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都市言情>风起2010> 第三十二章 劝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二章 劝说

陈江河和陈乔木兄弟两人一路上一边开车,一边闲聊。

“江河,你高考志愿选华清的什么专业?”

“我选的工商管理专业。”

“为啥啊,我记得春节的时候,你不是说要考北邮的计算机专业吗?现在你成了高考状元,可以选择华清的计算机专业啊。如果你选了计算机专业,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打电话问我。我虽然高考分数没你高,但是我在编程这方面还是能教教你的。”

“乔木哥,我打算在大学里创业。”

“创业?不行吧,你又没有启动资金,教育局奖励的那几万日常花费还可以,创业根本就不够啊。”

“乔木哥,启动资金的问题,我已经解决了,你不用担心。”

“怎么个解决法?”陈乔木好奇地问道。

“我高考完了不是看世界杯吗?光看比赛没意思,我就跑去买彩票了,你猜我中了多少钱?”

“多少钱?”

“2500万人民币,税后刚好2000万。”

“玩彩票不是正道,你可别沉迷进去。”陈乔木听到堂弟中了两千万,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别的,而是语重心长地告诫陈江河不要走入歧路。

“乔木哥,我知道,你看我能成为高考状元,就知道我的自控力有多强了。”

勉强接受了陈江河的解释,陈乔木又问道,“你准备创什么业?”

“我准备搞个互联网创业,你知道美国的问答网站quroa吗?我准备把它移到中国来。”

“我也是同事邀请我去玩的,没看到这个网站有啥特别的啊?”陈乔木虽然是技术大牛,还不是八年后的创业明星,现在的他对于这种新事物还不是很敏感。

“乔木哥,我想拉着你一起创业,我给你20%的股份,咱们兄弟俩联手,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

“打住,你这空口白牙地就想让我辞职跟你创业?创业跟学习可不一样,学习只需要跟书本打交道,创业可是要跟形形色色的社会人士打交道,你可别太自信。”陈乔木泼了一盆冷水。

“我做好了项目计划书,计划书就在我的背包里,等着到了家,我拿出来给你看。”陈江河当然知道空口白牙打动不了乔木哥,他拿到足彩奖金后,就开始写计划书了,经过多次修改,终于在赶飞机之前就定下来了最终稿。

“好,我就看看你这个高考状元能给我什么惊喜。”陈乔木感兴趣地问道。

陈乔木载着陈江河回到了租的公寓,看着陌生的公寓。

“乔木哥,你贷款买的房子呢?”陈江河看到不是上辈子去过的小区,纳闷地问道。上辈子陈江河没再BJ读大学,他只去过陈乔木买的那栋婚房。

“新买的房子刚装修完,还在等着装修材料挥发呢。”陈乔木解释道。

走到公寓的7楼,陈乔木伸出钥匙,打开防盗门,这是一个两室一厅的出租公寓。

陈江河看到了门口的女式鞋子,问道“嫂子也和你住在一起吗?”

“对呀。”

陈乔木在鞋柜里给陈江河找到了一双没穿过的拖鞋,换上拖鞋,两人走进公寓的客厅,坐在沙发上。陈乔木给去饮水机端来了两杯水,递给了陈江河一杯。

“把你的项目计划书给我拿出来看看。”陈乔木迫不及待地对着陈江河说道。

陈江河从背包里拿出了写好的计划书,给陈乔木递过去。

陈乔木拿起计划书,认真地读了起来。开始还是不以为然的表情,越到后来,陈乔木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你说的这个星河问答,真的有计划书里说的那么厉害?”

“网络是现实世界的映射。像百度和谷歌这些搜索软件,就是一座虚拟的没有尽头的图书馆,而 Facebook 则如一次永不散场的同学聚会。问答网站就应该是一个空前巨大的咖啡馆:每天有数百万人穿梭于此,与落座的人高谈阔论一番,聆听有趣的观点,或分享自己所曾经历过的稀罕事,大家君子之交,和而不同。”

“Quora问答网站在2009年12月推出测试版,仅仅三个月后,Quora得到基准资本公司的创业资金,估价高达8600万美元。美国人能做到,我相信咱们也能做到。”

仅仅三个月!

Quora估价高达8600万美元!

“你说的这个知识社区,跟quora的模式好像有点不一样啊。”陈乔木又问道。

“在我看来,quroa现在还算不上是知识社区,它只是一个“精英社区”,Quora一开始采用邀请制,邀请了很多明星和公众知名人物,那些社会名流在quroa上分享自己的生活,传递的根本就不算知识,就算是知识,也不是普通网民感兴趣的知识。”

陈江河对“精英”这个词很不感冒。在他看来,所谓的“精英社区”在网络社会里是没有出路的,就算有什么平台自我标榜是“精英社区”,并身体力行地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也会自绝于历史和人民。

原时空的知乎从2010年10月份上线,模仿quroa的运营模式,邀请的是IT精英和互联网媒体人,还有各种产品经理,早期的知乎就是这类人的天下。知乎闭关锁国了两年多,直到2013年3月,才向公众开放注册。

要不是知乎团队前期隐藏地好,特别低调,再加上腾讯等社交巨头没有注意到问答领域,知乎早就被别人干翻了。

“我的打算是把星河问答做成“知识社区”,社区里面只关心知识的对错,而不关心是谁提供的知识。你在专业领域的回答很好,就算是现实中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也会成为网友追捧的大v。就算是现实里面鼎鼎大名的成功人士,也不会受到额外的追捧。”

