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都市言情>梦幻1984阅读> 第二十一章 要不一千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要不一千台?

“老刘啊,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柏溪县来的杨宇。”

“刘厂长您好,叫我小杨就可以了。”

张衍做了一个简的介绍,杨宇和刘大荣之间,有了比较基础的认识。

“哈哈哈,还是年轻人有干劲,白手起家,能走到这一步,不容易啊!”

听了杨宇的创业经历之后,刘大荣赞不绝口,连连对杨宇竖起大拇指。

“刘厂长说笑了,我这小打小闹,哪能上的了台面啊!”

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杨宇腼腆地笑了笑,这些事情,他上一世没有经历过,难免也有些局促,不过他现在的表现在张衍和刘大荣的眼里,可要比同龄人好了不少。

“邓总书记说过咧,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那就是好猫!你这个小同志还真是谦虚咧!带领乡亲们致富,这是为人民服务嘛!光荣的事儿干啥还藏着掖着呢!”

“老刘啊,你们这一批缝纫机生产计划,得先满足杨宇的需求!他这么小的年纪办厂子,你可必须得支持支持啊!”

听了张衍的话,刘大荣毫不犹豫地点头,他的大丰缝纫机制造厂是国企,现在又改革开放了,他的产品卖给谁不是卖呢?

张衍是省工商局的局长,他替杨宇说上几句话,甚至比杨宇跑断几条腿都管用。

“小杨啊,你的厂子要多少台缝纫机?既然张局长都说了,那就必须得先满足你厂子呢需要!”

“谢谢刘厂长,按照我的计划,我这厂子刚开始,要不了那么多,就给我计划五百台就行了!”

杨宇想了想,厂子的规模太小,根本不能快速来钱,于是伸出五根手指,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刘大荣。

“五百台?”

听到杨宇报出的数字,刘大荣吃了一惊,大丰缝纫机制造厂一天最多也就能生产二十台左右,这姜林一开口就要五百台,简直了!

“怎么了?五百台少了?”

见到刘大荣这个表情,杨宇一愣,寻思着自己是不是报少了?随即伸出食指,试探地问道:“那就一千台?”

“我的老天!小杨啊,我那厂子小,一天也就能生产二三十台,五百台恐怕都够呛,你还想要一千台?”

一千台,大丰缝纫机制造厂最少得要连续不间断生产一个半月,而且还不能批发零售给别人,才能满足杨宇的需求。

不过对于杨宇报出的数字,刘大荣倒是没有怀疑过,毕竟这杨宇是张衍介绍的,总不可能是假的吧?

“刘厂长,我可以先给钱!”

杨宇那里还看不出来,刘大荣心中始终还是有点担心,这万一卖一千台缝纫机给杨宇,拿不到钱怎么办?工人工资得发,每个季度还得把盈利上交给国家,要是杨宇拖个一年半载的,那这个空子怎么填?搞不好刘大荣还得背上一个挪用公款的罪名。

“先给钱?一千台?”

听到杨宇说先给钱,不仅刘大荣,就连张衍也吃了一惊,现钱买一千台缝纫机,这得多少钱?

“额……我是说我先买五百台,然后在订五百台!”

缝纫机市价在一百八十元左右,杨宇现在手里只剩下十一万多现金,要是直接买一千台,资金肯定不够。

于是杨宇灵机一动,先全款买五百台,然后在预订五百台,这样就很自然地解决了资金短缺的尴尬。

“如果是现钱的话,那就行!我保证在十五天之内给你交货!”

现钱采购五百台,如果做成了,那就是大丰缝纫机制造厂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订单,刘大荣蠢蠢欲动,况且杨宇还是先给钱,生产起来,没有后顾之忧,而且还顺带卖了张衍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嗯,可是可以……不过这价格嘛……”

杨宇点点头,他终于说到了他最关心的问题上来了,他现在直接找到了大丰厂的老总,而且又是批量采购,所以价格方面肯定会有优惠的,只不过是优惠多少的问题。

“我给你算一百六十八一台!怎么样?”

现在缝纫市场价格在一百八十元到一百九十元不等,但是还有中间商赚差价,实际上缝纫机的一切生产成本只有不到八十元,而出厂价格却在一百七十元一台,所以说中间上赚的只不过是人家国企不想赚的零头。

但是这个出厂价格是国家订的,刘大荣虽然作为厂长,但实际上他不能随意定价的,不过却可以从成本中挤出两块钱来补上少卖给杨宇的两块钱一台。

一百六十八一台,的确要比市面上少了十几块钱,所以这个价格杨宇能够接受,于是点点头,从钱袋子中取出了八万四千元,摆在了办公桌上。

“刘厂长,这是八万四千元,您点点。”

杨宇拿钱出来的过程,张衍和刘大荣眼珠子都快要瞪到了地上。

两人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当下这个社会,有个一百二百现金,谁不是当宝一样藏着掖着,走在大街上都是提心吊胆,生怕被抢了。

可这杨宇倒好,用个蛇皮袋子提着几万上十万的现金满地跑,不知道是粗心还是胆大。

用了好一会儿时间,刘大荣从震惊中缓过神来,来来回回清点了两遍钱,确认无误,当场从公文包中拿出发票和订单,给杨宇开出了收据和货单。

“小杨啊!好好努力,国家的未来就靠你们了!”

一口气签下五百台的超级订单,刘大荣兴奋不已,大笑拍着杨宇的肩膀。

对他的话,杨宇不可置否,因为他知道,国企无论何时,始终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就拿上一世来说,个人总资产排行榜首的马云和那些国企比起来,简直差了不止一点半点,所以说在国内无论干什么,私人挣的永远都是小头。

一次性掏出八万多现金,刷新了张衍对杨宇的认识,他突然发现竟然看不透眼前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小青年了,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杨宇是在为国家经济发展添砖加瓦,那他帮助杨宇就没有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