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万成只是简简单单地说了这几个字,似乎说得还很为难,毕竟他从打算跟沐兴振合作起,便已经意味着他以后得臣膝在沐兴振的脚下了,那让他再去跟自己刚刚才投靠的主子对着干,这对于已经隐忍多年的他来说,做起来确实挺不容易的。
然而沐兴振听到侯万成要洗耳恭听时,却也并没有露出一丝意外,似乎他早就料到侯万成会比较关注此事,一定会让他继续说下去才会甘心了。
其实沐兴振并不是侯万成想的那样,他这样说并不是要让侯万成来迎合自己,而是他确确实实知道困仙阵的整个原理。
当然沐兴振能够知道困仙阵的原理并不是他刚刚观察出来的,他也没有这个能耐看阵就能悟出原理。
而是他自从接替侯万成的总教头之位以后,便非常关心侯万成是如何一朝不慎落得那个悲惨结局的,他就想了解一下情况引以为鉴,所以他在暗中从一些侯万成曾经的心腹那里听说了很多有关侯万成的事。
其中不免也就听到了一些侯万成在被贬前所向披靡的困仙阵,而沐兴振本来也是一位痴心武学阵法的人,平常习练的武功门路本就非常的渊博,懂得的阵法也是不少,所以当时沐兴振一听困仙阵就来了兴趣,于是一直在私底下研究此阵,如今也算悟透了此阵的原理。
而当下侯万成又恰好不相信杨然是在用缓兵之计,他为了让侯万成心服口服,只有谎称自己在刚刚那短短的一会儿功夫里也看透了困仙阵,这样便可说明杨然看透阵法一点也不奇怪了,那便可以让侯万成相信杨然是用的缓兵之计啦!
侯万成的话一说完,沐兴振便当真开始滔滔不绝的对困仙阵并头论足起来。
沐兴振道:“困仙阵一般分两种摆阵方法,要么是多人互帮互助式,要么是分三队互成犄角式,我就拿刚刚你们所布的互成犄角式举例吧!互成犄角式先由三队人马以犄角之势排列,然后由阵中压阵脚者负责与困阵之人面对面,由此压阵者才能达到主攻与吸引困阵者攻击的效果。”
沐兴振顿了顿,又道:“阵型布置好了以后,由压阵者以眼神传递讯号,阵法便开始启动,启动以后首先随着困阵旋转,不过这个旋转也是有讲究的,旋转表面看起来无规律可寻,实则仔细观察便可发现他们是在以左三圈右两圈与左两圈右三圈,以及左三圈右三圈这三种方式轮换的方式旋转,这样即可保证他们在转圈数量不多的情况下不会记错,又让困于阵中之人无法寻到他们的轨迹,由此便可起到干扰阵中之人视线的效果,不失为一个即简单又绝妙的办法。”
沐兴振说得是头头是道,听的人一个个皆是面露惊讶之色,他们没有想到沐兴振既然会有如此惊人的观察力,甚至就连侯万成他们旋转的规律都看了出来。
沐兴振这下可谓是出尽了风头,他环顾了一圈这些人的钦佩目光,才继续说道:“困仙阵旋转的规律也就这样,接下来便是出手攻击了,一般情况下困仙阵为了做到密切配合,不会在旋转时出手,所以咱们刚刚才会看到他们都是停下了脚步才会出手攻击,开始我也非常纳闷,旋转中出手不是更难辨别方位,更容易击中困阵者吗?为何设计阵法的人却要放弃优势,而用停下脚步来攻击的拙劣手段,后来我细细思索之后才明白过来,人在旋转中出手,可能会影响旋转的速度,从而打乱大家的旋转节奏,再者旋转的时候出手,这样既容易让人分心,如此一心二用,可能最后就连一件事都做不好,所以困仙阵为了稳妥起见,只要不是在很有把握的情况下应该是不会在旋转中出手的。”
沐兴振这一番话又把困仙阵出手的规律道了个明明白白,这不禁更让众人对他刮目相看了,因为这些细节,以及为什么会这样设置,并非一般人能够轻易想明白的。
沐兴振歇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困仙阵在出手方面除了要停止下来才出手以外,还有出手方面也是很有讲究的,就拿刚刚的三队人马互成犄角之势来说吧!首先由左右两方的第一组人负责第一轮攻击,接着再由左右的第二组人负责攻击,最后才是压阵者负责攻击。”
沐兴振的话音刚落,侯万成便忍不住截口道:“沐总教头为什么如此肯定最后才是压阵者攻击呢?刚刚末将作为压阵者,好像并没有来得及出手吧!不知道尊驾又是如何瞧出来的?您该不会告诉末将是你凭空领悟出来的吧?”
沐兴振听到侯万成如此一问,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他这才发现自己既然说漏嘴了,居然会不小心把刚刚阵法还没演变到的压阵者出手都说漏了出来,都怪自己太想在众人面前树立威望了,竟给弄巧成拙,整得一时不知该如何收场了。
正当沐兴振为此有些犯难之际,众将领中徐徐走出一人,此人高鼻梁,小眼睛,留着一条修剪得很好看的山羊胡子,一边从人群中走出,嘴里还一边说着:“沐总教头之所以知道第三轮是由压着阵出手,那是因为侯统领方才在指责两位将领贸然出手时,有提及到本该你出手了,而恰好那正是第三轮进攻,由此可见这困仙阵的进攻规律乃是左右各自进攻先后的一二轮,然后在困阵者误以为左右才是主攻时,压阵者再强势出手,以此一举攻下困于阵中之人。即便一轮没有攻下,困阵者也会把心思主要放在应付压着阵身上,以为擒贼先擒王,可这恰好中了困仙阵的圈套,因为压阵者往往会有多个人专门负责防御,困阵者肯定会久攻不下,那必然会在长时间的困兽之斗中被左右的策应打伤,即便身手再如何了得,困阵时间越长也会越发危险,这便是困仙阵的基本原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