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都市言情>我死后成了妖> 0019 返乡(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19 返乡(一)

5月17号,天气晴。

身上在迅速长着肉芽,奇痒难忍。

满山桃辗转反侧,不光因为痒,更因为一个姿势呆久了,还未愈合的伤口会粘在床上,再想动弹,就得揭一层皮。

莫征缩在角落里,抱着那截木头,睡得很沉,奇怪的是,他睡觉的时候,蟑螂老鼠都近不了身,死在那块木头下的冤魂已经数不胜数,惹得一旁的满山桃啧啧称奇。

北北恢复得相对慢一些,这个可怜虫不敢躺着,杵在地上,隔着牢房和阿欢有一搭无一搭地聊天。令人惊奇的是,阿欢完全好了,这个恢复速度简直惊人,怪不得他遇到什么敌人都敢挑,抗揍能力真不是盖的。

身上一会疼一会痒,满山桃实在躺不住了,索性坐了起来,看着铁栏外面发呆。

自己两天没有回去,不知道老狗会急成什么样,满山桃想,那个男人,忠犬一样守在自己身边,始终寸步不离,这会怕是已经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老狗原本是她养的一条卡斯罗犬,也许跟她在一起时间久了,沾染了妖气,也便成了妖。这事很麻烦,满山桃把他当宠物养来打发时间的,眼下成人了,这还怎么养?毕竟养狗和养汉子,还是有些不同的。

但老狗似乎没有这方面困扰,他本着当宠物的觉悟,继续做他的看门狗。穷极无聊时,满山桃怀着某种恶趣味试探过他,但从他的眼睛中,看不出一点非分的意思。

真听话。

要是能从这里出去,给他找条小母狗好了。

满山桃幽幽叹了口气。

也得出得去算啊......

今天于芳没来,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当然,如果往坏处想,没准她已经被公司控制起来,希望结果不是这样,她已经是这帮人唯一的希望了,这个该死的地方,神龙进来也会变成虫,永生永世的折磨......

悉悉索索。

莫征翻了个身,看得满山桃一阵阵心疼。

不是心疼衣服。

她很奇怪,别人受了伤都能恢复,只是快慢有别,为什么唯独他,一点也不见好转?

难道他余生都要这副模样了吗?

别啊,老娘还想给你生一堆小宝宝呢。

莫征似乎心有灵犀,回头看了她一眼,满山桃从那眼神中看出了......幽怨......

其实他没有眼神,但满山桃总觉得那对眼眶很幽怨。

“既然醒了,聊聊吧。”满山桃说。

“唔。”莫征爬起来,亮出一根手指走了过来。

“停!”满山桃喊道:“我说,你听着,不用你写!”

她看着昨晚留下的一地字迹,额头上降下三根黑线。

“我吃过人。”她看着他说。

他点点头,似乎对此并不意外。

“你妈也吃过。”

他还是点点头。

“我们一起吃过。”

莫征愣了一会儿,不知道在想什么。

“其实......我也吃过。”北北说。

“厄哈哇狠喔和厚喝呃(你他妈什么时候吃的)!”

北北被吼的一缩脖,满脸委屈,可怜巴巴地看着他。

“呼——”莫征吐了口浊气,摇头道:“耗,喝呕喝哇(艹,吃就吃吧)。”

满山桃叹了气,说道:“你妈要是不吃人,早就死了,我和北北去看她,每次都会......带些小礼物,当然,我们也是有底线的,那都是......花高价从医院买的尸体,不算太新鲜,速冻食品嘛,也没法要求太多,但总比没有强。”

莫征仰起头,对着天花板。

咱艹的!

把你们抓起来,真是一点都不冤!

“所以,你觉得人吃猪有没有错?”满山桃看着他问。

莫征点点头。

“那,妖吃人又有没有错?”满山桃又问。

莫征点点头。

“错在哪?错在人是人,猪是猪?”满山桃笑着问。

莫征摇摇头。

“哦?”满山桃呼啦一下跳下床,跑到他身边。

“错在哪,你写给我看。”

莫征伸出手指杵了一下她的腰,在地上写了一个字。

“弱。”

她的血鲜红,狰狞。

“咯咯,咯咯咯咯。”满山桃笑了起来,笑得像只小母鸡,笑得眼泪直打转。

“你终于开窍了。”她拍了拍他的肩膀。

“人没错,猪也没错,妖更没错,错的是,弱。”

米粒成妖,也可以反过来吃人,所以错的从来不是你的出身,而是你太弱了。

北北和阿欢对视一眼,嘴角扬起自豪的笑容。

这个废物,死明白了。

可喜可贺。

此处当浮一大白。

哒,哒,哒。

走廊里传来脚步声。

......

......

空姐走了过来,递给于芳一条毯子,她说了声谢谢,然后把毯子盖在巫玛身上,她睡得很沉,毫无声息,似乎在为某些事情养精蓄锐。于芳的精神却一直很紧张,她一路上都小心翼翼地注意着身边的各种人,包括飞机上的乘客。草木皆兵。

飞机降落在萨城机场时,于芳终于松了口气,当然,并不是彻底放松,非常公司在全国各地都设有分公司,在京州的,只是总部而已,除了处理京畿事务,它还负责分管各个地区的下辖单位,不要小看这些分公司,所谓藏龙卧虎,藏着的,卧着的,往往偏是在不起眼的地方。

出了机场,于芳拦了一辆车,搀着巫玛坐了上去。

“两位去哪?”司机操着一口怪腔怪调的普通话。

“隆加村。”巫玛说道。

“隆加村?”司机愣了一下,“对不起二位,我不知道这是哪。”

“卡达章格里峰以北5公里。”巫玛补充道。

司机脸色比较难看,皱眉道:“我说大姐,看你也像外地的,藏区风景有的是,你非去这个地方?”

