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都市言情>大戏骨阅读> 2248 领军人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48 领军人物

盖文-亨特决定撰写一篇蓝礼专题,但“美国周刊”主编却秉持着怀疑态度:

在数不胜数的文章之中想要杀出一条血路,难度着实不小;更何况,“美国周刊”本来就不是电影专业杂志,只是一本娱乐杂志,专业性拼不过“好莱坞报道者”、权威性拼不过“纽约时报”、人气度拼不过“名利场”……难道他们要以传闻和绯闻来决胜负?

不过,主编还是将这篇专题交给了盖文——毕竟,盖文现在的确做得不错。

面对如此难题,盖文对着自己提出了一个疑问,也就是这篇专题的核心内容:争议不断、矛盾重重的蓝礼,到底是在短短数年之内达到如此高度的?更重要的是,负面新闻始终不曾间断过的蓝礼,到底是如何赢得包括他在内的无数人的好感的?

虽然消极新闻、负面新闻、花边新闻如影随形,从网络到业内,针对蓝礼的抗拒情绪始终都不曾平复,更不要说消失了;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却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蓝礼的强大号召力,堂吉诃德的力量是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忽视的一股潜力。

包括盖文自己,他也必须承认,蓝礼的人格魅力让他念念不忘,他依旧会怀念那些站在最前线与蓝礼近距离接触的日子,所有记忆片段都是如此栩栩如生,那些碎片隐藏在办公室生活的角角落落之中,让人忍不住怀念——有时候,他也无法分辨,自己到底是怀念那些追逐着新闻四处奔跑的生活,还是怀念与蓝礼近距离交锋的日子……

那么,到底为什么呢?

盖文将自己的思绪沉淀下来,从旁观者回到参与者的身份,以主观视角寻找问题的答案,他的笔触将视角放在了堂吉诃德身上,以这群忠诚而可爱的粉丝为出发点,讲述他们眼中的蓝礼,试图捕捉镜头之外的那位“蓝礼少爷”。

难道如此角度此前没有人关注过吗?难道如此视角就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吗?难道如此主题从来就没有人撰写过吗?

显然不是!

这些年来,关于蓝礼的文章数不胜数,描写蓝礼与堂吉诃德关系的报道也不胜枚举——用杂志主编的话语来说就是:“花式称赞已经走到了死胡同,想要凭空想出一个没有人触及的全新话题,估计还是必须依靠狗仔了”,那么,盖文这篇专题的特别之处到底在哪里呢?

撰写堂吉诃德的文章,有之;撰写蓝礼魅力的文章,有之;撰写堂吉诃德眼中的蓝礼亦或者是蓝礼眼中的堂吉诃德,有之;但是,以堂吉诃德身份来撰写蓝礼,却没有——更准确一点来说,记者以堂吉诃德的身份来撰写蓝礼,则没有。

因为记者必须保持客观,至少是相对客观,这也注定了他们不能带入自己的个人情绪来完成新闻稿件;所以,在撰写相关课题的时候,即使是身为堂吉诃德,记者身份也是第一位、堂吉诃德才是第二位。

现在,盖文却稍稍改变了立场,堂吉诃德是第一位、记者身份是第二位,真正以堂吉诃德的视角来呈现出蓝礼的形象——仅有的区别就在于,那些堂吉诃德们都不是记者,其中的专业与客观自然有所不同。

那么,如此视角是否有所偏颇?不够客观或者不够中立就暂且不说了,是否可能沦为粉丝视角的狂热追捧?是否可能成为粉丝心态的无脑吹?是否可能丢失新闻本质而沦为彻头彻尾的一片赞颂文?

这恰恰就是盖文的高明之处:他没有。

也许在堂吉诃德眼中,蓝礼就是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甚至是身高百丈的顶天巨人,又或者是具备魔法的术士,粉丝滤镜之中的诸多行为都被美化了,内容自然也就开始失真;但是,在盖文眼中,蓝礼就是蓝礼,那些粉丝滤镜的夸张部分都被还原了,更多是呈现出一个真实的蓝礼——依旧保持了属于记者部分的真实。

这份真实,让这篇专题变得独特起来。

必须承认的是,近年来耕耘在专题报道和一对一专访之上,这赋予了盖文不同的视角,他的文字非常敏锐也格外细腻,并且脚踏实地地呈现自己的观点,在一片浮夸的赞誉声之中,堪称一股清流。

盖文细细讲述了这些年以来自己亲身经历、同行亲身经历、影像和文字留下记录的经历,从那些看似主观实则客观的角度,将那些故事娓娓道来,徐徐地展现出了蓝礼远离大众视线之外的隐藏面目——

