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他改变了大明阅读> 25.宗藩之议(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5.宗藩之议(3)

和宗藩们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朱皇帝把唐王世子朱器墭和朱聿键留了下来。

唐世子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让他带儿子进京,不过还是老实地照办。

皇帝的要求很简单,把朱聿键留在京师,由他教导。

相比于朱由检,朱皇帝觉得朱聿键天分上更好一点,准备培养出来,作为宗藩在海外立国的标杆。

朱器墭对眼前这位天子,态度当然是十分感激的。没有当今的明察秋毫,他的小命可能都要没了。

只不过,他连儿子都不能养在身边了,这是个什么意思。

“皇祖,几载之后,朕将有重任交于唐藩。”

好吧,朱器墭是老朱的第八世孙,比朱由校同学高了三个辈分。

朱器墭只得有些不情愿地回道:“臣谨遵圣命。”

在对他父子二人有大恩的皇帝面前,唐王世子也不好反对。

“放宽心,朕每年会让皇叔祖回封地几个月。”说着,朱皇帝看了看不比他小多少的朱聿键,“皇叔祖可愿留在京师?朕可是要皇叔公先在军中磨炼一阵,学习如何领兵。”

朱聿键闻言大喜,立刻毕恭毕敬地回答:“臣谨遵圣命,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对这位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皇帝,朱聿键还是很有好感的。入军中磨炼,不就是要给他领兵打仗的机会。作为一个有野心的少年,他当然是不甘心被圈养一辈子的,对这样的机会,他当然是想要抓住。

朱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我大明宗室之中,也是有好男儿的。”

朱器墭一听,皇帝是要自己的儿子去学习领兵,心思马上就变得复杂起来。

皇帝这是对宗室的现状不满了?要大用宗室?为何偏偏看上了他的儿子?或者说,他的儿子是真的很优秀。

家宴当然算不上愉快,皇帝说的话,也瞬间传到了朝堂上。

封建诸郡王,这个想法,很快就引起了朝堂和民间的热议。

最近读过了皇帝出版的那本鼓吹宗周分封扩张的书籍之后,大明的士大夫们才发现,原来华夏一开始是只有关中和中原那么点的地盘的,是靠着分封诸侯,实现了对现在的许多精华地区的蚕食。他们还再一次认识到,大明现在的许多精华地区,在古时候,根本就是蛮荒之地。

借着这本书的东风,甚至主张连亲王都封到边远地区,教化那里的蛮夷,这样的呼声都开始出现。

内阁听到消息之后,立刻就不爽了,皇帝把这么大的事放到家宴上说,都不和内阁商量一下,那还要内阁做什么。

意识到内阁的不满之后,朱皇帝很快就召见了内阁全体大学士。

“诸位先生,此议只是朕偶然想到,暂时并无推行之意。”

什么偶然想到的,你根本就是处心积虑好不。暂时没有推行之意,那就是肯定还得推行。

叶向高不得不站了出来说道:“皇上,此议怕是不妥。南洋和四下皆是不征之国。”

“那征安南是怎么一回事?”

“胡氏无道,成祖讨之并无违背祖制之处。”

“南洋各处,土酋难称有道,还多为泰西人灭国。我大明如何不能驻兵以亲藩镇之,教化蛮夷?”

叶向高无奈了,也知道,祖制这个东西,根本吓不住当今这位。大明这么多年,总有人拿祖制说事是个怎么一回事,叶向高还能不清楚么。对自己有利的祖制就是祖制,对自己不利的,大伙都是当没看见的。祖制不过是个借口而已,决定一件事情最终走向的,还是看哪边的实力更强。

对此这位首辅倒也是不担心,反对皇帝要进军南洋的人,可是远比反对降等袭爵的多。

“南洋乃是瘴疠横行之地,如何能叫亲藩涉险?东虏未平,如何能再启边衅?”

“朕知晓,所以暂时不打算推行,要等讨平东虏叛逆,再慢慢计较。至于所谓瘴疠,不过是不知其所以然,朕如今已查明瘴疠,其实不过是疟疾等病症,乃是蚊虫叮咬传染的细小蛊虫所致,不日将公布天下。朕也从亚墨利加之地,求得了可治疗疟疾的神药,正在岭南培育。”

亚墨利加就是美洲,这是利玛窦的译法,在他为大明绘制的世界地图上就是这么标注的。这个世界地图被复制了不少份,相当多的大明士大夫手里都有,在《世界简史》出版后,朱皇帝直接印刷出来的世界地图,和工匠们制造的地球仪,现在都卖得不错。

经过朱皇帝这几个月的折腾,现在的大明士大夫们,可以说对外界并不陌生。

叶向高闻言不由眉头大皱,这皇帝看起来还真是处心积虑,要效法宗周。对于瘴疠到底是什么,他也是很好奇的,听闻有治疗疟疾的神药,也不由有些惊讶。

“若有治疗疟疾的神药问世,自是天佑大明,臣且先为陛下贺。只是,这移封亲藩于海外之事,还须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的意思,就是拖着,让皇帝看到这事的阻力到底有多大,大伙一起阳奉阴违,慢慢将这事搅黄。

对叶向高的小算盘,朱皇帝是不在意的,他也没指望现在就把这个事办下来。封建南洋这个事,首先总得把真正的海军打造出来。有了强力的海军,他才不用去顾忌那些沿海权贵们想法。

把这个事说完,朱皇帝就开始和内阁诸位大学士商讨实行降等袭爵的细节。

这一次的宗藩继承规则大改,当然要伴随对宗室谋生的进一步放宽。

朱皇帝是准备对郡王爵位以下的宗室,进一步削减待遇,但对他们自谋生路进一步放宽了限制,也不再对郡王爵位以下的宗室出仕设置限制。

真正的细则,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不过大方向差不多已经定下。

藩王和世子们参加完正旦大朝,就会各自回封地。

在送这些宗室走之前,朱皇帝再次给他们发了个算是各取所需的福利。

对他们各自宗族中识字的宗室放开了招募令,生计有问题但识字的宗室,都可以来京师投奔他,都给解决工作问题。顺带还送了一大批的《天启大字典》和小学数学教材。

嘉万以来,宗室的就业限制已经放开了一些,爵位不高的宗室如今是可以考科举的,只不过大明科举的难度可不低,就是秀才都不好考,这类受过教育却考不上功名的远支宗室数量还不少。这些人,在各藩都是累赘,不过朱皇帝这里有的是岗位消化这些人。

这些藩王,虽说大部分都是对远支同族不闻不问的,不过也有些愿意接济一些的,送他们一些教材,多少也能培养点识字的人才。

这一次朝堂上公开讨论宗室问题,让很多人都私底下说皇帝不顾念亲亲之谊,对他的评价又一次下滑,不过朱皇帝不在乎,反正也不会有人为这点事造反,至于儒生们对他的评价,他是真不在乎。他要干的事,注定是会让儒生变着法子抹黑的,何况这个国家未来的话语权又不会在当下这群儒生们手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