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究打扮穿长衫的老头,拿一只扇子扇着热风,坐到棚子下的桌子边,对店家喊道:“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是张夫子啊。”
那店家小二跑上来招呼:“夫子不去城隍庙看祈雨怎么有心情来喝酒?”
“祈雨?”
这张夫子摇头道:“不过是一些招摇撞骗的把戏罢了,天天祈,人都换了几拔雨可曾祈下来一点?幸亏湖水和河水还没干透,否则啊,这里也要变成和其他地方一样的绝地喽。以我看,那点水也顶不了几天,完喽,完喽,还不如多喝点酒,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死活管他娘。”
小二道:“今天是法云寺的大师在做祈雨法事。”
“法云寺的秃驴?”
张夫子似乎微微有些吃惊:“那些和尚不是说了要闭寺不再过问外界,怎么还会出来?”
“知县大人,率民众敬献香油钱1200两,又答应出人力修缮寺庙,所以法云寺的大师怜悯灾民,决定出手为民祈福,祈禳唤雨。”
“呵……”
张夫子冷笑了一声:“法云寺的秃驴到也有点法力,但在这个天想祈雨?可笑,可笑。”
小二端来黄酒并一碟豆子,他用筷子夹起一颗扔在嘴里,咀嚼着说道:“要解灾难当寻其根源。”
“旱灾有的是自然天灾,那是天道运转,四时之长,属于自然现象,想祈下雨很容易,搬运水气就可以。若是因为其他原因大旱比如皇家气运衰落,甚至是朝代末年龙脉断绝地气紊乱,如此的旱灾其实也没有什么,想办法将乱掉的地脉理顺就可以,最可怕的旱灾乃是旱魃出世,赤地千里!”
“唉,没有王朝气运镇压那些上古凶物也要出世,气数以尽,只是苦了这天下的百姓啊……不过也没什么无非一死而已。”
“这世道老百姓活着也是受苦,说不定死了才是享福。”
张夫子一口喝光了一碗酒,又夹起一颗茴香豆扔在嘴里,摇头晃脑的吟诵着:
“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惔如焚。我心惮暑,忧心如熏。群公先正,则不我闻。昊天上帝,宁俾我遁?”
“旱既大甚,黾勉畏去。胡宁瘨我以旱?憯不知其故。祈年孔夙,方社不莫。昊天上帝,则不我虞。”
“夫子。”
温文尔雅的声音响起,同时一个黑袍人走入棚子坐在桌子边:“我刚才听到你的话似乎这旱灾是什么旱魃造成的?”
“嗯?”
张夫子抬头看了对方一眼,见对方面目隐藏在兜帽阴影下,也不在意淡然说道:“不然呢?除了旱魃难道有其他妖物还能在短短时间内,就让关中大地变成一片焦土?”
“那旱魃在那里?”
黑袍人自然就是琰罗了他能感觉到,旱灾的炙热之中带着一股妖气,想不到居然是旱魃,旱魃被称为上古四大僵尸始祖之一,换成其他人听到如此名字恐怕会吓尿,不过他在6级世界连蚩尤、相柳都对上过,对5级世界的旱魃当然不会惧怕。
“怎么,你还打算去找一找?”
张夫子露出了耻笑的表情:“我能感觉到你的身上有法力的波动,应该是个修士吧。”
法力其实就是指灵能,无论武者的气魄,魔法师的魔力和元素能量,道士的真元……都属于灵能的一种,这张夫子显然是儒家之人,说不定拥有浩然之气。
秦始皇原本是生命源与精神源配合情感诞生出的英魂,后来借助皇陵内的水银炼出了水银之躯法体,虽然在结构上和普通人一样,但身躯内的每一寸肌肤都蕴含灵能,被张夫子感应出来了以为是一名修道之士。
他淡淡的说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旱魃是上古凶物仅仅泄露出的气机与天地之气感应就能造成笼罩关中的大旱灾,现在估计还没有苏醒,就是尸体在那里你胆敢接近,恐怕会被烧成齑粉,还是赶快逃离这里罢,旱魃再强也影响不了全国,逃到其他地方就没事了。”
“那旱魃,难道就不去管?”
“怎么去管?”
张夫子长叹道:“如果是盛世如此凶物也不会苏醒,就是苏醒,有护国天师出手,现在道门衰落清朝是有喇嘛活佛,无论天师还是活佛也不一定是旱魃的对手,恐怕还是要借助王朝气运镇压,清朝衰败气运消散,就是有活佛,敢冒着身陨的危险去和旱魃拼命?”
“只有放着不管了,还好那些凶物,在上古时就被镇压,等于死去……用死来说僵尸似乎有些不妥,总之这些凶物也无法作恶多久,也许几个月,也许一年、两年,就会重新沉睡。”
“就是这关中百姓不知会死去多少喽。”
这时,外面突然响起了一阵锣鼓的声音,却是一群和尚吹着法螺,摇动金铃,敲锣打鼓的从棚子酒馆外走过,为首一个肥头大耳的和尚举着一面极为华丽,上面纹绘一些天神,其中还有龙与大鹏鸟的经幡,后面一些小和尚则是洒着纸花,这只和尚的队伍念着“大悲咒”路过。
“哼!”
张夫子冷声道:“果然是法云寺的秃驴。”
“这些秃驴还是很有手段的,连寺庙中的八部天龙经幡都请出来了,恐怕还真能请下来一点雨,不过对关中大旱又有何用?”
“如果真想解决大旱,怎不拿出镇寺之宝。”
琰罗:“难道法云寺有能解决这旱灾的宝物?”
“其他人不知道,但瞒不住我!那法云寺中有一枚释迦牟尼的指骨舍利,如果将佛祖舍利拿出来别说解决旱灾,就是代替清廷国之气运,镇压甚至消灭旱魃都不是没有可能,可惜,那是法云寺供奉的至宝,想拿出来?就是关中的黎民百姓都死绝,也不会舍得,所以不要想啦。”
琰罗从这个张夫子口中打探到情报,邀请其一起对付旱魃,理所当然的被拒绝了,儒家嘛,平时激昂义愤,指点江山,愤世嫉俗,但要舍生取义的时候……那就抱歉了。
就好像在明末清初,那些儒家门生害怕明朝考取的功名不好使,急急忙忙剃成金钱鼠尾去参加顺治二年举行的顺天府乡试——当时清军在扬州十日屠杀八十万人的血迹尚未擦干。
就在儒家门徒们撅起老鼠尾巴,五体投地跪求“大清举人”资格的同时,浮邱山一向不问红尘之事的三千道士仗剑下山,他们要除魔卫道拯救苍生了。浮邱山三千道士下洞庭挥剑抗清,这段历史被后世抹去几乎无人关心,而儒家门生依旧高高在上,只是这些“读书人”的气节何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