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只要开始执行任务就不会浮出水面,那将导致自己行踪暴露,威胁到自身的安全和任务的完成,不到危机时刻,也不会使用通信浮标和指挥部联系,那也是相当危险的行为,潜艇在水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被发现的潜艇就等于是活靶子。
吴宸的命令是如何下达给核潜艇的呢,作战计划将会由总参谋部进行细化,特别是时间把控到极致,然后由密码专家变成最短的特殊密语,由海军基地的甚低频对潜电台和极低频对潜电台,向核潜艇发布命令。
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核潜艇部队,雇佣军团向来重视核潜艇的通信工作,每个海军基地必须有专门的联系设备,那些刺向天空几百米高的铁塔,实际上就是这个用的。这玩意的效率很低,传输的速度很慢,一分钟没几个字,所以都是事先约定的密语。
“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击败英国皇家海军,我认为这没有什么可炫耀的,从一开始这场战争就注定了结局,因为阿根廷政府找到了雇佣军团作为盟友,而英国海军却在不断的降低实力。什么时候我们能够从正面打败美国海军,摧毁对方引以为傲的航母战斗群,雇佣军团海军才算是真正毕业了。”
“兄弟们,借助于冷战结束的机遇,美国大量退役冷战时期的舰艇,俄国则是没有能力维持前苏联的海军,不得不出售舰艇,我们海军崛起的速度太快,实力虽然扩充到恐怖的程度,可连像样的实战都没有经历过。”
“雇佣军团和美国军队必然会有一战,而且是正面的交锋,海军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此,马岛战争结束后,大家要集思广益,寻找如何提升战斗力的方式方法。”
“我秘密启动了人才引入计划,把美国海军和空军退役的精英吸收到雇佣军团,这一批将是具备实战经验的中层指挥官,像是战斗机或者战略轰炸机部队的中队长以上军官,海军的舰长或者艇长,给他们超高的待遇,有多少我们就要多少,对抗演习将要成为常态化,甚至是没有演习预案搞突然袭击。”吴宸说道。
为什么雇佣军团要插手马岛战争,这是很危险的行为,一旦被英国发现,双方就意味着撕破脸皮导致严重对抗,阿根廷和英国的争斗关雇佣军团屁事?
虽然这场战争的胜负也有一些利益牵扯,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借助这场战争,弥补海军严重缺乏的实战经验。吴宸向来认为,没有经历过战场的考验,海军不能承担保卫金三角联邦和各大成员国的重任。
距离海平面一百多米的海水中,有四艘正在围着阿森松岛缓慢兜圈的核潜艇,两艘是杨基级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的巡航导弹核潜艇,目前只是海军武器装备的测试平台而已。
每艘有八个垂直发射筒,能够发射雇佣军团最新研发的霹雳-1型超高音速巡航导弹,这种型号是雇佣军团从前苏联P-1000反舰导弹吸收的技术,然后加以改进和升级,是火箭专家们的心血结晶。
弹体和零部件大部分是钛合金制造,射程最远能够达到八百公里,巡航速度二点六马赫,实施攻击时的速度超过五马赫,可以携带核弹头,属于中程超音速巡航导弹,专门用来对付航母战斗群。
两艘是查理级巡航导弹核潜艇,这种前苏联时期制造的核潜艇,水下排水量达到了五千三百多吨,装备有八个发射筒,能够发射八枚P-1000火山岩反舰导弹,射程最远达到了惊人的一千公里。
在巴西近海的钻井平台周围,还潜伏着一个核潜艇战斗群,四艘号称深海幽灵的塞拉级攻击型核潜艇、两艘阿尔法级攻击型核潜艇、两艘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和两艘维克托级攻击型核潜艇,都是前苏联时期核潜艇的呕心沥血之作。
这里面最有名气的就是塞拉级攻击型核潜艇,双壳体全部都是钛合金制造,其坚固性可想而知,曾经把美国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撞得退役,最厉害的是,塞拉级攻击型核潜艇是用指挥台围壳撞得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的艇身。
吴宸把这四艘非常珍爱的深海幽灵派出来,也想试验一下英国核潜艇的坚固程度怎么样,欧美国家的核潜艇都是单壳体结构,怎么样塞拉级攻击型核潜艇也不会吃亏,而且经过加固后,深海幽灵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了。
“各位观众,电视台的新闻飞机,在大西洋上空拍摄到一组视频,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英国皇家海军参加马岛战争的混编舰队,眼下已经抵达了巴西东部海域,也预示着马岛战争将进入最激烈的部分。”
“看这支舰队的航向,军事专家预测是要到阿森松岛港口补充油料和物资,因为即便是以最低巡航速度每小时十九节航行,从英属维尔京群岛出发,航空母舰的油料也基本上消耗完毕,如果不进行补充,将会影响到接下来的战斗......”美国广播公司报道。
“很显然,这是一场并不明智的战争,胜利的天平没有倾斜到英国一边,双方的实力对比相差很大,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英国政府应该采取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或许能够在马岛周边的油气资源中得到一口肉吃,但是采取了错误的方式,怕是连口汤也喝不成了。”法国国家电视一台报道。
“战争进行到现在,英国陆军进入马岛的精锐装甲部队,遭到了阿根廷军队突然进攻,可以说是损失惨重,超过一万一千多官兵阵亡,装甲车辆全部被摧毁,弹药物资和食品短缺,两万多人被阿根廷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团团包围只能顽抗,这一仗英国政府实际上已经输了,皇家海军不该继续到马岛参战,英国最后的脸面,这次要被打肿了......”德国电视二台报道。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