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强想到这里嗯了一声:“我在波士顿大厦一楼的咖啡厅,你们过来跟我谈吧。”
惠特曼答应一声,然后挂断了电话。
牛小强心里颇感纳闷:他们两个都不是冒失的人,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这么急着要见我呢?
牛小强在咖啡厅等了约莫二十分钟,一辆黑色的奔驰S400开了过来。
这辆车是惠特曼和普利斯两人共享的座驾,是牛小强特别批准他俩购买的,主要是用来在进行商业谈判的时候撑门面的。
惠普计算机公司目前的发展状况非常良好,业绩每个月都在稳步提升。这得益于惠特曼和普利斯的努力付出。
牛小强为了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肯定,特地批准他们购买了这辆高级奔驰。
如果公司的业绩能够继续保持现有的增长势头,牛小强决定给两人分别再购置一辆高级私人轿车,算是对他们的一种奖励。
两人虽然是公司的股东,但整个公司的话语权全都掌握在牛小强的手里。牛小强早就做出了规划,公司未来几年的利润将不会拿出来给股东分红,因此惠特曼和普利斯现在只能依靠工资生活。
他们的工资并不是太高,年薪都在十万美元以下。两人现在每年都需要偿还学费贷款,加上都已经谈了朋友,眼瞅着就要成家了,房子当然要提前准备好。
因此两人还需要拿出钱贷款买房,如果再考虑到结婚后的家庭开销,他们现在的工资还算是勉强够用。至于购买高档车,那就只能白日做梦了。
牛小强对待下属有着自己的一贯作风,只要你表现好,能够得到牛小强的认可,牛小强就不会吝啬奖励。
尤其是能够帮他挣大钱的高层管理人员,牛小强向来都很大方。哪怕你不是股东,牛小强也会拿出一定数额的利润,作为干股给你分红。
比如说凯琳娜,她就享受到了这项政策。根据她和牛小强早就商定好的结果,凯琳娜工资的主要构成就来自于分红。她现在每年可以拿到将近八百万万美元的分红,并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的增长之中,估计再过几年,凯琳娜很有可能靠着拿分红成为亿万富婆。
牛小强并未出去迎接两人,这倒不是说他喜欢在下属面前摆架子,而是他跟两人非常熟,犯不上搞这些虚套。
牛小强透过玻璃窗看向外面,他原本以为来的只有惠特曼和普利斯两个人,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居然从这辆奔驰S400里面走下来三个人。除了惠特曼和普利斯之外,还有一个戴着眼镜的高瘦男子。
牛小强并不认得这个眼镜男,他心中暗自猜测到:难不成惠特曼和普利斯想要跟我谈的事情跟这位戴着眼镜的男人有关?
实际情况跟牛小强预料的没有半点出入,惠特曼和普利斯带着眼镜男走进了咖啡厅,两人笑呵呵的跟牛小强打了声招呼。随后普利斯指了指他俩带进来的眼镜男,很是认真的介绍道:“牛先生,我身边这位名叫乔斯,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是我和惠特曼的偶像。”
牛小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一脸诧异的表情问道:“你说什么?这位是……是苹果公司的乔斯先生?”
说道苹果公司,凡是在计算机行业工作的人,就没有不知道的。想当年苹果公司只是一家成立于车库的微型企业,靠着接点小活勉强糊口。可在随后的短短三年之间之内,苹果公司就成为了计算机行业的一方诸侯,公司上市的那一天,整个苹果公司诞生了好几位亿万富豪,以及数十位百万富翁,这件事可谓是轰动了整个美国,成为了一段极具传奇色彩的财富神话。
牛小强还没出国留学的时候,沃森教授在劝说他的时候就专门提到过有关苹果公司的事情,想要诱惑牛小强,让牛小强答应跟着他出国留学。
牛小强对于这件事的印象十分深刻,此刻忽然听说传说中的乔斯就站在自己眼前,牛小强当然会感到极度诧异了。
普利斯很是笃定的点点头:“你没有听错,我身边这位确实就是苹果公司的乔斯先生。”
普利斯话音刚落,乔斯就板着脸纠正道:“普利斯先生,你说错了,我已经离开了苹果公司,已经不能算是苹果公司的人了。”
从一下车开始,牛小强就看出这位乔斯先生的心情好像很不好,从始至终他都板着个脸,连一点笑容都没有,看谁都一脸的不开心。
此刻一听乔斯的话,牛小强就知道这其中肯定有什么隐情。他主动站起身,微笑着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乔斯先生好,我是牛小强,是惠普计算机公司的合伙人,有什么话咱们坐下来谈吧。”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牛小强的态度非常适中,既不谄媚也不高傲,这让乔斯不好再继续绷着个脸。
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跟牛小强握了握手。
随后四个人落座,牛小强叫来服务员给三人点了咖啡。等到咖啡端上来,牛小强这才开口:“普利斯,你们两个是怎么跟乔斯先生认识的?”
普利斯看了惠特曼一眼,神色有点古怪的回答道:“这件事要从昨天中午说起,当时我正在跟惠特曼审查公司的账目,我的秘书忽然跑进来找我,说是有个人要找我们谈一笔大生意,我跟惠特曼听到这话立马来到了公司刚刚装修好的会客室,当我们走进会客室后,我们就看到了乔斯先生。”
普利斯说到这里忍不住笑道:“乔斯先生是我和惠特曼的偶像,他在计算机行业所取得的成就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早就通过报纸和新闻媒体看到过乔斯先生的样貌,当我们第一眼看到乔斯先生的时候,我们就同时一愣,都以为自己看错人了,或者说这位乔斯先生跟苹果公司的乔斯先生只是长得很像,并且名字相同的另一个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