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村里的气氛可以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来形容。
热闹得很。
张豪也被村民们的热情吵醒了。
王大爷顾及到村委会的形象,把设宴的地方选在了自己的院坝之中。
三张大方桌,十六把长板凳已经摆放有序。
门前起了一个简易的铁皮炉子,正烧着热水。
龙梅和赵小倩围着围腰和袖套一进一出忙碌的不可开交。
“张主任,野猪早上已经喂了,我过来帮忙。”龙梅切着青菜说。
“好,你小心一点,手别被刀伤了。”张豪提醒道。
“不打紧,闭着眼睛都伤不到我。”龙梅根本没看砧板上按着的青菜。
哒哒哒~
速度极快,切出来的青菜非常均匀,没好几十年的刀功根本来不了。
王大爷算是请对人了,龙梅的煮饭的手艺没得说,村里数一数二的。
赵小倩虽是村里年轻一辈的媳妇儿,但手上的活儿也算老成。
两人主刀。
另外还有七八个妇女各尽其责,烧火,洗菜……
热热闹闹的,场景好似谁家嫁姑娘一样。
门口台阶上放了十来个盆子,盆子里都是准备好的蔬菜和作料。
大蒜,辣椒,花椒,芹菜等等全是本地土里长起来的。
王大爷正忙着剃肉,昨晚杀的猪今天指定吃不完,他把肥猪身上最好的地方卸了下来招待施工队和大领导。
猪肉排,猪蹄……
幻想着上桌的样子,张豪忍不住要流出口水来。
大黑一早就来了,比张豪来的还要早,它知道这里有吃的。
王大爷没有亏待它,把熬汤用的大骨分了一块给它,它正抱着大骨啃的津津有味。
“小张,麻烦你把这块肉替我送到龙梅那里去。”王大爷说。
张豪上前一把抱了起来,还不轻,得有十几斤。
都是半肥半瘦的,这种肉配合乡亲们自己研制的渣海椒,再放半截大蒜,味道能上天。
“龙梅嫂子,王大爷让我给你送来的。”张豪说道。
“行,先放一胖,待会儿我来处理。”龙梅忙着手上的活儿说。
旁边的赵小倩已经开始掌勺了,将一小块一小块的纯白色的肥肉放进了锅里,熬油,猪油拿来抄家常菜,喷喷香~
很快,丢如锅里的肥油变成了焦黄色的肉块,当地人称之为猪油渣。
猪油渣是个好东西,吃起来香脆。
张豪不怕烫,伸手去捞了一块放进嘴里,脆香香,要是撒一点盐,味道会更好。
显然这么好的东西,赵小倩还另有用处。
她准备用猪油渣来抄连白菜,有道出名的家常菜就叫油渣炒连白,进了大饭店菜谱上。
饭店里的东西肯定不能和现场弄出来的东西相比。
光是吃饭的意境就没法比,在大饭店里享受不到那种土家风味。
桌子上的盆子里已经装满了切好的连白菜,前几天降了霜,现在的连白菜正是最好吃的时候。
张豪没有继续留念猪油渣的味道,旁边还有更美味的东西。
听着油滋滋的声音,就知道是在炸酥肉了。
酥肉是当地一种普遍的美食,基本农户都会办。
这道菜的出境率很高,逢年过节,婚嫁丧葬等一系列的桌子上都能看到这道菜。
百吃不厌。
主要用鸡蛋混合肉加上芡粉,加上基本佐料搅拌均匀,然后用手或者勺子一块一块的放入沸腾的油锅中翻炸。
炸到焦黄就行了。
阿姨用漏勺捞了一勺子起来,对张豪笑道:“张主任,你试试。”
张豪不客气,拿了一团喂到嘴里,味道绝了。
在家里,张豪的妈妈也炸过酥肉,但味道不能与之相比,并非张豪妈妈的手艺差。
最大的区别在于食材。
城里的猪肉一般是饲料猪,村里用的是吃苞谷渣子和猪草长大的肥猪,肉质能相比吗?
村里的鸡蛋是农户家养殖的母鸡所剩的蛋,城里的土鸡蛋价格很高。
还有就是芡粉的问题,阿姨没有用芡粉,而是将煮熟的土豆捣成泥混进去起到芡粉的效果,炸出来的酥肉在嘴里更有弹性和粘性。
今天的早饭恐怕是不用煮了,连续吃了好几块酥肉,张豪收起了嘴。
然而一旁的阿姨揭开了大蒸盖,一股难以抗拒的香味扑鼻而来。
“张主任,来试半截三香。”阿姨从蒸笼里取出一条条长长的东西。
本地人称之为三香,和酥肉是万年搭配,哪里有酥肉的地方,哪里就有三香。
三香所用的食材几乎和酥肉用的一样。
有人习惯蒸三香时加一些煮熟的糯米。
将搅拌好的食材灌如做好的长袋子中,再放入蒸笼蒸就行了。
张豪放进嘴里,嚼了嚼,热洛洛的,简直不要太好吃了。
干掉一小截三香还只是开胃菜而已。
重头戏还在后面,紧挨着的一个大蒸笼冒气冒的厉害。
阿姨揭开蒸笼,一个个土碗像金字塔似的重了起来。
有洁白如雪的,有油黄油黄的。
这是两道硬菜,白色的叫粉蒸排骨,黄色的叫烧白。
也有人在蒸粉蒸排骨的时候加一块老南瓜,不过蒸出来的样子不入眼,跟屎一样。
阿姨选着用芋头代替老南瓜,蒸出来的,看起来非常美观。
烧白肥而不腻,蒸的时间越久越好吃,底下梅菜的味道和五花肉完全融合,是最理想的。
阿姨一手拿着一张湿了冷水的帕子抓着蒸笼的两个把手端了下来,放在一旁,等要上桌的时候再汽一下就行了。
这次阿姨没有让张豪去尝试,蒸粉蒸排骨和烧白非常美观,若是拿着筷子去搅一下再拿来招呼客人不怎么好。
不过刚刚吃了那么多东西,肚子已经饱了,只等着施工队进场一起吃午饭。
冉小天嗅觉也好,不知什么时候来的,已经拿着酥肉和三香吃了起来,一脸幸福享受的模样。
看起来能塞过和男人睡觉的感觉。
见怪不怪,像她这种生活在沿海大都市的人根本无法想象中国大地上还有多少美食?
不夸张的讲,每一道都能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才如此之火。
看的人理解不到吃的人所饱含的情绪,但他们看着电视上的食物试着去揣摩食物的味道,仅仅就这样,都让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