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时候,为了加强石碌矿场的生产规模,陈凯从潮州运了三千战俘过去充当矿工,同时调了部分制造局的工匠和机械学徒过去,在那里制造水力机械,用以进一步的增强产能。
很快的,人员就位,杜辉那边又调了一千琼州本地的兵员协防,配上那些负责管理苦力的监工,石碌矿场的生产便有条不紊的开展了起来。
矿工入洞挖掘矿石,由人力背负而出,运到昌江之畔的水力工坊,那里面刚刚兴建起的水锥利用水能带动锤子将矿石打碎,随后顺着昌江运往昌化县的炼铁厂。炼制出来的铁料,现阶段还只能凭借着水运运往潮州,由制造局在韩江之畔现成的水力工坊来打造铁制用品。这样很麻烦,但是现阶段琼州的钢铁冶炼产能还不足以吞下石碌有限的产量,一切还只是起步阶段,如此便不可避免了。
石碌矿区,新的水力机械还在不断的打造,工匠和机械学徒们忙得不可开交。在昌化,更多的炼铁厂正在营造之中。以石碌到昌化这一线的钢铁生产片区还在缓慢,但有条不紊的兴建着。
这仅仅是琼州府的一角,从整个琼州府而言,陈凯厉行的原则得到体现,剃发易服被取消,汉民恢复汉家衣冠,生黎、熟黎们也换上了他们的传统服饰,生活方式在重新恢复如初,人心便自然而然的安定了下来。与此同时,官员在不断的替换,闽南、潮州和广州籍的官员在岛上各州县普及化,琼州本地的士人也开始出仕潮州和闽南,异地为官同样是祖制,甚至是从西汉以来奉行一千多年的俗例。
生产和恢复是永历七年陈凯收复琼州以来的主旋律,岛上的一切都是在按照着这个主旨展开的。相较清军的破坏,一切都显得欣欣向荣,隔着那一道琼州海峡,反倒是成了一片孤悬海外的乱世乐土。
明军是在三四月间逐步收复的整个琼州府,凭借着林察的水师,尚可喜、耿继茂乃至是巡抚李栖凤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这一个府的地盘就这么丢了,实在是恢复无力。而此时,粤西的明军方面,广州、肇庆南部的各部鞭长莫及,高州、雷州、廉州三府的明军则还在组织水师北上肇庆与李定国会师,等到他们回来的时候才知道一水之隔的琼州府已经变了天了,无不是瞠目结舌。
那时候,已经是五月了,到了六月,高廉雷琼四府巡抚张孝起派人向琼州府的明军和官府发出照会,要求他们按照明廷的辖区划分接受他的统一指挥,与粤西各部明军配合收复琼州府以北的各府县。
张孝起的书信中写得热情洋溢,对于收复琼州以北的各府县很是看好,并且预期了众将的封官赐爵。如此拉拢,其结果却如同是石沉大海一般再没了踪迹。
到了七月,张孝起有些等不下去了,干脆亲自乘船前往琼州府,结果直接被巡海的明军拦在海上。用那几艘明军战舰的舰队长的话说,巡抚,他就知道一个陈抚军,是陈抚军带着他们收复的琼州府,什么张抚军,听都没听说过,若是再敢瓜噪,直当是虏廷细作,乱炮把船轰沉喂鱼了事!
这样的态度,张孝起哪里忍得下去,虽说是惹不起这些操着福建、粤东的闽南话口音的“海盗”们,只得暂避一时,但无论怎么说,他才是明廷任命的高廉雷琼四府巡抚,有着节制地方的权利,哪怕是那些武将大多不听他的,军事上往往都是各行其是,可他作为巡抚的地位摆在那里,里子是要商量的,可面子总是要给他的吧。
既然琼州府的明军不给面子,张孝起干脆也不绷着了,直接召集了高州、雷州、廉州三府拥有水师明军藩镇们会商,大谈粤西明军同气连枝,这些年在粤西地面上与清军浴血奋战,如今却被闽南和粤东的明军抢先夺占了琼州一府,张孝起自称原本打算上岛与琼州府的文武商议对其他粤西友军的援助,反倒是连岛都没上成,更别说是谈判了。
“……长此以往,琼州必不为朝廷所有。”话说到这里,张孝起还觉得不太到位,连忙补了句:“等到陈凯和郑赐姓在琼州站稳了脚跟,只怕到时候高州、廉州、雷州这三府也没有咱们落脚的地方了!”
