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都市言情>风起2010> 第95章 会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章 会议

当陈乔木和陈江河讨论着知乎的时候,知乎创始团队也在讨论着他们的竞争对手星河问答。

与星河问答不同,知乎的第一类用户来自员工邀请,包括一小部分大咖和很多媒体、产品经理、投资人、工程师等。第二类用户是知乎创始团队的成员在各大网络平台发放邀请码给有深度互动用户,比如微博、豆瓣、饭否、博客、极客公园等平台。

早期知乎还开放了公开填写申请表:在Google Docs上传了注册申请表,允许用户申请获得邀请码,但通过量较低,同时因为当时Google Docs注册需要翻墙,导致填写申请表的用户已被“翻墙要求”筛选一轮,所以通过这一方式获得邀请码的网友很少。

而星河问答的注册就非常方便,清北的学生通过他们的教务处账号不需要邀请码就可以注册,而清北在星河问答注册成功的学生就会得到大量的邀请码,通过这些邀请码他们可以邀请自己的高中同学。

能够进入清北读书的学生,他们的高中一般都是省城的超级中学,他们的同学虽然没有考进清北,但是也是就读于各大985名校,一传十,十传百,星河问答在名牌大学生里的知名度飞速提升。

各大高校的贴吧,论坛上都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星河问答,而知乎却无人问津。

看着两个产品不同的表现,周渊非常心急,立马召开了创始团队的会议。

公司的会议室里,几个创始人围在一个圆桌旁,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讨论着应该如何应对这个星河问答。

知乎的三位创始人都曾经在互联网媒体行业任职,他们通过自己积累下来的人脉,很顺利地打听到了陈乔木的信息。

而陈江河接受省报采访的报道曾经上过地方电视台,只要在百度上搜“陈江河”,第一条信息就是陈江河接受省报采访的报道。

所以星河公司两位创始人的资料就被打印出来摆在圆桌上,知乎团队没有康龙集团投资部门强大的的背景调查,信息收集能力,所以他们收集到的信息很简略,只有在政府的信息公开平台上星河公司的公开资料,而陈江河和陈乔木的个人资料都只有一两百字的介绍。

周渊已经看过陈乔木和陈江河的资料了,他把打印出来的资料递给自己的两位合伙人黄吉兴和张梁。

黄吉兴拿起陈乔木和陈江河的个人资料看了看,立刻就忽略掉了陈乔木,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陈江河身上,他的表情有点哭笑不得:“我们的对手居然只是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富二代,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厉害了吗?”

他看到陈江河的资料,想当然地认为陈江河是一个富二代,而且不是混吃等死的富二代,而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考中省状元的富二代。

张梁看完材料后也感叹道:“咱们在业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居然还被一个小毛孩占了先机,后生可畏啊。”

要知道他们三个创始人都曾经在互联网媒体行业工作,所以他们才对各种风向特别敏感,看到quroa第一时间就想把它复制到中国来,没想到还有人跟他们想到一块去了。

“说不定他们公司里做主的是这位在腾讯工作过的程序员陈乔木,这位状元只是打酱油的。”

他们都搜集不到星河公司的具体股份比例,所以开始猜测谁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周渊不同意张梁的看法,皱了皱眉头:“执行董事和总经理都是陈江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肯定是他。”

黄吉兴也点头说道:“而且他们的产品一开始就瞄准了在校大学生,这肯定是那位状元的主意。”

看着黄吉兴和张梁俩人讨论的内容歪到了“后生可畏”的话题上,周渊用手指敲了敲敲了敲桌子,皱着眉头打断了他俩的讨论。

“你们都给我打住,咱们今天不是来讨论这个的。”

“黄吉兴,咱们该如何应对星河问答,你说说你的看法。”

黄吉兴沉思了一会儿,缓缓地说道:“虽然都是问答网站,星河问答和咱们的定位有点不一样,所在我们有两条路可以选。第一条路就是模仿他们的定位,也向各大高校宣传。第二条路就是强化我们跟他们的区别,专注于邀请对互联网领域的成功人士。”

周渊信奉的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吩咐道:“两条路咱们可以同时进行,让技术部门的员工加班,把星河问答付费问答的功能也给我们的产品加上,放开邀请码的限制,在各大高校里宣传,而且咱们也多联系原来采访过的社会名流,加大邀他们的力度,不要怕花钱,只要能超过星河问答,做什么都值得。”

早期知乎规定每个用户只有10个邀请码,而且不能补充,现在看来这种人为制造知乎账号稀缺性,提高知乎神秘感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如果再不放开邀请码的限制,可能那些对于问答网站感兴趣的用户就全都跑去星河问答了,留着固步自封的知乎小圈子慢性死亡。

原来周渊以为只有自己发现了问答网站的商机,没有竞争对手追着,所以他给创业团队定下的节奏是“慢节奏”,慢工出细活,精益求精,现在看到了星河问答的领先优势,他对“慢节奏”也闭口不提了,反而要求大跨越式发展。

而张梁提出了反对的意见:“星河问答的注册资本有1800万,就算只缴纳了注册资本30%的最低额度,也有540万,而咱们公司账户上只有150万现金,跟我们比起来,他们公司算得上财大气粗了,要是他们也学着我们的邀请方式大把撒钱,我们肯定耗不过他们。”

知乎创始团队从天使投资人那儿忽悠到了150万,如果跟财大气粗的星河公司打起了烧钱大战,那点钱根本不够烧。

周渊沉声说道:“跟星河问答比起来我们已经落后了,再不烧钱就没机会赢了,只要能在钱烧完之前找到下一个投资人就行,有了光鲜的数据我们才能忽悠投资人。”

看着周渊这段“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三个人都沉默了。

他们三个人都是互联网媒体行业的工作者,互联网媒体行业的工作经验束缚了他们,再加上美国quroa的经验也是在初期邀请互联网从业者和社会名流,所以他们也是只想到了邀请成功人士和互联网创业者,不像陈江河一开始就瞄准了清北的学生。

对于知识问答社区来说,名牌大学的学生就是很重要的无形资产,知见障导致了他们对于名牌大学生的不重视,所以一开始就被星河问答甩在了身后。

看了看沉闷的气氛,黄吉兴试图安慰道:“我觉得我们不用太紧张,一个学生,一个程序员,他们懂怎么管理公司吗?周渊你创业过一次,肯定比他们做得好。我们只要坚持做好自己的产品,看着他们自己失败就行了。”

听着黄吉兴的安慰,周渊一点都乐观不起来。

星河公司的那位董事既然能够考中省状元,他的智力肯定是顶尖水平,而且他还是富二代,家庭熏陶下情商肯定也不低,要想对手犯蠢,可能性太低了。

讨论完公司发展的规划,周渊叹了一口气,“这是我第二次创业,我已经尝过一次失败的滋味了,再也不想体会第二次了。不管对手是聪明还是愚蠢,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

看到周渊的这种低姿态,黄吉兴和张梁纷纷表示自己一定为认真为公司出谋划策。

“我说完了,散会。”最后,周渊站起来宣布会议结束。

三个人各怀心思,沉默着走出了会议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