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甲午崛起阅读> 0249 激烈交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249 激烈交锋

萌少爷这些日子也听了不少关于醇郡王新近生的这个儿子的传闻,大家都说这位小皇孙是个天恩祖德,享尽荣华,风波不起,有大福分的人。>

人都是有第六感觉的,其实大家心中也都隐隐清楚,皇帝真的要闹亲政,是死是活都还未可知,如果要是皇帝有什么不测,而且又还来不及生子嗣的话,这个载湉,便是最佳的继承人!

因为,慈禧太后和醇郡王福晋是亲姐妹!

这位小皇孙不但天生金枝玉叶,身分尊贵,出世的年月也很好,正赶上醇王声光日盛之时。

醇郡王的声光一直为恭王所掩,近年来先劾惇王管理宗人府揽权自大,其次在天津教案中,主张保护好官和“义民”,为守旧派的正人君子,视为铮铮然的正论。

曾国藩的作为一直被萌少爷所诟病,要打就打,曾国藩上来先把官员杀了一批,百姓严酷镇压,这是最为萌少爷所不齿的。

萌少爷要装奴才,也是在开头阶段,真的到了打上门来,出了事情,肯定是死磕到底。

醇郡王在御前会议中,指责总理衙门办理对外交涉失体,以及当国者自咸丰十年以来“所备何事”?骎骎然有与恭王分庭抗礼之势,令人意会到醇王已大非昔比,庙堂之上,独树一帜,有他自己的不能不为两宫太后和恭王、军机大臣所重视的主张和声势了。

政治手腕很纯熟的慈禧太后更是体察到了醇郡王的崛起势头,或者说,醇郡王也正是因为慈禧太后的势力而崛起的,慈禧太后当然明白,醇郡王的权势是可以同她的权势遥相呼应的,她要让醇郡王的势力上去,也不能让醇郡王的势力失去控制,这个度,一般人是把握不了的。

慈禧太后实则的将朝廷中的各方关系把握到了妙到巅毫的地步,至少清末的中央,一直是相当稳定的,这也造成了洋人承认清政府是最为有利的,没有清政府这个代收税的人,上哪儿去找这个代言人呢?

丽皇太贵妃到的时候,人差不多已经到齐啦,这样的宫廷宴会,能够出席的,可都不是等闲之辈,要么是官居极品,要么是王宫贵胄。

总共也只有四桌。

萌少爷倒也牛叉,居然被慈禧太后允许同苳洁格格坐在一起,他们这一桌便只有皇帝,两宫皇太后,丽皇太贵妃,苳洁格格和慈禧太后的亲妹妹,醇郡王的正福晋。

萌少爷看了一眼抱出来晃一圈,展览一般的载湉,载湉眯着个眼睛,傻乎乎的,萌少爷暗道,真是好命,生来就是皇家,至少是个王爷,说不定还是一个皇帝!

萌少爷正好比载湉大一岁。

垂帘之外是王公大臣们的三桌。

王公宗室在一桌,部院大臣们则分成两桌。

在京的一品大员都到齐啦,萌少爷看去,居然看见了李鸿章!

原来李鸿章也到北京来了,萌少爷暗道:应该有什么大事要商议吧?

上一回在李鸿藻家摆拜师宴,萌少爷清清楚楚的记得,朝中两派为了银子而起争执,李鸿藻那帮清流并不表意见。

以恭亲王奕訢为的洋务派,认为暂缓对西北用兵,暂时无视阿古柏的侵略和俄国人的侵略!先将洋务搞上去,送学生留洋,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办各种工业项目,创建大清帝国的海军。

左宗棠为的主战派认为要不惜一切代价向西北用兵,保持领土完整,寸土必争。

这其实,已经隐隐约约的触及到了海防和塞防之争啦。

以恭亲王奕訢在中央的势力,和李鸿章为的一批在地方的势力,认为大清国的主要强敌都来自海上,大海海疆,才是大清国防御的重心。

而以左宗棠为的一批人,加上顽固派大臣们,则认为大清国以土地为主,主要还是消弭内患为重点,只要内部安定,外地不足为虑。

更是两种势力的激烈碰撞!