张孝起很生气,颜面是其一,早前对于陈凯占据香港岛,粤西的明军也确立了对于粤东明军进入粤西的联合反对态度。
这是两广文官的集体意志。督师大学士郭之奇、两广总督连城璧、北海道周腾凤,外加上他这个高廉雷琼四府巡抚,明廷在广东的旧有文官对于郑氏集团强势插入广东事务素来是多有不满的。这,同时也是粤西明军各部的普遍性态度,因为他们这种捞过界的行为也很不高兴。
假设明军若是收复了广东,郑氏集团在粤东的势力就会影响到他们在广东一省的实际权利,更何况他们也根本信不过郑氏集团以及郑成功、陈凯这般的人物会与他们一条心。甚至很可能将他们排挤出粤西的地面,乃至是加以吞并,这都是他们所无法容忍的。
然而,张孝起如此激将,这些明军大帅们却一个个的如老僧入定一般,不发一词。直到好半天过后,张孝起已经气得一脸猪肝色了,才有人提到了林察的舰队尚在的实际问题,直说得众人连连点头。
辅明侯林察,当年的广东总兵,绍武一朝的擎天玉柱。凭着此人,只占据了半个广东的绍武朝竟然能够和受到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以及另外半个广东的永历朝廷打了个难解难分,到最后甚至还一度击溃了永历朝的大军。若非是李成栋奇袭广州得手,只怕是永历朝廷能否继续存在都是个问题。
这样的水师名将,现在还有着郑氏集团作为靠山,远的郑成功不提,粤东的陈凯多年来狡计百出,素来都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就凭着他们的实力,只怕是抱成了团也未必能够如何得了,反倒是要担心把陈凯惹毛了之后的后果问题。
“张抚军,辅明侯的那个部将不是说了吗,是粤东的陈抚军带着他们来的。要不,您看是不是派人与陈抚军联络一下,探探陈抚军的口风如何?”
这样的畏畏缩缩,反倒是得到了众将频频赞赏。一时间,诸如“明军不打明军”、“这时候起内讧只会便宜了鞑子”之类的老成谋国之言,直说的张孝起若是逼着他们随行琼州,就好像是要去打内战似的。
“我才是高廉雷琼四府巡抚,怎么带着人去自己的辖区还有错了不成?!”
张孝起很郁闷,但是这话却也说不出口来,面对众将的有志一同,张孝起也只得表示会与郭之奇、连城璧进行商议,甚至是上奏朝廷,交由上峰来决定该当如何处置为好。
“张抚军顾全大局,实乃我辈楷模,若是林察那厮亲眼见得张抚军如此,还不得羞愧得找个缝儿钻进去的!”
