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晕晕乎乎的回到家,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王启年送过来的一些摆设,还有那些孤本,又挣扎的爬了起来,一个个的抚摸了一番,恋恋不舍的放回了原处,这些东西过不了多久就得回到原主人那里,真是可惜,真是浪费呀。
刘震有心吞下这些宝贝,可惜他内心的最后那一丝理智告诉他,这种事情不能做。他勉强闭上了眼睛,无力的喊着管家的名字,让他把这些东西送还给王启年,就说他的梦做错了,老夫没那个福分消受。
管家这个时候就建议,老爷既然这么喜欢,又这般舍不得,何必那么着急呢,再把玩几天也是好的。那个王启年家中豪富,也许根本不在乎这么一点,您怎么也是一个翰林侍讲学士,总有能帮到他的地方,还是让小的去试探一番。
刘管家带来的消息让平宁也是目瞪口呆,超哥也会弄错?只是现在这样了,可怎么办?拿回去肯定不行,没见这个管家空着手过来吗?那会深深的得罪刘学士,他现在是帮不上什么忙了,可是捣乱肯定可以做到。
既然这些财物肯定是拿不回来了,平宁就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决定再多给些东西给刘震,获得一个翰林学士的友好很不容易,既然已经投入这么大了,那何妨再多给一些?这样刘震肯定会感激他,这一科轮不到,下一科未必轮不到,超哥才二十五岁,不着急。
平宁于是毫不在乎的哈哈大笑,“天下哪有送人的东西再要回来的道理,刘学士实在是太多虑了,些许物事能入学士的眼那是我老王的福分。何况那个梦本来就荒诞,我也就是赌一把,怎么能怨学士。”
平宁既然如此说话,刘管家也是松了一口气,在京师这么多年,这么大方的朋友才第一次见到,他也不想家主人与王启年闹什么不愉快,于是刘管家就很坦率的说道,
“老王,咱们也是朋友,不妨坦诚一些。学士很喜欢你送来的那些礼物,但是这次应天府的乡试学士是无缘主考了,所以也帮不上你的忙,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但是未来如何谁也说不准,你的人情我们刘家记下了,以后一定有还的时候。”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两人也算是坦诚以对,最后刘管家很开心的带着新的礼物回家,这样的大喜事让刘学士既高兴又头疼,这样的朋友哪里找去,奈何老夫没人相助呀!
张超听到这一段时,很佩服二哥的大气,投资有的时候就是如此,也许二哥可以帮到他更多,只不过他当然知道结局是皆大欢喜,就接着听二哥继续说下去。
“这刘学士既然连主考都不是,临时联络董学士更是不可能,我再待在京师也没用,所以就准备回南都。谁知道第二天晚上刘管家又上门了,峰回路转,他说刘学士竟然被天子点了主考,代替了董学士。”
到现在,平宁还清晰记得刘管家那不可思议的表情,显然连刘家自身也不知道怎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后来又打探了一番,才知道大名鼎鼎的首辅刘棉花从中起了作用。原来礼部的奏报到了内阁,刘吉就表示反对,说了三点原因;
一、去年董越才刚刚出使朝鲜,今年又让他担任应天府的主考,这翰林院没人吗,总是在同一只羊身上薅羊毛,不符合官场利益均沾的道理。
二、应天府乡试一向麻烦多,董越是朝野都看好的大才,他的功劳也积累够了,不在乎这一点。放到这个地方,万一有个闪失,就不美了。
三、董越是名人,诗文估计都被研究透了,这对选拔人才不利。
刘吉这三点原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董越不适合作为主考官的原因,其他两位阁臣也无话可说,因为刘吉说的句句在理。
董越端庄俊伟,长得一表人才,性情温厚,言行举止,均有法度。他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而从不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成化末年,诸执政大臣不相容,其门客也都各有所厚。只有董越能出入诸公之门,皆得其欢心。
说白了,这位董学士情商极高,能踩着几个鸡蛋打转,这一点跟刘吉挺像的,刘吉也非常欣赏他,就是因此,他才不愿意董越去应天府乡试。
张超这样的人是肯定要提拔的,但是这种人属于双刃剑,属于异类,刘吉对张超是有顾虑的。所以让董越跟张超成就师徒名分,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而次辅徐溥却又不同,他就不是很喜欢董越这样八面玲珑的风格,所以刘吉一提出反对意见,他就立刻赞同。
如此一来,刘健都没必要说话了。可是应天府乡试迫在眉睫,需要赶紧确定人选,人选也只能是翰林院的学士,最后谈论了一番,最后干脆选了谁都不熟悉的刘震。无论是资历,学识刘震都够格,而且应天府的大佬太多,刘震似乎也有直名,跟这些人又没有往来,正好是合适的人选。
弘治天子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让覃昌披红了,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他是不好随便否定内阁的票拟,何况是现在这个时候,更要上下一心。
当日接到刘吉的那封信,弘治看到又是一位刘学士,让东厂私下调查了一番,回报也让弘治很奇怪,这就是一个普通的翰林学士,除了文章写得好点,其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只能待在翰林院,未来最多在国子监教教书,其他的也指望不上,跟他的同乡董越差的太远了。
弘治这样想,也就不再注意刘震,没想到今日内阁推荐上来的果然是他,等知道了刘吉的那三点理由之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提拔张超这个事情实在争议太大,让默默无名的刘震去办,万一真要做砸了,朝廷也有回旋余地。
反正不管怎么样,刘震是时来运转,竟然真的成了应天府乡试的主考官,这一次他的想法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是老天爷借着王启年在提醒自己,五义士是得到老天爷照顾的,无论这一次如何,他也会把他们录取,要不然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所以他丝毫没有顾虑,得到诏书之后,就写了一封信让管家连夜交给了王启年,那里面暗示了首场考试的三道四书题,如果这样的照顾,四义士都没办法考中,那他也没有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