“非去。”巫玛说着,掏出一沓钱递给他,司机接过来一看,好么,一万块!还打着捆没拆封呢,崭新的票子!

“行,您非去,我就拉。”司机揣好钱,不再废话,打开导航,找了好半天才定位到这个叫隆加村的地方,然后一脚油门,驶出机场。

萨城距离隆加村400多公里,这还是直线距离,路上不断变换车道,从高速公路,到乡村小道,到蜿蜒的盘山路,几乎趟了个遍,到了日喀则时,时间已是晚上,路程才走了一半。

“下去吃点东西吧。”巫玛说:“接下来的路更难走。”

司机就等着这句话呢,他疲惫不堪的脸上打起精神,把车停在高速入口附近的一家藏族餐馆,招呼着两个女人下了车。

从昨晚到现在,一路车马劳顿,于芳也很虚弱,急需摄取点营养,于是搀着巫玛进了餐馆,寻了个僻静的角落坐了过去。

藏族的美食带着浓厚的西南特色,酥油茶、风干肉、蜂蜜糌粑,在司机的建议下,两个女人小酌了几口青稞酒,因为接下来路程颠簸,暖了身子,可以稍微抵抗疲劳。

饭桌上,司机总觉得巫玛比自己这个本地人还熟悉这里,试探着问了几句,后者顾左右而言他,敷衍了过去,司机讨了个没趣,便不再追问,反正这趟怎么说都是赚的,就算空车跑回来,刨去油钱,也能剩下大几千,有钱赚,不该管的,那就不管。

几人酒足饭饱后,带了些肉干之类的重新上路,巫玛驳回了司机打尖一宿的倡议,说是自己赶时间。她的语气很冰冷,司机打了个寒颤,不敢多说多问,只好按照客人的意思来。

行行行,他想,你花钱,你是爷。

一路跋山涉水,终于到了隆加村,此时已是深夜。

这里三面环山,北边是确玛孔峰,西边是前进峰,南边是卡达章格里峰,从这往西11公里,穿过前进峰大峡谷,就是珠峰大本营,5月春暖花开,登山活动如火如荼,大本营里人满为患,一些游客不得不寻找其他落脚点,于是,隆加村就成了不错的选择。

按照巫玛的指挥,车子进了村口,然后停在一栋挂着“隆加村招待所”牌子的小楼前。招待所24小时营业,此时一楼亮着灯,透过玻璃门,可以看见一位女前台拄着下巴,昏昏欲睡。

“你可以在这休息一夜再走。”巫玛到了老家,一路上紧绷的面孔终于有所缓和,微笑着对司机说道。

“你们呢?”司机关心了一句。

“不关你的事。”巫玛的语气瞬间又变得冰冷。

得。

咱这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好心当成驴肝肺,您自生自灭吧。

司机锁好车,叨叨咕咕的,返身进了旅店。

站在村子主道上,巫玛打量着四周环境,心中感慨万千。离开了20多年,这里变化很大,曾经的茅屋草房全都变成了一排排整齐的砖瓦房,尘土飞扬的沙石路也修成了平整的柏油马路,看来,旅游经济给这个村子带来了无穷好处,只是,自己要找的人,不知道还找不找得到。

巫玛按照记忆中的旧地图寻找着,路上,她跟于芳聊了起来。

“这里曾经是个贫穷落魄的村子,村民靠山吃山,基本上以打猎为生,那个时候,说句人为食亡,一点也不夸张,直到1953年,一个新西兰人登顶了珠峰,从那之后,前来挑战大山的登山家和游客日益多了起来,村民的生存状态才有了好转。”

于芳点点头,夜色中,看着大山连绵不绝的阴影,有一种别样的宏伟庄重,虽然来的匆忙,一路很赶,但就当旅旅游,散散心,也不错。

“咱们这是去哪?”她问。

“去找猎人。”巫玛回答。

“猎人?”

“确切的说,是村里最后一个猎户,只是不知道,他是不是还活着。”

说着,巫玛在一栋房子前停了下来。

“应该就是这里。”她伸手敲了敲门。

等了好半天,屋里才传出悉悉索索的,下地穿衣的声音,又过了一会儿,大门打开,门内是一张黝黑的面孔。

“你们是谁?”男人说着于芳听不懂的藏语。

“我找旺扎,我是他的老朋友。”巫玛也用藏语回答着。

男人警惕的表情明显略有松懈,挠着头说:“阿爹三年前过世了。”

“这样啊......”巫玛的眼神黯淡下来,“看来今晚是上不了山了。”

“什么?”男人惊讶道:“你要上山?”

“对,现在就要去。”

“别怪我多嘴,大晚上的,你们上山做什么?”

“我要去取一样东西。”巫玛顿了顿,补充道:“我的东西。”

男人看了她两眼,然后神神秘秘道:“山上这些年不太平,不是草木逆生,就是野兽横死,大家都传,山里有妖怪呢......”

“不是有妖怪,而是没妖怪。”巫玛说。

“啥意思?”男人没听懂。

巫玛遥遥一指黑乎乎的大山,说道:“它,现在没人管了,自己撒欢的厉害。”

“哈?”男人越发摸不着头脑。

“算了算了。”巫玛摆了摆手,拉着于芳,打算返回招待所,暂住一夜,明天白天再想办法。

“等等。”男人叫住了她们,不好意思地说:“内个,你们出多少钱?”

巫玛眼神一亮,回头问道:“你能上山?”

“我能试试。”男人说:“小时候跟阿爹上去过几回,只要不往太高的地方去,应该能成。”

巫玛佝偻的身子突然直了起来,拍了拍男人的肩膀,笑道:

“要多少,给多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