一阵马屁拍过了,众将便自行散去,该回哪里会哪里去。只留下了张孝起愕然无语,抄起了笔向郭之奇和连城璧写信,请示对策。
书信于七、八月间的廉州、高州和广州南部的文村传递着。说起来,张孝起的官职不假,是有明廷诏书和吏部的存档为证的。可是这年头,文官还能够指挥得了军队的实在少见,粤西的各部藩镇如斯,连城璧那边也试探过王兴、陈奇策和李常荣的口风,可哪怕是就连他最亲信的王兴不觉得他们能够奈何得了陈凯和林察,更别说是与陈凯走得甚近的陈奇策所持的坚决否定态度。
起衅内讧,确实不是个好办法,从本心上他们也不愿意如此,最多就是拉着众将的虎皮好有个更好的说话地位。
现在气话说过了,再看看众将的反对声入潮,在海上被林察部将气得脑子里进的那点儿水也就蒸发干净了。对此修书者张孝起连同着他的两位上官都觉得确实应该探探陈凯的口风。只是没等张孝起派人出发,永历朝廷派来联络李定国的兵部主事程邦俊却率先到了,与他们交代了永历朝廷决定联合李定国对抗孙可望的大局。
“请程主事代为转达,本官自会联络众将,届时为西宁王前驱。”
如果说,被架空了的永历朝廷是明廷保皇派的核心的话,那么郭之奇、连城璧、张孝起他们这些人就是从那里延伸出来的外围组织。
如今的形势,西南已经被西营控制,朝廷的权柄被架空,而在东南他们也信不过郑成功、陈凯这样有着唐藩背景的人物。形势对永历朝廷很不好,所幸的是,君权神授的正统性还是有着一定的作用,起码李定国是愿意与他们联手的,对此粤西的文官集团自然是欣喜非常,精力很快就集中到了为明年李定国东进的准备工作上面。
程邦俊抵达文村时已经是九月了,确认了接下来的战略走向,自然也就要开动全力。奈何他们控制的地区实在狭小,山林、岛屿、港湾,就凭这些边缘地带,潜在的战争资源有限,尤其是今年的肇庆之战,他们已经有了李定国是因为粮草不足而撤军的消息,对此就更加是忧心忡忡。
如此,北海道周腾凤便奉了三位上官之命赶到潮州与陈凯商议。从廉州出发,浮海而行,待他抵达时已经是十月中旬了。
陈凯得到消息,说是周腾凤前来拜会,便已经明白了究竟为何。于是乎,陈凯也没有托他些时日,反倒是在第一时间于潮州的巡抚衙门与周腾凤会面,这位道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楚,只等着陈凯的回答。
“张抚军这事情做得糙了,应该先上岛,再与林侯、杜帅他们商讨。若是谈下来了,自然是省事了;若是谈不下来,一定要厚着脸皮强留在岛上,哪怕仅仅是持续保持存在感也比现在这般强吧。”
张孝起的遭遇,陈凯神色上表现得义愤填膺,是真是假且不说,起码这样的态度周腾凤是稍安了些心。可是哪里会想到,陈凯一张口反倒是数落起了张孝起的不是来,竟然还厚颜无耻的站在他们的角度为其分析张孝起的处置适当,实在是把周腾凤看了个目瞪口呆。
“陈抚军,下官此来是奉了郭督师、连制军和张抚军的命令,向您讨一道军令的。希望您能够分出琼州府的部分府县来安置粤西的王师就食,总不好贵部赚得满盆满钵,就这么看着粤西的各部王师就这么饿肚子吧。”
周腾凤苦口婆心的说来,与他个人而言,这份差事也实在不是什么好弄的。陈凯其人,他倒是知道一些的,当年万里南下投奔王师的事情不提,只说在潮州有让贤之名,后来在广州也有过义救百姓的壮举,在永历朝廷内部也是有着不错的名声。直到他带着郑氏集团的大军进驻香港,由此让粤西的文官武将们感到了来自于东面的强大威胁,众人间的好话才渐渐的少了。
这样的人物,其内心深处如何想法其实是很难说的,但是就着朝廷的一些文官看来,陈凯娶了郑家的女儿,自然是向着郑氏集团说话,与永历朝廷就要隔着一层的关系。到了此时此刻,果不出他所料,陈凯竟真的如同是拨浪鼓似的摇起了脑袋,只是其人道出的说法却还是让周腾凤有了更多的深思。
“内子虽说是定国公的千金,但是不瞒周道台,本官因为中左所一战的事情与郑家族人的关系很不好。国姓信我,这是多年来的积累下来的。可是琼州府那边,辅明侯是国姓招讨大将军麾下的水师左军提督,杜帅也是国姓多年的旧部,蔡副将则是国姓的亲兵家丁队——戎旗镇的副将转隶的,至于郑知府更是国姓的族弟。这事情,本官是爱莫能助,阁下应该去拜会国姓,而非是本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