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甲午崛起阅读> 【1236 兰芳国最能证明华国是金字招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36 兰芳国最能证明华国是金字招牌】

华皇最大的武器便是华国的历史地位,和华国在整个亚洲的地位!

在全世界人的印象中,华国就是亚洲的主宰,这是美国在美洲的地位所不能比拟的!

美国人要不断的向列强宣示他们的势力范围,宣示跑到美洲来,他们就要怎么怎么样,而华国什么都不用说,有人跑到亚洲来,最先要看的就是华国的脸色。

比如婆罗岛上那个兰芳国。

从汉朝到明清时期,每当新旧政权交替之时,不堪战乱的百姓与没落的权贵都会纷纷移居海外。

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

这种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的移民浪潮史称“下南洋”。

“下南洋”在福建、广东、台湾一带也称“过番”,意指到南洋一带谋生。

中国人一次又一次大规模迁徙南洋的背后,大抵上有三大原因:一是为战乱和天灾所迫;二是因为政治、经济的原因;三是由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中国人的南洋路,一直到了明朝和清朝前期,才越走越宽,呈现大规模的迁徙潮。

“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福建、广东一带在当时较穷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难以维持。

为了谋生计、躲避战乱,700多万中国人漂洋过海,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地到南洋谋生。

清朝初年,大量的难民、抗清失败的明军余部以及不愿侍奉清廷的明朝遗民,掀起了移民东南亚的高潮。

当时不少广东人前往南洋谋生,由于广东人擅长经商,因此不少从事贸易的人都很受当地酋长的敬重。

当时由于不少欧洲人前往当地骚扰,所以当地有华人社团从广东省招请团练,来到南洋担当类似保镖的角色,当中势力最大的是兰芳公司。

“兰芳共和国”全称“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是华人所创立的第一个共和国。

兰芳共和国最初并非政治组织,而是一家贸易公司。

清朝乾隆年间,广东嘉应人吴元盛因为谋划起义事泄,因而逃亡到婆罗洲,在当地创建了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成为该公司首领。

后来其下属罗芳伯的声望逐渐超过吴元盛,反而成为吴元盛的上司,罗芳伯遂成立“兰芳公司”。

后来不少当地的土著酋长都要求兰芳公司保护他们,罗芳伯就于1777年在坤甸成立“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并担任共和国元首,总揽国家保安及各部族之间的协调工作。

而各部族的内部事务,仍然由酋长负责。

早期未加入的部族看到兰芳共和国的成功,亦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成为成员部族。

在国势最高峰时,兰芳共和国的势力范围占有整个婆罗洲。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35岁的罗芳伯决定下南洋谋生,历经风浪,从一个叫“三发”的地方上岸。三发,即今印度尼西亚的西加里曼丹省。

罗芳伯来此之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早有许多人来到加里曼丹谋生。

他们大都集中在该岛的沿海城市坤甸一带打工。

有的在农村种植水稻、椰子、咖啡、胡椒,有的则在山区开采石油和煤矿。

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极为艰苦,由于路途遥远,他们得不到祖国的关心和照应,被乾隆皇帝称为“天朝弃民”。

为了生存,他们需要团结互助,于是自动结成了不少类似“同乡会”的组织。

乾隆三十七年,罗芳伯与百余名亲戚朋友漂洋过海,来到盛产金矿和钻石的婆罗洲。

起初,芳伯以教书为业,他有文化、有胆识、有才能,又懂武术,身体壮实,既能团结侨胞,又能与当地土人合作,深受当地人民和华侨的拥戴。

加里曼丹岛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又有山林、金矿,资源丰富,还有港湾可发展交通,但其时该岛内部各大小采矿公司之间互相争斗,外部又有来自印尼的荷兰帝国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入侵,内忧外患极为剧烈。罗芳伯在站稳脚跟后,积极联络苏丹和当地土族头人,成立华侨与当地民众相结合的军队,奋力击退外来入侵者,取得了东万律的管辖权。

1776年,罗芳伯根据当地人民的意见,以东万律为首府,着手建立“兰芳公司”,1777年改称“兰芳大总制”共和国。

在他管辖下的110万民众一致拥戴他为元首,元首称为“大唐总长”或是“大唐客长”,意思是华人作客海外的首长,而当地土著居民则称其为“坤甸王”。

其首领的传承不是家族世袭制,而是类似于民主选举和禅让的形式。

政制分为司法、军事、财政、经济、教育5部分。

军备方面:开办军械厂,铸造兵器,除军事战略要地派驻少量常备军外,其他地方没有驻军。平时大家各安本业,抽调适龄青年练习射击,一旦有事,就征召这些青年组成军队(类似当今的预备役)。

财政方面:设税收督察官,实施征税来充实国库;征收商人的货物税,并且以出口创收为原则。比如开金矿的,要交“脚仿金”,种田的,要交“鸦息米烟户钱”,做生意的,也要抽税。并发行了自己国家的货币。