加上清流们又以顽固派为主,也是主张亲向左宗棠的,洋务派看上去风风火火,其实实力要比顽固派小。

萌少爷是认为,两种观点都不能说有问题,只是国家太弱,要不然,是应该两手抓的。

果然,只要是几伙人碰到一起,就少不得要争执。

开席的时候,还是风平浪静,随着慈禧太后的话,局面便乱了。

慈禧太后在帘子后面道:“曾国藩,李鸿章、丁日昌会衔上了一个折子,折子的题目是: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正好今儿人齐,李鸿章也在这里,大家看看,派遣留学生的事情,怎么办?正好今天人到的比较齐整,都议一议吧。”

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折子一共向朝廷讲述了三点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的好处:一、知道海外情形,可掌握其强国要领;二、可深入学习舆图、算法、步天、测海、造船、制器的方法;三、欧洲各国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自强,进而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

折子最后又写道:“近年来,设局、制造、开馆、教习,凡西人擅长之技,中国颇知究心。须经费均蒙谕旨准拨,亦以志在必成。虽难不惮,虽费不惜,日积月累,成效渐有可观。兹拟选带聪颖子弟赴外国肄业事,虽稍异意,实相同。”

萌少爷这才明白,慈禧太后是要借着今天给载湉庆祝的机会,在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平和的场合,来让两派势力能够心平气和的达成一致!

就算不能达成一致,总是要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的,不能一直这么拖着,什么都不做。

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接着慈禧太后的话,议论派遣留学生出洋的事情,大家都认为不可轻忽,同时也隐约有这样一种看法,自倭仁下世,在朝讲“正学”的,只有李鸿藻一个,接承衣钵,当仁不让。

大家都在等着李鸿藻言呢,在整个大清帝国的教育问题上,自从倭仁死后,李鸿藻就是大拿啦。

在现代,教育问题可能没有放到无敌的存在这样的高度,但是在封建统治的体制当中,所有的官员都是从科举体系中出来的,谁是这个体系的老大,就等于是谁控制了整个国家的学子风向标。

李鸿藻没有言,其实李鸿藻心中明白,派遣几个留学生,根本不关乎大局,大头在后面呢,主要还是先对西北用兵,还是先按照恭亲王和李鸿章的意思,先兴办洋务,创立轮船招商局,兴办直隶的工业,加固海防,组建海军。

这两样加起来,还是洋务派花的银子更多一些,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无底洞。

李鸿藻不言,就该是翁同龢和徐桐言啦,尤其是徐桐,徐桐是仅次于李鸿藻的帝师,对于教育问题,也是很够分量言的。

徐桐连着看了李鸿藻好几下,李鸿藻像是睡着了一般,眯着眼睛,一副修仙模样。

萌少爷见李鸿藻老头白胡子微微的一动一动,像是睡了,也觉得好笑。

徐桐忍不住了,朗声道:“皇上,两宫皇太后,微臣以为,我大清国堂堂圣朝,自当提倡正学,扶植善类,责无旁贷。目前的风气,以柔滑工巧为贵,讲求急功近利,如果能培养一班持正不阿的敢言之士,足以矫正时弊,这也是相业之一。在作育人材上,该好好下一番功夫。切不可贪图洋人的奇技霪巧,坏我****礼法,那些个茹毛饮血的洋人懂得什么?都只不过是一些障眼法罢了。”

萌少爷大汗,虽然,他不是第一次听见这样的言论了,不过,从一个朝廷大员口中说出来,又是在这样一品大员和王爷,皇帝,太后都会齐的重要场合,你居然说的这么大声,也是够了。

随着徐桐大人的慷慨言之后,一众顽固派大臣们纷纷点头,窃窃私语中,一片低声叫好的声音。

萌少爷觉得这样的人很可怜,当然,这可怜之人当中,也包含他的师傅李鸿藻同志,李鸿藻虽然没有开腔,不过,萌少爷是知道李鸿藻肯定是不支持派遣留学生出洋的。

萌少爷对这事可是最上心的一个,甚至比曾国藩和李鸿章还要上心呢,因为,大量派遣有了一定工作经验的优秀工人出洋,这是萌少爷奠定工业基础的很重要一步啊!

徐桐的话说完,在场的人一阵安静,谁也没有接着再说,徐桐得意洋洋,觉得大家都被自己的口才给震慑住了。

李鸿章忍不住了,这里也没有盛宣怀这样的人代他言啊,他只能撸起袖子自己出马啦,“徐大人说的不无道理,中学自然是要加强,不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人的东西,也并不是全无是处!要不然,徐大人能靠八股文章,将来犯强敌都赶出大清去吗?洋人的坚船利炮,都是奇技霪巧吗?为什么我们没有坚船利炮呢?下次再同洋人谈判,朝廷应该让徐大人这样的人才去才是!”

李鸿章说的很朴实,也是正理,不用大声,照样掷地有声!(未完待续。)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