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盛唐不遗憾阅读>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李安那日确实看到了这名学生,当时并没有在意,现在回想起来是真的挺有意思的,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而举出这么多的例子,为的就是要告诉在座的博士助教,还有高等学子,在大唐的天下,还有很多素质极差的人,而这些人素质极差的原因,就是因为从小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才导致了这种后果,而放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必然会给大唐带来很多不稳定的后果,所以,推行普及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诸位都是饱学之士,都是大唐的人杰,自然不会做出刚才本官所举的那些例子的事情,可大唐像这等低劣素质的人,真的是多如牛毛,不可理喻的刁民到处都是,如此,我等饱学之士与他们对话,经常会有对牛弹琴之感,常常会感觉此等刁民之不可理喻,而若是稍加教育,让他们懂得礼义廉耻,则他们就不会做出站在高处随意扔石头的事情了,让他们认得几个字,则也就不会被人误导了,不会做出屠户之事了,生子而不教,这是父母的过错,可放任此等情况恶化,则是朝廷的过错,孩童五六岁便开始记事,十三四岁方能勉强做工,这中间至少有七八年的时光,这七八年的时光,孩童们整日无所事事,很容易惹事,若是被用心险恶之人诱导,极易走上不归之路,而若是请先生对其进行教育,则可以极大的避免此等事情的发生,还可以让这些孩童懂廉耻,知利益,若我大唐人人都懂廉耻知礼仪,必然能让我大唐更加的蒸蒸日上。”

李安一口气说了很多,虽有贬低贫民之嫌,但也是为了让眼前这些货心里舒坦一些,明白李安并不是为了与他们作对,才提出这个建议的,而是为了整个社会的稳定着想,大唐帝国的未来着想,绝对不是有私心。

博士,助教,还有诸多学子,听了李安的分析,都有些认可了,可也有人不太认可李安说的话,心里似乎还有疑虑,或者有自己的担忧。

而这些人的心里疑虑,李安又岂能不清楚,所以,李安会给他们说话的机会,然后,李安会一一解答,把这些人心里的疑惑全部解开,让他们不得不支持李安的决定,与李安一起携手推进大唐帝国的教育普及工作。

“诸位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说就是了,千万不要藏着掖着,都说出来。”

李安开口说道。

“李侍郎刚才说到,孩童从五六岁开始,一直到十三四岁都无所事事,这个只怕未必,很多穷苦人家,孩子从五六岁开始就要学着做家务的,年纪稍大一些,就要天天干活,怎么能是无所事事呢?”

一名博士开口说道。

“是啊!是啊!穷苦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无所事事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很辛苦的,若是让这些孩童进入学堂学习,定然会耽误干活的。”

“是啊!是啊!让所有孩童入学堂学习,自古从未有过先例啊!”

一名博士开口之后,好多博士和助教都开口了。

李安就知道他们会如此说,淡然一笑,开口说道:“诸位不愧是饱学之士,就算足不出户也能知道天下事,诸位说的也是事实,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便要干家务,辛苦的很,但孩子就是孩子,体力和力气远不如成人,也只能协助大人干活,而且,并非一直都在干活,诸位不妨去城外的贫民居住区看一看,看看有多少孩子无所事事的在嬉笑打闹,又有多少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沦为街道小偷,他们有些只有一只手,还有一些则完全就没有手,他们的手在偷盗的时候被人砍掉了,这些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若是有人曾教育他们,贫贱不能移,一个人就算穷困,也要有骨气,只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就算不能大富大贵,但总是能够养活自己的,可是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才落得个失去双手的下场,一个没长大的孩童能干多少活儿,为了不影响少数孩童干家务,就不让全天下的孩子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基本的知识,这是不合适的。”

见李安如此说,一名博士开口说道:“普通贫民资质愚钝,就算进入学堂,也未必能够学有所成,还会耽误干活,如此,其家乡未必会同意,如若强迫孩童入学,反而会激起矛盾,如此,岂不是事与愿违。”

“是啊!是啊!普通贫民子弟多有愚钝之辈,其家人未必会答应他们入学,他们学习知识,似乎也是毫无用处。”

又一人开口说道。

李安开口说道:“普通贫民穷苦而已,若是让他们出钱供养子女入学,他们肯定不干,他们也没钱培养子女,可若是朝廷出钱培养,则普通贫民必然不会阻挠自己孩子进入学堂,这些小民最爱占小便宜了,如此便宜之事,他们又岂能错过,诸位的担心实在是有些多余。”

众人闻言,皆是颇为认可,普通贫民确实是这种情况,确实非常爱占小便宜,只要朝廷出钱,让这些贫民的孩子免费入学,则这些家乡是不会反对的,到手的便宜不占白不占,谁不去占便宜谁是傻子。

而李安提出的这个建议,却让在座的所有博士助教和学子都惊讶不已,自古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先例,所有读书学习的人,都是自费学习的,从来就没听说过,朝廷出钱供养全国孩童读书的,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也是一项很大的财政负担。

“李侍郎,虽然最近几年,大唐的国库日渐充盈,可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很多,大规模办学,让所有孩子都能入学,则学费和一应花费都由朝廷来负担,这份压力着实是太大了一些,只怕压力太大,会严重拖累朝廷,阻力很大啊!”

