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语臣带着国王岷来到一处土丘,这里视野开阔,岸上、海上、港口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 ?
让人捧上茶饮,倪语臣边饮边笑道:“王上,看来高丽国很看重耽罗国,居然派了三艘兵船,估计得有五百精兵吧。”
国王岷此时哪里还有心情与倪语臣说笑,对方确实有五百精兵。那些兵士排列在船上,衣甲鲜明、威武不凡,一看就不是一般的兵卒。
正如倪语臣所说,高丽这次对耽罗国要动真的了,国王岷不由得急出了一身冷汗。
高丽确实是出动了五百精兵,别看只有五百人,却是全幅武装,凭耽罗人根本无法对付。
国王岷不知道宋人能否抵得住?万一抵不住结果就难以想像了。一旦如此,宋人的结局他管不了,但他的结局肯定好不了,甚至灭绝种族都是有可能的。
当然,倪语臣谈笑风生的气度还是给了他一私安慰。那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对来者的不屑,好似对方无论多么强大都不放在眼里。
应该无碍。国王岷暗中嘀咕了一句,他只能把赌注押在宋人身上。
抛开这点担忧,国王岷还是心神不属,他在考虑这件事的背后喻示着什么。
宋人的到来明显是悄悄的,可为何高丽人会那么快得到消息?而且还这么果断地采取了行动,这一切都说明了什么?
转身望了倪语臣一眼,国王岷总感觉他身上有一丝怪异,可这丝怪异又说不出在哪里。
没理由呀!国王岷暗自摇了摇头,把自己肚中的话吞了下去。他可不相信倪语臣会去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
港口岸边有一座瞭望塔,是临时建立起来的塔台,虽然简陋,却视线极好,此时吴玠正立于上面。
吴玠是这次行动的总指挥,他就是在这个塔台上面进行指挥。
一道指令早已悄悄地传达下去。港口、岸边、海上一切都平静如初,没有任何异常出现。
一条小小的船只,迎上三条大海船,就似三个大人面前走来一个小孩般。
国王岷派去的那人一靠近大海船便高声呼喝,只是他的叫声只得到一支长箭的回应。长箭射在他的船头,把他吓了一大跳,急忙调船返回。
好在高丽人只是示威,也有让那人回去禀报的意思,因而并有伤他,他才顺利返回港内。
无论有没有射杀此人,高丽人也表明了态度,他们就是兴师问罪来的,国王岷若是明白的话就应乖乖地上前就缚。
只是令高丽人想不到的是,他们的船只都靠了岸,也没看到一个迎接的耽罗人,不但如此,就是之前那人也失去了踪影,码头上面空空如也。
这是什么情况?高丽人纳闷了,难道耽罗人真的造反啦?只是如此大兵已经压境,你就是真造反也该前来认错,难道耽罗人还有能力对付全幅武装的军队?
无论怎么想,高丽人还是从船上下来,他们准备列好队就开始进攻。
然而,当高丽士兵刚下到一半时,“咚、咚。”一阵鼓声响了起来。
突然的变故令高丽人惊骇起来,他们不知道生了什么,只得四处寻顾。
倏忽间,数百人从不远处的树林里杀出,成半包围状把岸边的高丽人围住。
这是什么人?高丽人惊恐起来,他们被这个阵势吓住了。
如果只是突然的变故,或许会让高丽人惊恐一阵,却也不会产生那么大心理压力,主要的压力来源对方的阵势。
人数上,足有上千人,比高丽军总人数还多了一倍,这是绝对压倒性的数字,就算高丽军全部列好队,也无法对抗,何况他还只从船上下来一半的人。
装备上更让高丽人吃惊。对方的衣甲和兵器明显更精致和上档次,而且这些装备样式新颖,他们根本见所未见。
若这些高丽人还能承受的话,那跟着出来的几件重型装具就让他们恐惧了。
床弩,这里竟然有床弩!而且是近十张床弩,也太不可思议了。
别看来的高丽军中没有床弩,可他们对这个东西不陌生。这是宋军的一种先进装备,可三箭齐,威力极奇强大,就是盾牌也挡不住,更有甚至者,箭势之猛可以连穿数人,根本无法防御。
没想到对方居然有这个,哪里还是贫贱的耽罗人,简直就是大宋军的模样。
不对,就是大宋军也达不到这样,因为他们手中的装备看上去更先进,已越了正常宋军的装备。
不得不说,在这周边的国家中,不,就是全世界来说,要说装备的先进,宋军是屈一指的。没有哪一个国家有大宋投入的军费开支大,也没有哪个国家的装备如此丰富多彩,更没有哪个国家的设计和做工如此精巧和细致。
然而,对方的人连宋军都比下去了,他们又是谁?此时高丽人可不会认为他们就是耽罗人。
只是不等高丽人镇定下来并进行询问,围住他们的人群便用高丽话高声喝道:“缴械不杀。”
众口一辞,声震数里,高丽兵士吓得一哆嗦,立马惊慌失措起来,有人甚至差点尿了裤子。
缴械不杀。就似一种优待条件,又似一种生死选择,更似一种上位者蔑视众生的姿态,一下子摆在高丽兵士面前,让他们选择自己的宿命。
其实,根本不用选择,兵士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们的长官才是真正掌握他们命运的人。只要一声令下,前方就是死路一条,兵士们也得往前冲。
只是,明知对方势大,还要做无畏的牺牲,这样的指挥官绝对是愚蠢的,一般稍有些头脑的人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然而,此时此地,本是来征剿耽罗人的,不想遇到了强大的敌人,高丽人的那份傲骨一下子起了作用。
想让缴械投降,门都没有,打不过你,难道不能跑吗?
打定了这个主意,高丽指挥官立马下了一道命令:“所有人撤回船上,大船启行返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