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要塞”的城墙上,费里达家族的老爷子并没有因为那台攻城车被摧毁就安心了,他还是时刻注意着魔王军阵形的变化。
在魔王军后方传来了号角声,这种声音一直都没有听过,在战场上就是靠这些号角声进行军队调度的,毕竟这么大的战场,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人听到。
人类这边其实也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就是人类这里用的是鼓声,不同节奏的鼓声传递着不同的消息,能够听懂鼓点信息的小队长再将信息传递给下属,数量庞大的军队就是用这种方式调度的。
这一次从魔王军后方传来的号角声明显绵长很多,也就是说这一次传递的信息量要更大一些。
人类这边可不知道魔王军的号角声蕴含着什么样的信息,只能通过阵形的变化进行猜测。
老爷子眯着眼睛看着魔王军进行变阵,原本遍布在整个战场的士兵开始向不同的方向聚集过去,就连塔楼和剩下的攻城车都开始转向。
魔王军的目的不难看出,他们选择放弃攻击“日不落要塞”那绵延的城墙,所有军队开始向三座要塞城市靠拢过去。
魔王军逐渐形成了三大集团,聚集所有精英和重武器,开始集中力量攻击三座城市。
经过之前的战斗不难看出,这些城墙的防御看似比三大要塞城市弱,但其实一点都不弱,这“日不落要塞”就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攻击任何一段城墙的时候要面临的都是整个要塞的力量。
更何况现在魔王军已经消耗掉太多有生力量了,那还不如将剩下的所有兵力集中在三大要塞城市之上。
是的,这三座城市都是真正的战争要塞,绝不是能轻易攻陷的,但攻击这三座城市有一个好处。
魔王军在攻击的时候也再不断收集各种情报,这会他们也已经摸清楚了,这三座城市中心都有一块巨型魔晶,这块魔晶就是维持整个联动防御魔法阵的核心。
一般的魔法阵可能只有一个核心,但这个无比巨大的联动魔法阵必须用三个核心进行催动,这三块魔晶可不是城墙上那些碉堡里的小型魔晶能与之相比的,这是绝对的核心。
一旦其中任何一个被破坏,整个联动魔法都会失效,甚至都没有替代品能够取代这核心,只要能破坏任何一枚核心,“日不落要塞”就变成了没有龟壳的乌龟,也就算是被攻陷了。
这一点魔王军猜的一点都没错,这其中的任何一枚魔晶都无比重要,当然这一点人类军队自己也清楚的很,这是绝不容有失的。
所以三块巨型魔晶才会安置在三大要塞城市的中心,这里已经是整个战场上最安全的地方了。
随着魔王军开始向三大要塞城市聚集,人类这边的士兵也开始疯狂涌向三座城市,这三座城市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攻陷的。
三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秘银城”自身就是人类的最终兵器,在展露头角之后这座城市再也没有隐瞒实力的意思了。
“银光城”最大的作用就是点杀魔王军的重要目标,经过聚能之后产生的银光几乎是无坚不摧的,但这一次“银光城”并没有施展那种足以一击击杀巨龙的攻击。
那样需要的蓄力时间太长了,人类这边消耗不起,这座城市的目标主要集中在魔王军不断靠近城墙的那些重型作战单位,比如攻城车和塔楼,还有一些比较难对付的大型魔兽,这些魔兽没有巨龙那么恐怖的防御力。
这样的攻击根本无法抵挡,几乎是一发一个准,但还好每一次发射需要的冷却时间还是很长的。
但“银光城”现在也是焦头烂额的,因为这里有一段城墙塌了一半。
这段就是那头红龙坠落的时候砸出的缺口,坍塌了一半的城墙对魔王军来说就没有那么难以攀登了,很多魔王军顺着这里冲进城墙,人类守备军也击中在这个缺口处,坚决不能让魔王军冲进来。
双方在这里都已经留下了数不清的尸体,但这个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变得越来越大了,越来越多的魔王军顺着这个缺口破坏城墙,想要冲进要塞里面去。
另外一座城市“翡翠城”,这座城市的面积小很多,但这座城市的城墙是最厚实的,甚至可以说整座城市根本就全是城墙了,根本没有生活区。
而且这座完全由翡翠原石构成的城墙坚固的可怕,几乎不能被破坏,攀登起来的难度也极高,很多能顺着城墙爬上去的魔族根本拿这种城墙毫无办法。
“翡翠城”的作用也不低,它能够时不时的激活下面的炼成魔法阵,将这里的翡翠补充到城墙那些破损的地方,相当于让城墙有了一定的自愈能力,这才能保证这场持久战一直打下去。
也正是“翡翠城”的存在才让城墙难以被破坏,就连“银光城”的那个缺口也很难扩大。
最后是正中央的“铁兵城”,这座城市才是“日不落要塞”核心中的核心,只是面积就比另外两座城市加起来还要巨大了。
这座城市没有什么特别能力,就是最简单暴力的强力攻击。
“铁兵城”的城墙是阶梯状的,不同的阶梯上密密麻麻的遍布着各种各样的武器,其中最多的就是魔晶炮和攻城巨弩,另外的还有投石机等等守城武器。
阶梯状的城墙能最大化利用每一寸空间,让所有武器能够互不影响的持续攻击,除了被安度拉破坏的那门巨型魔晶炮,剩下的两门巨型魔晶炮也都在运行中,每一炮落在魔王军之中都会产生剧烈的爆炸。
所有的巨弩一轮齐射就能在魔王军中清理出一片空间出来,没有什么技巧,这座城市就是完全的战争要塞,每一寸城墙上都装载着武器。
但这座城市前聚集的魔王军也是最多的,没有人畏惧这密集的炮火,所有人只有前进这样一个选项。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