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都市言情>直播之工匠大师阅读> 第697章 海底穿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7章 海底穿针

合龙,必须一次成功!

这是所有人的压力,也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难?难就对了。

太容易、太没有挑战性,他们还没兴趣呢。

看着所有人跃跃欲试的神情,领导们很不安,但看向苏林二位总工,他们却是一脸爱莫能助的样子。

没办法,大家都这么厉害,他们想谦虚也谦虚不起来呢。

对于他们的乐观,国际媒体众说纷纭。

华夏以一己之力,从没有任何核心技术,到如今声势浩大的桥岛隧三位一体的珠港澳大桥,截至此时,甚至还不到八年。

虽然华夏没有流出任何数据,而且对其内情也捂得很严实,但是其实大家也都猜得出来。

陆子安,一定有参与。

而且,之前的钧瓷重现于世,也少不了他的痕迹。

对于陆子安,他们是又爱又恨。

人才难得,虽然他们羡慕,但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能力大于一切,陆大师的技艺之精深,不由得他们不佩服。

如果陆子安在他们的国家,那他们绝对会将他奉为上宾,恨不能捧到天上才好。

可惜,这样一个人,偏偏落在华夏。

陆子安的横空出世,打破了以往各国隐约的平静。

他轰轰烈烈的各种创新、传承,手段层出不穷,一路带着华夏一众走上了与曾经截然不同的道路。

可是他们呢?

陆子安带来的好处,他们啥都捞不到。

别说吃肉了,他们连汤都喝不着。

有时好不容易抢着点,甚至偶尔还会付出惨痛的代价,还没等高兴几天,过后又会发现全是渣渣!

这感觉,可别提多心塞了。

——在这样的基础上,还能指望他们说陆子安什么好话不成?

自然是不可能的。

夸是不可能夸的,不暗暗抹黑一把都对不起曾经在陆子安这撞的一头一脸的灰。

于是,各国不仅把自家各种高大上的桥梁建筑拉出来狠狠地夸了一通,还顺带炫耀了一下各种顶尖的科技。

仿若无意地,偶尔也会提及当初华夏无力建造珠港澳所面临的艰难。

虽然不甚明显,但那种倨傲还是会从字里行间扩散开来。

华夏很多不明就里的人,看了这些的文章,简直气歪了鼻子。

但有什么办法呢?

人家说的是事实啊,这才是最气人的有木有。

虽然华夏的反应也不慢,但不少论坛网站,还是被刷了屏。

当天就有电话打到了工程这边,正好是林总工接的电话。

“林总工,你看,这要不要出张图片什么的,让他们收敛收敛?”官方负责人员尽量委婉地道:“领导看了他们的言辞,有些不忿。”

“哦,你说这事啊,我之前看过了。”林总工很是气定神闲,甚至还有心情喝杯绿茶:“我这边正安排着呢,你别担心。”

安排了?

对于他们如此迅速的反应,工作人员表示很高兴,领导也很欣慰:“怎么安排的?”

“嘿。”林总工笑眯眯地扫了一眼正埋头奋斗的众人:“我们发现他们发表的这些文章里,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和工程之精准,透露了一些内部数据……”

虽然不甚明显,但是文章太多了,拼凑到一起,大概就能得出个轮廓出来。

“……这,什么意思?”

林总工很是乐呵:“他们以为我们看不懂呢,哈,我这边已经安排了人手,在分析他们的内部数据了,请领导放心,我们这边稳当着呢!”

这就好比什么呢?

以前考中考的时候,想找老师培训一下,结果被拒绝了。

后来他另寻了名师,不仅考了好高中,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了个好大学。

这时候,原来的老师一脸嫌弃地拿了份参考答案过来:“呐,那个谁,不是我不想教你,是你资质太差,不信?我这答案放你面前你都看不懂。”

别人以为这是打脸,实际上,林总工他们求之不得。

不仅不接话茬,还麻溜地接过了答案,逆推回去。

领导们万万没想到,他们给出的反应是这样的,简直哭笑不得。

林总工在与陆子安他们商议过后,甚至让卓鹏插手,将这火燎得更大了些。

一时整个业界乌烟瘴气,各种唱衰他们工程的声音都有。

而这时,他们最后接头的安装,已经提上了日程。

四月,工程指挥部邀请包括同济大学孙院士、徐教授,同济校友叶院士在内的近百位专家,赴中山市参加“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安装合龙施工方案专家咨询会”,为最后12米沉管施工“把脉问诊”。

12米连接沉管的安装需要水文窗口,而水文窗口,在4月至5月期间,仅有两个。

也就是说,5月过后,伶仃洋就不再适宜安装作业。

最后接头的安装,需要海面风平浪静,需要晴空万里,所以天气的短期预报、实时预报都要跟上。

在全部课题的汇报后,孙院士说:“尽管大家做得慎之又慎,但以下风险还请认真考虑:沉管最终接头下的基床土力学分析应该更深入研究,最终接头就位着床过程中的侧向水流力作用影响要受控,早期的结构沉降分析要准确。这些关键问题大家一定要研究透、把握好,用正确的结果来指导最终接头的安装施工。”

一锤定音。

5月2日早上,最终接头抵达系泊区域。

确认一切无误后,7时20分许,“振华30”吊着重达6000吨的接头,在施工海域完成90度旋转后,缓慢下沉。

这个过程里,他们必须克服海流、波浪的影响。

不仅需要完美地控制住方向,而且必须使接头的平面误差始终保持在15mm以内。

“这相当于什么呢?”孙院士看着屏幕,心情颇为紧张:“人们都喜欢说女人心,海底针,咱们这个合龙,难度不亚于海底穿针。”

最终接头的吊装是隧道建设的最关键一战,决定着沉管隧道建设的成败,也决定了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成败。

海底隧道的合龙口的安装施工作业空间最小,龙口水流最急,对接位置的精度要求最高。

所有人都绷紧神经,陆子安额角甚至还渗了汗。

为了这一刻,他们已经准备了太久,太久。

漫长的四个半小时,每一道湍急的水流,都会使得数据发生细微的波动。

而他们,必须在这波动里,选准最佳时机,穿针引线!

整个指挥室里,落针可闻。

陆子安盯着接头,眼都不眨地看着它细微的摆动幅度。

终于!

他沉声喝道:“开始!”

所有机械同时启动,楔形接头缓缓嵌入。

中午12时,最终接头终于成功着床。

但没有人敢放松,他们焦急地盯着所有的数据,施工现场更是有不少人都一跃而下。

各项数据持续不断地传输而来,众人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计算和核查。

终于,各方全部确认完毕,这最终接头,上下误差竟然完美地控制在了3毫米!

与他们原先预估的15毫米缩小了整整12毫米!

苏总工拍案而起,再也掩饰不住脸上的笑意,大声道:“好!我宣布!最终沉管——安装胜利完成!”

话音未落,所有人全部起立,用力地鼓掌。

与此同时,外头鞭炮齐鸣,喧嚣声袭卷了整个工地。

bq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