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汉末召虎阅读> 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

张辽在城外与众领约定三事后,便回了马邑城,由长史荀彧和别驾张既对一众领讲解编户、屯田等政令实行之法。?

一套政令要推行下去,需要从上到下的接续和配合,尤其是对于不懂汉人政令的胡人,更要因地制宜,引导到位,否则很容易出乱子。

平定休屠各这场大战,虽然规模很大,但作用不过是威慑,正如张辽一向阐述的,军事是为了政治服务,大战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安定并州,使并州能够得以治理。

威慑有了,接下来就要趁热打铁,做好治理之事,若是治理不好,先前的威慑也会化为流水,所以治理之事至关重要。

为此,张辽专门将长史荀彧从河东调来太原郡,统御大局,推行政令,他相信凭荀彧的大才,处理这些问题游刃有余。

统御大局的人有了,还需要基层的人才,并州这片土地不同于其他州郡,它脱离汉庭太久了,胡汉杂居,情况很是复杂,治理起来难度要比其他州郡难得多。

所以张辽此次将手下的精英干将几乎全部调来了,对并州的郡县人事全面布局,除了雁门太守郭缊、上党太守袁基、太原太守审配、西河太守崔钧没动外,其他五郡皆做了补充。

他任命沮授为云中太守,同时兼领右军师之职,与赵云共同守卫云中郡,同时处理云中休屠各的后续安抚之事。

任命耿武为朔方太守,耿武曾担任冀州牧韩馥长史,后来被张辽手下暗影救出,一直在张辽手下做事,此番也被委任为一郡太守,协助高顺安定边境。

任命李旻为定襄太守,领定襄之事,李旻曾为颍川太守,后来协助典韦处置黑山眷属安置之事,如今黑山军基本安定下来,所以此次在河东书院的李旻也被拉了出来为张辽卖命。

任命射援为五原太守,领五原之事,射援为皇甫嵩女婿,曾在张辽担任司隶校尉时任从事,其本身能力也极为出众,治理一郡不成问题。

任命荀攸为上郡太守,同时兼领中军师之职,上郡不是匈奴的势力所在,而是羌胡势力所在,不易安定,所以张辽必须派一个有大才的人去担任。

除了五郡太守外,张辽将司马朗、贾逵、徐庶、石韬、法正、王粲、贾玑、贾穆、常林等一众青年英才全部调任至五郡郡府任郡丞或到各县任县令。

这些人都是俊才,放到这些位置正当其用,张辽相信,凭借他们的能力,足以将政令迅推行,安置好胡人。而且越是复杂的环境越能历练人才,对他们而言这些位置正是历练,能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但即便如此,张辽估计胡人编户之事阻力仍然很大,为此他又临时组织了宣讲团、巡查团,宣讲团宣讲政令,巡查团则巡查政令实施情况,对于现的漏洞不妥之处,也会及时报之长史荀彧处理。

军事威慑在先,大刀阔斧治理在后,并州诸郡县风风火火的行动了起来,编户、屯田、建里亭制,并行不悖。

与此同时,张辽俘虏的三万休屠各匈奴兵也派了大用场,一部分被高顺、赵云带去修复并州北部被破坏的长城城关。汉武帝时在并州北部从东到西修建了万里长城,后汉以来边塞乱,一些城关多有损坏,此时张辽便要将这些城关修复了,在防御上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除了修复长城,就是开渠、建坊,开渠是要方便更多的百姓饮水和增加可灌溉良田,建坊则是将胡人迁徙到坊内,形成里正制度,与汉人一般管理。这种方式可以渐渐削弱胡人的部落制,令他们逐渐转变为以家庭或宗族为主的汉人管理体制,渐渐汉化。

张辽又大力鼓励小麦和棉花种植,如今没有花生和玉米、土豆之类的作物,小麦和棉花却都适合在并州种植,尤其是并州西北为河套地带,不同于后世的沙漠化,此时土地极为肥沃,被誉为塞北江南,开好了便是张辽的粮仓。

除此之外,张辽在太原、雁门、云中、朔方、五原、定襄等郡中开边市,将河东、中原的丝绸、瓷器、粮食、盐等运输到这里交易,换取胡人的兽皮、牛羊和战马,当然张辽对盐和粮控制的很严,经营的商人都有专门的盐引和粮票。至于铁,是完全不可能作为边贸了。

如今虽然与鲜卑形势未明,但商人是永远禁绝不了的,塞外缺乏一些常用物资,塞外商人常常入关贸易,开了边市之后,他们可谓大喜过望。

在饮食上,张辽引入了河东的饮食,苏婳手下的胡姬在晋阳、雁门开了胡姬酒家,将各种美食推广开来,与边市配合,也吸引塞外胡人来做贸易,张辽的暗影也趁机进入了塞北,打探地形和情报。

除了这些,张辽印象最深的就是并州的煤炭了,他对于并州的煤炭开采进行统一管控,设立了专门的官吏管理。如今对于煤炭的开采自然不可能如后世那般轻易,但这样也好,凭借目前的条件怎么开采也不会造成什么污染,而这些煤炭开采出来后,除了冬季御寒外,主要就是炼铁了。

对于炼铁,张辽了解的实在不多,他只知道建造一些高炉可以提升冶炼温度,达到更好的效果,至于具体怎么做,就交给马钧和铁官了。他期望这些能带来改变,但也并没有太高期望,毕竟在如今的时代,很多条件限制,有些东西是根本搞不出来的,但只要能展一些,便是进一步了。

至于火药,张辽不是没想过,但他做不出来,而且也不知道火药会带来什么不可预测的后果,一切还是顺其自然吧。

农业、商业、手工业,百业齐放,张辽在并州这片大地上如火如荼的行动着,他同样也没忘记军事。

军事才是他最根本的保障,并州民风剽悍,是最好的兵源地之一,张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优势,他在并州各郡县招募青壮,充实各军,除了汉人外,更鼓励胡人子弟从军,可以编入各军,也可以作为义从军。

至于骑兵训练,张辽更不会放松了,并州最大的优势就是展骑兵,此次赵云的骁骑营和徐荣的重骑兵都扩编到了两万,张辽从休屠各斩获的四万匹战马全部用于骑兵。

两营四万骑兵看似很多了,但在未来的征战鲜卑中根本不够用,张辽对于自己骑兵规模定位在五年内达到十万,而骑兵的根本在于战马。

目前张辽战马有六万匹了,却根本不够用。他一方面从并州的胡人部落购买了不少战马,另一方面则通过中山豪商苏双和张世平从鲜卑和乌桓不断引进战马。

与此同时,张辽重建马政,要展骑兵,关键还在于自己养马,否则战马作为消耗品只会后继无力。

如此一来就不能缺少马政,前汉骑兵的强大正是由于完善的马政和对河套地区的掌控,如今张辽掌控了河套,已经具备了养马的基础,自然要建立马政,源源不断的培养战马。

张辽在云中、朔方设立了马场,又设置了马丞,专门负责培养战马,以建骑兵,在未来十年里,他要让自己麾下的骑兵过大汉其他州郡的所有骑兵,在机动方面占据优势,可以实施闪电战、劫粮、迂回等战术。

除了骑兵训练,张辽在太原郡开设了第一所军事学院,名为靖远武堂。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