一名博士说道。

李安笑着说道:“本官的本意,不仅仅是让孩童免费入学,一切由朝廷来负担,而且,对于学习好的学堂,还要给予一定的金钱奖励,这个钱也要由朝廷来出。”

“如此,那国库的压力岂不是更大了。”

“李侍郎是不当家不止柴米贵,学堂虽然只是读书写字,可这花费也着实不小啊!全国大规模的办学,这花费真是不敢想象啊!”

“若各行各业都如此耗费,国库再充盈,那也是不够花的。”

众人都不太同意李安的看法,显然都颇为担忧,担忧国库耗费太大,就为了区区贫民入学,就如此耗费财力,在他们看来就是浪费资源。

李安笑着说道:“诸位也不用太担心,虽然办学的一应花费都由朝廷来负担,可也未必都要从国库里面拨款,除了偏远的乡间流动学堂全部要由朝廷负担,县城以上和人多地区的固定学堂,都将在学堂内建立功德碑,让学子们日日参拜,这功德碑记录的都是捐款给学堂的大善人,他们的名讳将永远刻在这所学堂内,如此做法,必然能够吸引有钱的商人捐钱给学堂,这样一来,国库的负担就大大减轻了,另外,大规模的学堂教育,也不用学那么多的经史子集,只要让学童们学习一些日后用得上的东西就可以了,认字是必须的,算学自然也要学一些,除此之外,还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最后,还要培养孩童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学堂内外的空地上开辟种植蔬菜瓜果和粮食的地方,让学童们负责打理,而地里的收成就可以作为教书先生的口粮。”

“在学堂内种蔬菜和粮食,如此,那还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吗?”

一名酸儒有些听不下去了,开口说道。

李安笑着说道:“培养国之栋梁,经天纬地之才,自然有国子学,太学这些学堂,普通乡下的学堂,只要教会孩童识字懂理就足够了,若是果真有大才,也不会因为学堂有蔬菜粮食就学无所成的,对于普通学堂,要求总不能太高,能教育孩童就足够了。”

“老朽算是听明白了,李侍郎的本意,是打算利用功德碑,借助部分商人的财力来推广全国普及学堂,让所有人的孩童都能接受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能够识字,这倒也不是不可以,可老朽也有一个担心,不得不说啊!”

国子祭酒蹙眉说道。

“祭酒有什么担心,不妨直说。”

李安开口说道。

国子祭酒蹙着眉头,说道:“李侍郎一片苦心,老朽是完全明白的,不过,李侍郎是否足够了解人心呢?这些贫民家的孩子,若是目不识丁,长大之后,或许能够安安分分的种地,安安分分的做工,可一旦读书识字,看了一些圣贤书,懂得了很多道理,只怕心思就不同了,哪怕学无所成,也不会愿意甘心做一名农夫,做一名工匠啊!天下有那么多的读书人,有些学有所成,已经顺利做官,但也有好多学无所成,考了一辈子都不能考取功名,但他们有几个放弃考功名,去安心做营生的,大部分都是啥也不做,整日窝在家里温书,这样的读书人应该不在少数,可读书人总数不多,倒也没有那么要紧,可一旦全国所有的人都去读书了,这样心存幻想的人,会不会越来越多呢?如此,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这话刚说完,旁边的几名酸儒都跟着点头称是,他们都是读书人,而且是读书人之中的佼佼者,自然非常明白这样的道理,读书人心气比较高,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而心气高的人,自然是不愿意去从事低等工作的,在他们的眼里,哪怕天天窝在家里温书,那也比种地要强,也比做工匠要强百倍千倍,这就是读书人的傲气,非常的牛逼,也非常的不可理喻。

这个问题,自然也是李安考虑过了的,只要普及基本教育,确实多多少少的会造成这种情况,但也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会造成这种后果,就不去培养人才,而且,这个老头担心的有些过头了,虽然会造成这种后果,但绝对没有他想象的那么严重,后世进行大规模的普及教育,最终虽然导致很多人心高气傲,不愿意去从事低级的工作,但大部分人还是在工作的,而且,因为教育出了大量的人才,导致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富裕了,只是贫富差距有点大,这一点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若是没有这个问题,后世的大规模普及教育就非常成功了,总之,绝对不能因为担忧这些后果,而不去普及最基本的教育。

李安蹙着眉头,开口说道:“这个问题也是本官极为担心的问题,之前本官就着重考虑过这个问题了,所以,普及的学堂教育,一定要加强思想的教育,要通过教育让学子戒掉自己身上的傲气,要告诉他们,去学堂学习知识,不是一定要考功名做官的,是为了让他们能够识字,能够懂得一些道理,只要教育到位了,本官觉得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应该不会出现太多心高气傲的学子。”

很显然,李安觉得,只要加强思想教育,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思想教育是解决目前遇到难题的最好办法,只要思想教育到位,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难题,让贫民子弟即便学习文化知识,也不会好高骛远的想着考功名,而愿意老老实实的去做他们该做的事情。

“诸位不妨设想一下,当有这么一天,大街上的屠户,卖菜小贩都能看懂文字,拉车的汉子都懂得礼让行人,五六岁的孩童能够背出诗词,那该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如此,还会出现刁民么?”

李安开口说道。

显然,李安说的有些太理想化了,就算真的普及教育,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也难以形成完全温馨的社会氛围,各种犯罪活动仍旧会不断的出现,但只有画一个足够大的饼,才能够更好的说服众人,让众人支持李安的想法。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