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接近20万人的交战,战线蔓延数十里地,太平军和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诸邦联军不约而同的将会战地点选择在了视野良好的平原地带。
这里可以给火炮提供宽敞的射界,舒舒服服的大面积杀伤敌人,也可以为骑兵军团提供驰骋的跑道,让骑兵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冲锋的优势。
而且,相对平整的平原地带,也让军队互相之间的支援和调动变得更顺手,主力会战可不是将所有的人摆在一块地方对攻,前后左右中是最基本的排兵布阵。
前军是接敌的先锋,中军是作战的主力,后军则是预备队,左右两翼是用来护卫中军不至于被迂回包抄侧击的存在,每一处都占据数里地的范围!
否则,连军阵都摆不开!
得益于太平军屡战屡胜的事迹,整个欧洲都将太平军的战术奉为经典,落后的西班牙大套餐早就被丢尽了垃圾桶中,各国都有模有样的开始降低军阵的厚度,尽可能的增加战场横截面接触面积,也就是增大火枪打击面!
同时,欧陆各国兵工厂中开始加班加点改装火绳枪,加装燧石击发装置,燧发枪的制造最耗时耗力的地方在于钻枪管,就有的火绳枪枪管都是现成的,只要将枪机改装一下即可,对于经历过30年战争,拥有大量火绳枪储备的神圣罗马帝国而言,改装一批燧发枪武装军队只是钱的问题而已。
神圣罗马帝国准备了这么久坐视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被太平军灭亡才动手,就是为了大批量改装火绳枪和装备军队,同时仿造太平军不断增加火枪的配属。
只是太平军精锐掷弹兵使用的刺刀燧发枪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所以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诸邦联军完成了燧发枪的列装,却没有加装上好用的卡座式刺刀,长枪方阵还保留着,燧发枪步兵团也在腰间别挂着自卫用的佩刀。
利奥波德一世站在高地的木台上,手举单筒望远镜扫视着太平军列阵待命的精锐掷弹兵,有感而发对周围的将军们说道:“统一的着装,统一的旗帜,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这样也能更加方便我们统帅的指挥。
到现在,我都没有记全那些穿着花里花俏的步兵团番号是多少!”
旁边的书记官连忙在手里记上利奥波德一世的话语,利奥波德一世不是迂腐不变的皇帝,而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不然的话也不会在太平天国崛起后,亲率大军来推翻洪天成的统治了。
利奥波德一世正是看穿了洪天成那欲壑难填的侵略野心,才会主动对一个强大的帝国发动侵略战争。
要知道,进攻太平天国本身对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也是有一定风险的,胜了自然万事大吉,万一败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名誉下降不说,还很可能会让太平天国拥有可趁之机!
甚至拥有余力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都有可能扑上来反咬一口。
不过利奥波德一世知道,他不能再等下去了,为了换装燧发枪学习太平军的战术重新训练军队,他已经眼睁睁的看着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和俄罗斯帝国接连倒下,如果等到瑞典王国也被洪天成征服,太平天国下一个目标会是谁用屁股都能想到!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更何况,对付太平天国也给了利奥波德一世重新收揽德意志诸邦权势的机会,他自然不能放过。
在利奥波德一世观察太平军军阵期间,双方的火炮部队已经开始发言,太平军也是有炮兵部队的,只不过使用的都是缴获的老旧火炮,理所当然的,对面的神圣罗马帝国联军使用的火炮也先进不到哪里去。
双方的火炮水准基本上处于明末期间红衣大炮的程度,威慑有余杀伤力却差强人意,射程够远但想打中目标基本全看天意。
当利奥波德一世看到太平军的军阵在火炮远距离轰击下丝毫未动后,就下达了进攻的命令,炮弹也是很值钱的,既然火炮轰击无用,利奥波德一世自然不会再浪费金钱!
德意志军号此起彼伏的响起,与对面隆隆作响的太平军战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打着不同旗号,穿着不同军服的德意志联军火枪兵,踏着号声和军乐鼓鼓点向前踏步。
不得不说,利奥波德一世的准备十分充分,除了卡座式刺刀外,他几乎全套搬走了太平军的战术,鼓点,乐队,燧发枪,线列横队方阵一样不差!
要不是后面跟着长枪方阵,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诸邦联军基本上就跟排队枪毙时期的线列步兵无异了。
战争不愧是最好的进步催化剂,在生存面前,统治阶级总是能迅速达成一致,甚至这些隶属于不同领主势力的德意志联军,还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共同训练,拥有并肩作战的协调性。
此时,在德意志诸邦中,利奥波德一世的英名政策下,神圣罗马帝国已经形成了类似产业链条的征兵套路,先是从各个乡村城镇招募兵员,然后被募兵官带到德意志领主们所在的城堡或是哈布斯堡王朝直属的城市,乃至主教们所在的城区。
在神圣罗马帝国中,基督教拥有极高的权威,很多大主教本身就是一个个封建领主,拥有自己的封地。
在对付极端异教徒洪天成方面,无论是新教徒还是天主教教徒,都全力支持,大主教们掌握的领地自然也会提供和训练士兵,听从利奥波德一世的号召。
这些募兵官带着征召而来的适龄男性来到训练地点后,就交由那些跟太平军交手过,或者是进行过线列步兵训练的教官们整训,进行基础的队列和燧发枪的使用训练。
当新兵完成一系列训练后,再编组为新兵步兵团,前往利奥波德一世设立的几个大军营,到了那里后,新兵步兵团会被拆散编入一个个拥有完整军官建制的部队,多出来的则作为预备队,或是组建新的步兵团,或是用来补充前线战损退下来的部队。
有趣的是,这一套募兵政策,与此时千面掌握的俄罗斯帝国有八成相似。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