“我连广告词都想好了,广告词就是‘星河问答,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

“我感觉你这个问答网站是要和贴吧和一些传统网络论坛pk的吧?它有什么优点,能够把用户从贴吧和论坛那里把用户夺过来?”陈乔木问道。

“问答模式是对传统的论坛模式的颠覆,传统的论坛是楼主发帖,其他人跟帖。可是当帖子过长时,浏览内容就是一种煎熬。如果点击了只看楼主的选项,又难免错过其他网友的精彩跟帖。”

“这种问答模式,不仅能方便地区分不同网友的回答,不用像贴吧里那样辛苦地翻页。而且问答网站不会设立什么经验等机制度,这样可以避免用户为了提升等级而发送一些没有营养的水经验内容。”

“而问答网站不一样,问答网站是以问题为驱动,以用户为核心,外加话题功能进行辅助。使用问答模式搜索内容,每个用户的回答都会列在问题下面,用户们不仅可以给自己同意的回答点赞,把优质答案顶到最前面。”

“有些用户知识水平不够,回答不了问题,他也可以给他认为的优质回答点赞,让他们也有一种参与感,这就是群众的力量。”

“而且他们还可以关注他们认为优秀的回答者。问答网站的三个核心,分别是提出并回答问题,关注优秀用户,还有关注你感兴趣的话题。你一旦关注某个用户,问答网站就会把它的所有动态展示到你的首页时间线上。”

陈江河早就把这些内容烂熟于胸,胸有成竹地回答陈乔木的问题。

陈江河涛涛不绝地讲完了自己对于问答网站的理解,陈乔木安静地听完,又提出了问题。

“听你的意思,是不用邀请制吗,一上线直接对公众开放?”

“当然要采取邀请制,不过我们的问答网站封闭时间很短,封闭时间邀请不是为了小圈子的自恋,而是为了培育友好的交流氛围,一旦友好交流的氛围树立起来了,就可以立刻对公众开放。而且我们的问答网站不邀请社会名流,而是邀请有知识,有见识的草根们。”

“你认为什么样的氛围才是友好的交流氛围?”

“我给星河问答的氛围定下来三个基调,分别是理性,包容,还有友善。”

“理性,意思就是相信权威,这个权威不是别的,而必须是书本上的,经过检验的知识,并且鼓励持有不同意见的用户进行辩论”

“虽然我们表面上生活在同一个客观世界,但是由于我们个体或我们的家庭在社会大生产体系占据的位置不同,我们的审美情趣,价值观都有着巨大的差距。这种现象称为“审美隔离”。”

“包容,意思就是用户们对于很多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之间能够相互理解。”

“而友善,意思就是不能有脏话谩骂,人身攻击,一旦有人进行人身攻击和脏话辱骂,我们可以删除他的答案,并且禁止他一段时间的发言权,不能点赞和评论,只能浏览问答网站。”

“说是知识社区,那你想选择什么种类的知识?”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

“你准备选择哪些草根们,怎么把它们选出来?”

“我准备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在各种贴吧,各种论坛,还有天涯,寻找优秀的用户,主要是寻找人文社科的水平很高的爱好者。”

“另一方面,关于自然科学的大牛,我不是9月份就去清华读书吗,凭着校友优势,我准备在清华和北大两所大学里推广星河问答。凡是这两所学校的校友,不需要邀请码,可以直接凭借学校账号注册成为星河问答的用户。”

“自然科学我都了解一点,不外乎是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这些领域。关于人文社科,具体是那些方面?”

“文史哲呗,文学,历史,哲学,诗歌,艺术,经济这些领域。”

陈江河又补充道,“还有,我准备在星河问答里附加两个实用小功能。一个是基于OCR文字识别技术的照相工具,可以帮助文史哲答主快速引用手边的纸质书本文献,不用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出来。

“另一个是历史军事地图和历史疆域地图的编辑功能,咱们中国网友对于历史和政治总是有种超乎寻常的热情,咱们以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和谷歌的《卫星地形图》作为底图,给他们提供地图编辑器,相信那些历史爱好者一定会很高兴地使用咱们的问答网站的。”

“2000万足彩奖金,省城买房花了一百多万,我手头上还有1800万人民币,我准备把这1800万全部拿去成立公司,乔木哥,我给你20%的股份。”陈江河再次发起了邀请。

“乔木哥,我们兄弟俩联手,一定能把问答社区做好。

陈乔木听着陈江河慷慨激昂的演说,也动心了。可是嘴上还是说道:“你给我点时间考虑考虑。”

“乔木哥,你现在的月薪大约是多少?”

“将近三万吧。”

“我给你五万每个月,只要你跟着我干。”陈江河大手一挥,给陈乔木提了一倍的工资。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乔木哥,你一定要把握机会啊,全中国肯定还有其他人想到了把quroa复制到中国来,一旦被强占先机,想要后来居上,可是非常困难的。”

“马克思的理论你知道吧,如果留在腾讯工作,一辈子就只是个打工仔,挣的钱还不够公司股东的零头。如果自己出来创业,虽然风险很高,但是一旦成功,就是质的飞跃。”

“江河,你给我三天时间,行不行?”陈乔木被陈江河说得很心动,但是他还是想找女朋友林琅商量一下,提出了三天的时间。

陈江河解释道,“乔木哥,我没说要你多少时间内一定要考虑出来。我的CTO非你莫属,不管你考虑多少时间,我都等你。”

“我现在只是个刚刚高考完的学生,对于公司治理是两眼一抹黑,根本不懂公司管理,要是找别人合作,他看我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做假账忽悠我,最后把我踢出去了怎么办。”

“咱俩是亲兄弟,我只信得过你,你来当CTO(首席技术官),并且负责日常管理,我就负责公司的战略方向。”

陈江河最后总结道,“乔木哥,我相信你一定会好好考虑地,我等着你和我一起开创未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