经济方面:积极扩充市场;矿产由国家组成公司(现在的说法就是国企),实施统一经营。

教育方面:举办汉文学校,聘请儒士执教,以化为重点。

司法方面:以天地会纲领为基础(兰芳公司在与天地会进行了艰苦的军事斗争之后,吞并了天地会,所以天地会比较系统完整的纲领也被兰芳吸收),进而修订为普及易行的法规。官员除了组织抵御外敌和征税,另一项主要工作是“断案”,重罪要斩首示众,打架斗殴要抽藤条(鞭刑),口角是非要红绸大烛赔礼道歉。

兰芳共和国的国旗为黄色长方形旗帜,黄地红字,上书“兰芳大总制”几个大字。

规定以各式汉服为国家节日礼服,官员平时或长袍马褂,或身着西服。

士兵则穿的是清朝绿营兵的服饰。

罗芳伯担任大唐总长后,开始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以他特有的政治天赋,开始推行民主管理。

带领当地人民及侨民披荆斩棘,苦心经营,使得婆罗洲的坤甸、东万律、沙拉满、山口洋等地,由荒凉之地一跃成为富庶的“金矿之乡”、“鱼米之乡”,成为当地人民和侨民美丽的家园。

罗芳伯当了十九年的国家元首,于公元一七九五年病逝,他活了五十八岁。

随后,由全国公民选出江戊伯继任国家元首,此后还有七人担任过这个职位。

1886年,这个在异域建立起来的华人小国,遭到荷兰殖民主义侵略军的猛烈进攻,全国民众进行了顽强抵抗,终因武器太差而失败,这个华人国家也不幸灭亡。

兰芳共和国共存在了110年。

为什么这么小的一股势力,就可以跑到海外去建立政权?

这一点,最能体现华国这块金字招牌在亚洲的地位!

罗芳国刚刚建国,罗芳伯就派人回清朝觐见乾隆皇帝请求称藩,但清廷以海盗匪巢视之,并未接受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为此,罗芳伯郁郁而终,临终前他还交代国民,无论今后谁为国家领导,归顺大清之心决不可变。

当时罗芳伯等人想要归顺清朝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想找到一个强大的靠山。

当时的东南亚并不平静。荷兰殖民者在1596年就侵入印尼,1602年成立了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不断在印尼诸岛进行侵略扩张。

荷兰殖民者一直对兰芳共和国虎视眈眈,并不断派兵侵扰。

罗芳伯等国家领导人认为,如果仅仅依靠兰芳小国的力量,很难抵抗荷兰殖民者,只有借助清朝的力量,才可以镇住荷兰人。

兰芳的这一举措起到了一定效果。

罗芳伯向清朝称藩的愿望虽然未能实现,但清政府最终同意与兰芳共和国开展贸易。

兰芳也借助此点,向外制造假象,宣称兰芳已经是清朝的藩国。

此举果然唬住了荷兰人,当时的清朝正处于康乾盛世,荷兰人担心对兰芳的入侵引起清朝的反对,他们不得不停止对兰芳的骚扰。

到了晚清时期,荷兰人认识到清朝已经衰弱,无力顾及南洋。

于是荷兰人趁着1884年中法战争之机,入侵兰芳共和国。

兰芳共和国人民在大总长的领导下,一方面全力进行抵抗,另一方面火速派人请求清朝派兵支援。

但此时,清朝自身的统治已摇摇欲坠,根本顾不上去援救兰芳。

得不到清朝的支持,武器装备又与侵略军相差很远,兰芳共和国终于被荷兰殖民者灭亡。

不过,由于害怕清朝做出反应,荷兰当时还不敢公开宣称已经灭亡兰芳,而是另立了一个傀儡以便进行统治。

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后,荷兰才正式宣布对兰芳地区的占领。

清末都已经弱成什么样子了?

荷兰身为次强国家,仍然害怕的要死,可见统一的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多么的高!

当然,华皇手中也就这么一张牌,除了历史给予的国际地位,这顶多算是张假虎皮而已。

中国近代,我们是全方位落后西方文明社会,华皇一直认为承认这点并不可耻。

很多人,一谈及此处,立马就跳脚说,我老祖宗比西方那群猴子阔多了,或者就是,都怪皇上被奸臣蒙蔽那一套。

虽然华皇统一了华国,已经纠正了很多错误的想法,公布了很多满清的劣迹,并且寻找了很多的理论依据,但是即便是在有华粹党这种现代政党的带领下,整个国家也不是说开化就开化的。

还是那句话,清朝弱,而且已经弱成了软体动物。

不然怎么西方那群猴子突然就把我们打成了猴子呢?

怎么皇上身边的奸臣老是撵都撵不走?

皇帝只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代言人,中国要扭转乾坤,整个统治阶级都要换,有背叛阶级之个人,无背叛阶级之阶级。

华皇现在就换了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上台,联合工农,但是华国的起步实在是太晚,1877年才开始。

所以,华国现在就像是一只披着假虎皮的没有骨头的老虎,不能说还在睡觉,其实已经醒了,全国的华粹党人数已经超过了8千万,再说没有醒,就是自欺欺人了。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