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正攻打江西,下一步便是顺江而下攻打南京,而长江便对明西两军之间至关重要,谁能控制了长江,便能取得战场的主动。
为了此战的胜利,陈越调集了足足五艘盖伦战船,为的便是以强大的火力封锁长江。
当然长江江道远没有大海宽阔,而现在是三月份,风向时南时北极不稳定,帆船能借风力不多,又是逆流而上,速度不算太快。
江面上,数百艘战船迤逦十多里,船帆高高升起,兜着微风,船只便在风的带动下缓缓向上游而去。
“一日行不过二十多里,到达九江至少需要二十余天,恐怕等到九江时,张贼献忠已经彻底占领了江西全省。”感受着江水里行船缓慢的速度,陈越无奈的说道。
“不然,江西幅员千里,山峦密布合流纵横,境内多山脉丘陵少平地,行军十分不宜,张贼献忠若是只满足占领南昌等潘阳湖畔膏腴之地也还罢了,若是想着占领江西全境的话不是那么容易,从南昌往到最远的赣州府,足足一千余里,又都是山区,便是行军个来回也需要数月的时间。”
路振飞摇头道。他进士出身,又做过内阁次辅督师,看过无数的舆图,各省山川地理俱在他心中。
“就怕张献忠占领南昌附近各府便已经满足,他原本就有大军二十余万,在江西一路挟裹,恐怕现在的军队更多,咱们只有五万余人,便是加上安庆的余枫部也才六七万人,人数相差太多,打下九江很是困难。”陈越叹道。
自从西贼攻打江西之后,消息便已经断绝,偶有消息从南昌各府传来,却也是信使翻山越岭送到南京,从时间来看已经滞后了许多。现在江西到底什么情形却是谁也说不清。
刘能已经授命带人先头赶往了江西,探查九江等地的动静。不过让众人欣慰的是,西贼还没有发兵沿江而下进攻的打算。
......
吉安府治庐陵县,城外密密麻麻铺天盖地都是流贼的军队。
城头箭矢如同飞蝗,一片又一片攻城的流贼倒在箭雨之下。烧的滚烫的油锅被放到垛口,倾倒而下,下面正在云梯上攀爬的流贼立刻发出不似人声的惨叫,一支火把扔下,整个云梯迅速被点燃起来,成了一支硕大的火炬,十多个衣衫沾上熊熊燃烧菜油的流寇惨叫着满地打滚。
一个穿着绿色官服的官员站在城头,神色冷静的指挥着,数个将领站在他的身旁,随时听从命令,旁边路过的不论是军官士兵,还是征召的民壮,看向他的目光都充满了敬慕。
在不远处的城楼里,数个身穿红色青色官服的官员战战兢兢的坐着,身边衙役士兵环绕。
城上作战的一半士兵,另一半分明是临时征召的民夫,可相互之间配合默契,守城作战有序,足见那个绿袍官员指挥有当。
终于,在抛下一地的尸首之后,贼军如同潮水般退了下去,城头守军顿时欢呼了起来。
“阎主薄,贼军退了,贼军退了!”一个游击将军飞奔而来,向着绿袍主薄兴奋的叫着,他是从三品的游击将军,却丝毫没有为听从一个九品主薄指挥为耻。
在十多万贼军连续半月的攻城中,庐陵县主薄阎应元已经用他的能力奠定了在满城军民心中的地位。
是的,他叫阎应元,原是江阴县典吏,一个没有品级的县吏小官。在典吏任上,因平定盐盗,平服民乱,政纪突,被吏部擢升为庐陵县主薄,从不入流的典吏升为九品官员,在仕途上是绝大的进步。
而庐陵是吉安府治所在,非常富饶,江西距离江阴又不算太远沿着长江水路非常方便,阎应元便欣然前来上任。
谁知道上任不到半年,便遭此大乱,西贼张献忠带领二十万大军攻入了江西,江西首府南昌很快陷落,数以十计的州县为贼军攻破。
面对铺天盖地气势汹汹的贼军,吉安知府以及庐陵知县等官员慌了手脚,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关键时刻,阎应元挺身而出,指挥全城军民进行防守。
请示知府之后,由官府的名义号召全城士绅捐献钱粮,用捐献的钱粮征召民夫,他按照城墙垛口数目分派兵力,每个垛口分派名士兵两个青壮共同把守。
庐陵是吉安府城,城内士绅众多,若是贼军打入城池,所有的人都落不得好,对阎应元的呼吁士绅们很是支持,毕竟舍命不舍财的人只是少数。
有了足够的钱粮,阎应元开出厚赏鼓舞士气,在大量银钱的鼓舞下原本慌乱的守军也提起了士气,在军民的通力合作下,竟然打退了两次贼军的进攻,这使得城内军民士气高涨。
张献忠打下九江之后,为了筹措足够的粮草,也为了有个稳定的后方,便定下了先打江西再顺江而下攻打南京的策略。进入江西后立刻分兵攻打各府。
南康、南昌、广信、饶州江西北部各府先后打下,谁知派往吉安的军队却攻打庐陵不下,反而损失了数千人。
张献忠大怒,派出了义子艾能奇亲自领兵五万攻打吉安,谁知艾能奇又败在庐陵城下,连续十日都无法破城,反而损兵万余。
入江西以来,攻城掠地无往不利,大西军兵威所致,各处城池纷纷投降,没想到现在却碰到了一颗硬钉子。张献忠决心拔了这颗硬钉子,屠了吉安以儆效尤!
张献忠亲率主力十万来到吉安,会同艾能奇的军队,兵力达到十五万之多,把吉安城围得水泄不通,开始了四面攻打,然而十多日过去了,却始终未能踏上城头,吉安明军把城池守的如铁桶一般。
“陛下,南京明军逆江而上,已经到达安庆,九江的刘文秀将军请求陛下回援!”就在张献忠在吉安城下发飙之时,有哨探带来了明军的消息。
是继续攻打这小小的吉安城,还是回兵迎击从南京攻来的明军,张献忠犹豫不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