这里所说的“远离大众视线”,不是离群索居、形单影只,而是剥离媒体的娱乐至死解读、接触灯光之下的光鲜亮丽,单纯从普罗大众的普通视角切入,寻找到一个琐碎却真实的形象侧面,在成为演员之前的那个普通人,为“蓝礼-霍尔”这个好莱坞巨星的形象,填补上最为神秘也最为贴切的最后一块拼图。

在西奈山医院担任志愿者的蓝礼、在先驱村庄担任侍应生的蓝礼、为海瑟召开“一个人的演唱会”的蓝礼、在社交网络动员“冰桶挑战”的蓝礼、因为抗拒影迷而选择避开的蓝礼、在林肯中心门口痛斥影迷的蓝礼、在“炒作门”之中展现出不同气度的蓝礼、热衷电影节沉迷影迷交流的蓝礼、午夜时分探望受伤影迷的蓝礼、在灯光之外默默奉献慈善的蓝礼、意外偶遇时分亲切友好的蓝礼……当然还有圣丹斯之上以直播展现自我的蓝礼,还有很多很多……

盖文笔下的蓝礼绝对不是完美的,甚至可以说是残缺的,他会愤怒、他会痛苦、他会伤心、他会害怕,他也会逃避和恐惧,隐藏在绅士完美外表之下的蓝礼始终有着自己无法摆脱的痛苦,喜怒哀乐的纠缠也挥之不去;但这样的蓝礼却是真实的,更是真诚的,他的热情与专注、他的坚定与投入,始终都不曾改变过,就如同堂吉诃德一样。

从堂吉诃德到西西弗斯,蓝礼的自称与自号都可以捕捉到在他内心深处的那股执念,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愚蠢的偏执,悲观主义的存在若隐若现,隐隐可以让人看到这位顶级巨星的脆弱,还有光环之外的真实。

这些细节,不为人知的趣闻和姻缘,通过盖文的视角,徐徐呈现出来,让人们感受到蓝礼与堂吉诃德之间的互动,进而道出一个真相:

堂吉诃德对蓝礼的信任,乃至于羁绊,这都是纯粹而真诚的,甚至是无条件的,却依旧保持了狂热粉丝所不具备的理智。

在外人看来,其实就是粉丝滤镜在说话,冲昏头脑、盲目发热,根本无法理解;但所有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信任纽带也不是一件事两件事就能够完成的,这是一个过程——旁人所无法经历自然也就无法理解的过程。

直到现在。盖文通过自己的经历,呈现出了冰山一角。当然,就如同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一名堂吉诃德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但他们全部都因为同一个人而团结在一起,结识彼此也支持彼此,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文章的最后,盖文如此写到:

“当我正在思考文章的结果时,一个声音就这样毫无预警地撞入脑海之中:’你知道吗?我始终认为飞蛾扑火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又有多少人能够为自己浪漫而愚蠢的目标而彻底牺牲呢?’我想我知道答案。”

从身为演员的蓝礼到“爆裂鼓手”的安德鲁,然后再回到身为普通人的蓝礼,盖文用自己的笔杆子呈现出了一个熟悉却陌生的蓝礼,不是老生常谈,也谈不上突破创新,只是截取了蓝礼身上的某个侧面,然后,展现出来。

安静下来之后,再回首“爆裂鼓手”的故事,细细咀嚼蓝礼的表演和诠释,似乎又挖掘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当盖文-亨特敲打完最后一行字的时候,他静静地坐在原地许久许久,而后点开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静静地让音乐流淌着,心中的各种错杂滋味,就连他自己都无法分辨,似乎在某个角落有些解脱。

“美国周刊”发布这篇专题文章之后,并没有一飞冲天地引爆话题——毕竟,这与网络流行的快节奏风格还是相去甚远,更多需要静下心来慢慢阅读;随着时间推进,关注度逐渐升温,并且在金球奖结束之后、奥斯卡提名名单即将公布前夕,赢得了二次瞩目,在社交网络之上广泛传播开来,引发无数共鸣。

从口碑到票房,从公关到声势,“爆裂鼓手”都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能量,这使得索尼经典无视先天不足的困境,强力推动这部作品在颁奖季争取更多可能——去年的“醉乡民谣”,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打开更多局面,那么今年的“爆裂鼓手”是否能够更进一步呢?

至少从现在来看,在诸多竞争者的围剿之中,蓝礼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影帝争夺战的绝对领军人物,强势领跑诸多候补人选的口碑呼声,“二封”势头正在逐渐升温加热,堪称今年颁奖季当之无愧的最大看点。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