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国强民富的缘,往来之人大多衣着光鲜,少数貌似囊中羞涩者,也都穿得干净整齐,其中身着各式复古汉服的人为数不少。
反观自己身上的穿着,也是大明宫里的绸布衣服,样式倒是不太惹眼,但是被穿越前的一场大战搞得破烂肮脏,也无怪乎被路人鄙视了。
沐晨宾想了想,耳朵一动,选了个方向慢慢踱过去。
当走到广场边缘的一处花坛边,原本微弱的乐声越来越清晰,却见一位高中生模样的年轻女孩正在拉二胡,女孩面前不远处摆着一个小盆子,盆底有零星几个硬币,原来是在卖艺。
坐在一张高凳上,女孩笔直修长的右腿搭在左腿上,二胡放在右腿上演奏,陈旧但干净的帆布鞋,粉色短袜与裤腿之间露出一小截纤细的白嫩小腿。
这么巧?沐晨宾暗道。少女相貌与方才钱包遭窃的中年妇人竟有几分相似。
一头长长的乌黑秀发用根橡皮筋随意地束在背后,青春的俏脸粉黛不施,琼鼻翘挺,嘴如樱桃小巧,一双大眼秀气明净却毫无神采——如此楚楚动人的少女竟是位盲人?
周围廖廖几个听众,皆是男性青年,却不知他们是在听曲还是在看美女。
女孩基本功不错,努力演奏下,一曲小调拉得婉转悠扬,沁人心脾,听得出来,盲眼女孩很有天赋,但总体来说演奏水平只是刚脱离了初学者阶段,沐晨宾暗暗点头,凝神倾听,仔细比对这个位面的二胡曲与前世的风格差别。。
待到一曲奏毕,围观的小青年们只是嘻笑着指指点点,面前的小盆子一个硬币都没收到,女孩神情一黯,甩一甩胀痛的手指,就待继续演奏。
此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姑娘,可否借二胡一用?”
出声之人正是沐晨宾,要快速赚点小钱,他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之一:卖艺。
沐晨宾的话语令盲人女孩小小吓了一跳,天性和善的她不太会拒绝,慌忙站起来。
接过二胡,沐晨宾道了声谢,从容坐下,双腿自然分开,前伸小半步,二胡放在左腿上,略微调了调整弦轴和千斤,左手搭在中把处,右手轻握琴弓,悲凄的声调从无到有,渐渐响起。
二胡始于唐朝,古称“奚琴”,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二胡音色最近人声,悲时犹如杜鹃啼血,烈时好似万马奔腾,表现力哀婉刚毅无所不能。
在沐晨宾穿越前的位面,二胡名曲不少,如《赛马》《听松》《病中吟》等,但是现时这种场合,沐晨宾可不想一曲接一曲拉下去,既然想要快速完事,顺理成章就选中了二胡曲中最著名《二泉映月》。
女孩虽然下意识地就借出二胡,但心中并不是很看好这个年轻男人,二胡难度虽不如琵琶,但想要拉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初学者拉二胡声音可是惨不忍睹。但是《二泉映月》的引子一响起,女孩讶然之后很快就沉浸进去。
1~2小节的引子,以四拍组成的短小音调作为开端,以一个下行音阶式短句,发出了一声饱含辛酸的叹息。二胡以轻微的声音,低沉含蓄内在的音色,把听众引入到音乐所描写的意境中。
对《二泉映月》曲子作者盲人阿炳(原名华彦钧)来说,这一声长叹不是偶然发出来的,应该说他一生受尽了苦难在57岁时有这样一个机会发出来这样一种叹息,这是民间音乐作品中最精彩的引子之一。
沐晨宾前世玩过笛、唢呐、古筝、琵琶、二胡等各种民乐器,古典交响乐也听了很多,但是西洋乐器会的不多。
民乐乐器原本也只是普通爱好者水平,不过穿越后他可是混大明皇宫的,宫庭乐师那都是天下最顶尖的名家,偶得指点便受益不浅。
再加上他多年练武,对身体的控制达到极高的程度,动作姿态可以精确到毫厘,力道运用更是精妙,二胡的各种技巧如切分弓、颤弓、顿弓、提弓、小抖弓、断弓等运用得精准无比。
若再将真气贯注于器乐内,甚至可以达到“音杀”的效果,当然现时这场合不需要这么夸张,手中杂木所制二胡也禁不起。
沐晨宾只将少许真气注入琴弦,使得乐声更饱满响亮,盖过环境杂音,向更远处传递。
不知不觉中,四周已围满了听众。
《二泉映月》主题变奏随着旋律的发展时而深沉,时而激昂,时而悲壮,时而傲然,深刻地展示了作者的辛酸与痛苦,不平与怨愤。
乐曲在第四段到达了全曲的高潮,仿佛可以听到作者阿炳从心灵底层迸发出来的愤怒至极的呼喊声,那是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而结束句意犹未尽之感,仿佛作者仍在默默地倾诉着。
周围的听众听《二泉映月》就是在听一段凄惨的故事,就好像自己也尝尽了人间苦楚,饱受了人间沧桑,但同时心里边又不甘,竭力呐喊,挣扎,向着命运抗争。《二泉映月》的曲调之悲,意境之凄凉,那旋律给人的印象深刻之极,让人久久不能忘却。
不少人已经在落泪,而盲人女孩家境贫寒,又双目皆盲,更是与曲意深具共鸣,此刻已是泣不成声,绝美的脸蛋挂满泪珠。
一曲奏毕,人群沉默了近一分钟,尔后爆发出响亮的掌声。
大杀器不愧是大杀器,凄凉悲哀催人泪下,再加上沐晨宾这身破破烂烂的要饭装衬托,很是卖了一番惨,于是不少人抹着泪往小盆里放钱,一时间盆子满是花花绿绿的钞票。
沐晨宾随意从中取了几张,把盆子连同二胡一起递回盲人女孩手中,“谢谢姑娘!”想了想又拍拍女孩的手,道了声“加油”。
女孩呆了一下,急声问道:“这位大哥!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二泉映月》。”——挥挥手,人已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