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的年末圣诞节档期,美国某些院线里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
按照往常的数据来说,圣诞节戏院上座率最好的几天,基本集中在圣诞节的前后这三天里,越往后数据自然是一路往下跌,直至上座率不佳而被下线。
比如叫好又叫座的《非洲女王号》也是如此,就更不用说《血战莱茵河》《推销员之死》等等了。
但有一部片子的数据却有些让人抓瞎。
圣诞节当天过后,《小鬼当家》的上座率也有些降了下来,二十七号这天便已然降到了七成左右。就在众人以为这部片子会一路走跌时,二十八号这天的上座率却又固定在了七成左右。
二十九号,七成;
三十号,七成;
三十一号,六成八;
一号,八成半
……
甚至于元旦节当天,《小鬼当家》的上座率还有小幅上弹。直至元旦节过后三天,《小鬼当家》才恢复了正常的下滑曲线,上座率才一路跌了下来。
然后,随着美国的圣诞大假结束,所有电影的票房都是直接暴跌。
但《小鬼当家》也并没有下映,只因上座率不佳,上映戏院砍到了二十家,这二十家戏院还基本处于华人聚集区周边。
直至上映了近一个月后,《小鬼当家》才在联美正式下画。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我们把镜头再度拉回香江。
圣诞节前夕。
“金国那边为什么不给我们延长期?以前不是谈得好好的吗?”杨秋在办公室里来回踱走了两步,皱眉道:“一个礼拜的上映期,时间上根本就不够。”
孙国政抿嘴苦笑了一声,干涩地道:“老板,金国那边的答复是老坏规矩也不好,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我探到的消息,是大成那边元旦有新片子要上。”
“大成……”
大成是金国的子公司,亲儿子有片子要上,爸爸自然是要给戏院了。
“呵——”
杨秋冷笑一声,讽道:“看来我们这部电影,注定要拿来给大成暖场了。”
“老板,要不要……”孙国政抬眉看了杨秋一眼,低声道:“要不要去太平线或者中央线那边问问,或许……”
“不用了!”杨秋摆了摆手,烦躁地道:“都是一丘之貉。”
“……”
杨秋颇有些郁气地往椅子上一坐,挥挥手道:“就先这样吧,一个礼拜就一个礼拜,不过虽然上映期少,但你的宣传还是要做一做的。”
“好。”
“出去吧。”
瞧着孙国政掩门而出,杨秋烦闷地扯了一把领口,抬步走到了窗台边,看着下面车水马龙的弥顿道,有些愣愣出神。
所谓电影业,制片、发行、市场三者缺一不可。
现在的香江可以说是制片不缺,市场也还行,可就是这发行,陷入了一种畸形的怪圈。
呵!七日上映暗规……
怪不得后世除了一个邵氏院线,剩下的三家都能没活下来。
抱残守缺,因小失大。
现在是时候打算一下院线的事了。
看来,等邹定鑫忙完美国的事后,还得让他跑一趟法国。
哎——!
凭着嘉禾前几部电影打下的偌大的名声,加上彩色片的名头,《小鬼当家》的香江上映还是吸引了不少目光。
只是显然普通民众对于圣诞节这个节日,虽然理解但并不热衷。
很多国语大片,都将上映日期放在了元旦。
比如长城的《一家春》,南洋的《十三太保》,甚至还有远东影业的一部片子。
和杨秋的《小鬼当家》打擂台的,倒全都是些粤语片。
不过这其中,也就一部南国的《羊城恨史》有质量一点。
所以在杨秋所认为的这个‘圣诞档’,《小鬼当家》照列是一路票房领先。
但与以前的黄梅戏电影想比,却少了很多的回头客。
让杨秋心下感慨果然唱歌电影才是王道……
《小鬼当家》这边持续热映,那边的《胭脂扣》,也正式杀青。
杨秋拿着张善昆的钱银,放心大胆地连续拍摄实验了近两个月,倒是把张善昆惹得又惊又颤,差点以为又遇上一个马徐惟邦。
好在,终是杀青了。
张善昆松了一口气,李俪化松了一口气,杨秋也是松了一口气。
经过两部彩色电影的一路实验,杨秋倒是对色彩画面的掌控出色了不少,自我感觉比起赵树深来,怕也是远远超过了。
起码赵树深自己都没这么多钱给自己浪费……
《胭脂扣》的后期剪辑,杨秋交给了王天霖,自己则在一旁辅助。
这片子的镜头节奏比《小鬼当家》的慢,倒是适合杨秋拿来培养一下‘新’人。
很多人觉得《小鬼当家》比这时别的片子好看,但是却说不出一个理所然。
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便出现这个剪辑上。
后世的商业片,在符合剧情逻辑的基础上,剪辑都基本偏快,信息释放得多,让人目不暇接,脑子都转不过来,自然一下从头看到尾。
但是这年头,电影镜头剪辑基本偏慢,相对时间接受的信号少,有时间给观众脑子里想别的事,自然让观众感觉这片子没那么吸引人。
一部片子让人目不转睛地从头看到尾,而另一部片子却总是胡思乱想地看到结束。
虽然后者的立意上可能比前者还好。
但人们的潜意识里,却自然地感觉前一部片子更好看更热闹……
所以一个出色的剪辑,也是电影制作的重要一环。
杨秋的设想里,便是将这种快速的理念,慢慢渗透到嘉禾里面,然后将某些旧时代的电影逻辑淘汰掉。
这片场之王的导演,自然是首当其冲的一个。
《小鬼当家》的七日上映,自然是没有什么下滑曲线之类的,基本是线还在直线时,便因时间到期,直接就下画了。
票房收入二十六万……
少了不少老年客,又少了不少回头客,票房数据也终于回复成了一个正常的样子。
说来也是可笑。
这部片子正在外埠的美国和西欧热映呢,反而在本埠的香江却率先下映了。
徒留下杨秋的无可奈何。
不过就在元旦这一天,杨秋跟远在美国的李汉祥通电话时,却收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银光公司?哪个银光公司?”杨秋手握着电话筒,一脸的疑惑。
李汉祥在那边有些小兴奋地道:“全名叫金门银光,是这边一个叫伍锦瑕的华裔创立的,专门在美国这边的华人社区发行粤语片。”
“粤语片?”
“对对对,她想发行我们粤语版的电影。”
“规模怎么样?”
“规模倒不是很大……”邹定鑫在那边涩涩地道:“也就联系得到二十家左右的社区戏院而已。”
社区戏院一般位少地方偏,客流也较少,倒真是鸡肋一样的地方。
不过鸡肋也弃之可惜,杨秋便抬着话筒直接道:“二十家也不少了,答应她,我今天就把拷贝给你寄过去。”
“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