的都是躁动的情绪,酒楼内都是一些汇聚在晋阳府内的考生在议论纷纷,长吁短叹。

消息终于传来了,道试如期进行。所有的考生都松了一口气,随后躁动的情绪没有了,却又升起了紧张的情绪,这距离道试也就剩下十二天的时间了。正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酒楼内一下子没有了考生,一个个都在客栈内闭门磨枪。

这一日。

罗青突然来到了周府。罗信,周玉和张洵将罗青接进了书房。刚一坐下,周玉便亟不可待地开口问道:

“青弟,你可是被调动了?”

“大兄如何知道?”罗青惊讶地问道。

周玉,张洵和罗信便对视了一眼,罗青的这句话就证明周玉的推测没有错误。周庭玉的宣抚佥事,所以周玉,张洵和罗信的消息并不闭塞。从各种消息分析,北方战事已经不远。罗青这个时候来到这里见罗信,一定就是有所调动。以前只是从各种消息中的分析和推测,如今却是军队开始调动了,这战事便几乎得到了确定,不由让罗信等人心中沉重。

“大哥,你被调动到何地?”罗信凝声问道。

“我跟着许将军调动去阳林县。”罗青眉毛一扬道:“这样也好,我可以照顾家里。”

罗信和张洵的眼里都露出了喜色,有着罗信在阳林县。就算将来阳林县城破,也有着很大的可能保护着他们两家撤离。

“多少人?”罗信继续问道。

“由许将军率领两千人进驻阳林县,我作为武修校尉手下有三百人。我准备到达阳林县之后,就把爷爷他们都接到县城。”

说到这里。罗青的目光望向了罗信,他知道罗信对爷爷那一大家子不待见。罗信轻轻点头,罗青便松了一口气。罗信沉思了一下,嘴唇动了动。最终却没有说什么。罗青见到便问:

“小弟,你有什么要说的?”

罗信便摇摇头道:“估计阿拉坦汗发兵也会在八月,等我考完道试回去再说吧。现在的想法还不够成熟。”

“好!”罗青干脆点头。

接下来四兄弟又闲聊了不到两刻钟的时间,罗青便站起来离开,罗信,张洵和周玉叮嘱罗青要小心,将罗青送到了大门外。

罗信,张洵和周玉回到了书房,一时之间都没有了谈话的兴趣,默然坐了片刻,三兄弟便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

兄弟三人来到了城门外,看着两千大军向着阳林县的方向开拔而去。

距离道试还有三天,各县乡村的考生都汇聚在晋阳府,清闲了一阵子的各大酒楼和烟花之地又喧闹了起来。

罗信和张洵是本届的考生,他们两个也没有呆在家里,而是走出府门结识各路考生。这些考生并不都是两个月前参加府试的那些考生,还有很多像张洵这样的上届落榜的考生,因为他们都已经过了府试,拥有了童生的身份,所以可以直接参加道试。这就造成了参加道试的考生并不比参加府试的考生少,甚至还要多出一些,足足有近四千人,而最终录取的人数只有五百人,这几乎就是八取一,可见竞争的激烈。

罗信和张洵先是找到了阳林县的考生,大家自然是要选一家酒楼吃吃喝喝一番,席间又遇到了不少当初参加府试的同年,那些人自然是要过来唤一声“罗师兄”,张洵也遇到了他上届的同年,说不得又是一番相互介绍,慢慢地酒楼的这一层已经坐满了八层,众考生你来我往,窜着桌子相互敬酒,气氛越发的热烈。

这个时候,又从大门口走进来六个考生,坐在罗信邻桌的一个考生眼尖,立刻站起来唤道:

“陶兄!”

“云兄!”那个考生也看到了云知秋,便带着其余五个考生向着这边行来,云知秋也迎了上去道:

“正想着陶兄什么时候能到,没有想到却在这里巧遇,来,我给陶兄介绍……”

这一层的考生便都站了起来,也不待云知秋介绍,便相互通报姓名。从这一刻起,他们这些人就是同年,不管将来这些人中有多少中榜,有多少落榜,便都有了同年之宜,所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陶兄,你可是清减了许多,看来陶兄这几年一定下了苦功夫,这次必中无疑。”待众考生再次落座,云知秋含笑说道。

陶兴彦的脸上便露出了一丝苦涩道:“我这哪里是苦读累的,这一年我都在游学,刚刚从宣府经大同来到晋阳。”

罗信心中就是一震,大明边关四大重镇就是辽东,蓟州,宣府和大同。如今听到陶兴彦刚刚从宣府和大同回来,不由开口问道:

“陶兄,如今宣府和大同的情况如何?”

求月票!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u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