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家人,曾祖父还健在,虽然已经九十多岁了,但是身体还很硬朗,一顿饭还能吃好几碗,经常四处走动,平时闲不下来。附近有人家办喜事时一般都会来找他写对联,看看日子什么的(办喜事要选好日子)。他很少说话,总是很严肃。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他那时并不是这样,反而相对更加慈祥一点。经常给我煮鸡蛋,烤土豆什么的。可能是因为后来曾祖母卧床三年,他日夜操劳,却又无能为力,一直都是痛心疾首的样子。曾祖父只能每天可以说得上寸步不离的看护,直至老人家去世,那段时间都没见他开心过。再后来,和他一辈的老人都相继逝世,能和他说得上话的人越来越少,才让他慢慢孤僻起来。
时间让他失去了太多东西,我知道每一天他都在和时间抗争,不知道他还能坚持多久,每一次看着他老人家孤寂的背影,他是那样的无助。那么多年来,经历的一切似乎让他将一切看淡,以至于面对什么事都波澜不惊。
而我现在就要离开家了,他并没有对我多说什么,就是让我注意安全,多回家看看(他知道我是一个不着家的人)。我并不能为他做些什么,只是希望他能够继续健康的生活下去。
我祖父快七十岁了,是他们那一辈的长子,还有几个姐妹,他看起来还很年轻,依旧高大雄壮,180的身高(我的家族平均身高在170以上),在南方很少见,尤其是到现在依然没有佝偻,每天昂首挺胸,英气逼人,在家里兄弟姐妹们或许不会害怕父母,但绝对惧怕祖父,我弟弟亦是如此。
因为当了几十教师的原因,祖父很喜欢说教,因为常年患有风湿关节炎,脾气也不太好,以前动不动就是棍棒教育,现在脾气总算好一点,没那么凶了,但绝对不是和蔼可亲。
也正是以为如此他和家人关系都不好,哪怕和他的父亲(我的曾祖父)在一起时也是这样。附近的人没一个不知道刘老师的脾气,好像这边都相信教育孩子就是该打就打,绝不手软。
我记得附近流传着那么一个笑话:“刘老师,我家孩子在学校成绩不好,在家也不听话,一天到晚不学好,这可怎么办啊?”
“能怎么办,我家孩子也是这样,我自己都教不好,我有什么办法。”
确实我的父辈不是他的骄傲,我们也不是,或许在他看来这是耻辱,他一直以来力图改变这种情况,但是似乎并没有多大效果。
祖母脾气也是十分火爆,在家里总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和祖父争吵不休,谁都不会让着谁(很难想象怎么生活了几十年),所以家里从来没有安宁,祖父祖母之间的矛盾,他们和父母之间的矛盾,时时刻刻在家里面上演。所以父母才不想在家里待着,我们也不想,那么多年来曾祖父似乎习惯了,从来不管,就当做看不见,听不见。我理解他的无奈,但是学不来。
有时候矛盾升级,当出现大打出手的情况时,曾祖父才会出来镇住场面,防止双方失去理智,防止矛盾恶化,这么多年来我依稀记得,有那么一两次,祖父没有控制住,对祖母动手了。还将祖母打伤了,后来还是我去叫了姑父姑姑来处理的(还好姑父是医生)。我还叫上了伯父伯母,在子女面前,才会让他们想到他们已经老了,要给子女作榜样,而不是和小孩一般胡闹,丢不起人。
最后谈了一晚上大家约法三章,才结束这个闹剧。祖父祖母一把年纪,老了老了还让后辈们看了笑话,尤其是祖父,在我们面前颜面尽失。这一次事件之后,家庭矛盾多少得到了一些缓解。
发生这件事时父母并不在家中,当我打电话向父亲寻求意见时,父亲对我说:
“老一辈的事,我们没办法插手,我也没办法处理他们的问题。”
父亲的逃避和不敢面对,让我一度无奈和失望。难怪祖父一直看不起父亲,觉得他太懦弱。
家里面鸡毛蒜皮的事情太多,三言两语没办法全描述出来,作为一个晚辈,我不能评价什么,也还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好像能做的只有逃避,逃避这一切。
奇怪的是,在其他人看来我的家庭一直很和睦,或许是因为这些争执和矛盾只在家里面,在外面从来不会表现出来,或许这就是家丑不外扬,谁家没有一本难念的经呢。
父母常年不在家里面,春节才在家里面过年,我和弟弟就这样和曾祖父,祖父母住在一起,常年这样的生活,慢慢使得渐渐我性格孤僻,薄情寡义,不重视亲情,虽然我一直尽量表现出大大咧咧,重情重义的样子,但是改变不了我的本质,时常表现出两种性格,我把我自己分为刘鹏举和刘霞,以面对不同的人和事。虽然我也不想这样,我知道需要改变,但是一直很迷茫,一直没有出现改变的契机,直到……。
到了村子,看见爷爷已经坐在路边大伯家的院子了望着公路等待多时,我想他一定很着急,想赶紧看到我的录取通知书,了解具体情况,毕竟电话里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看着他整天严肃的面容多少露出了点微笑,我松了口气。虽然几年前堂姐考试了大学,但是他并没有这么激动和紧张,可能是因为我和堂姐不一样,我是家里面的长子,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这个偏远山区还是很常见的。
我考上了大学,以后他和亲戚朋友,街坊邻居聊天时脸上也有光,毕竟这个地方上能高中的人都很少,不像那些经济发达的地区。
回到家里,祖母正在门口菜园子除草,曾祖父带着眼镜坐在火炉旁看书,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他并不喜欢看电视剧,尤其反感现在的各种神剧,每天就看看天气预报,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什么的,毕竟是个老党员了,还时刻关注国家大事,虽然这些好像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了。
记得七八年前,老干局组织他们去北京参观,当时接到消息时曾祖父那个激动的,到现在再也没有见过,那是我见过他最高兴的时候。他工作的时候没有这个条件,后来退休了就回了老家种地,过着陶渊明那样的生活,到了八十岁还有机会到北京看一下,算是圆了多年的梦想,这是他们那一辈人的情怀,是我这样的年轻人无法理解的。
这几天家里人都很高兴,曾祖父没有多说什么,就是交代让我好好学习,做事要成熟冷静,因为我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他在那个年纪就都已经成家立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