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继承汉朝的邸报制度,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唐玄宗时出现的“开元杂报“是现存最早的关于邸报的书面记载,记载的内容为皇帝去泰山封禅,亲自下地耕田等内容。
宋代商业比起汉唐时更发达,商人采用木刻的方法印刷邸报,达官贵人们只用花钱就可以购买邸报,省去了自己抄录的麻烦。
大明王朝建立后,成立了管理邸报的颁发部门--通政司。通政司设通政使一人,掌管朝堂及地方官员奏折、文书的保存、翻阅,通政使遇有大案、要案,执文书与刑部、大理院一起商议。
胡子睿笑道:”我之所以想要成立报纸,有三个原因,首先邸报一般都是一周才发行一次,时效性并不是太好;其次邸报发行局限性太强,仅限于官员和少数学者,再次邸报没有涉及社会新闻时事,如今的大明王朝随着读书人越来越多,他们需要一个可以提供科举策试信息和共同发声的平台,以状元公的高才,为何不利用报纸这个平台,好好地为国家做些事呢!”
胡子睿这一番“连珠炮”般的话语下来,看文震孟仍然有点犹豫,他就在纸上画了一个报纸的图样递给文震孟。文震孟接过来一看,不禁吃了一惊,原来胡子睿的报头上写着京报,还写了一个期号,这些都是邸报所没有的。
胡子睿也学着卢象升的口吻,打趣文震孟道:“状元公,你不要小看这份京报,它可以启迪民智,针贬时弊,百年之后,你就是民间办报的祖师爷!”
文震孟不禁被胡子睿的话给打动,他当年之所以屡试不中,就是吃了科举策试信息不及时的亏,如果这份京报真像胡子睿所说的那么好,也许自己真会“青史留名”,文震孟衡量再三,终于同意出任京报的编辑。
京报有胡子睿作后台老板,又请了文震孟这位状元郎主笔,而且发行范围除了达官贵人之外,并不限制平民百姓订阅,京报一经发行,当即火爆全京城,京城的纸张一时间都供不应求了。为了能加快报纸的传递,胡子睿专门雇请了送报的报夫,他们身穿蓝色长衫,肩上搭了一个麻袋长口袋,将京报步行送到各御门及各个订阅报纸的往处,京报的报夫很快就成了穿梭于京城的一道风景。
由于京报上除了皇帝的诏令、朝臣们的奏折、朝堂及各地郡县长官的任免信息等,还刊登了科举策试信息和题目,科举录取进士们的名字及名次,这些信息对于遍布于大明两京十三省的学子们很有吸引力,他们对于京报的需要也很大。胡子睿通过驿站京报将输送到大明各地。
胡子睿认识到传统的雕版印刷术已经不能满足报社的需要,他准备使用活字印刷术,首先排除了欧洲普遍使用的古登堡印刷术,这种印刷术的活字中含有铅等物质,长期使用等对人体有害;大明王朝现在使用较多的有二种活字印刷术,一种是采用木制印刷术,一种是采用铜制印刷术,胡子睿为了每个字能分开、移动、耐压,不准备较为柔软的木头活字,而采用铜制的活字印刷术,虽然铜制活字成本较木制更高,但胡子睿权衡再三还是决定使用铜活字制刷术。
胡子睿将常用的字事前都制作出来,只有比较生僻、事前没准备好的字,才采用临时制作的方式,同时将铜活字放到木盒里,贴上标签方便保管;胡子睿又作了个大托盘,印刷工人们转动转盘就可以找字,为了提高印刷效率,胡子睿还采用了两个铁版同时交替使用的印刷方式,通过这些方法,京城的印刷量大幅提升到每天将近千份,基本能满足需要。
明朝末年江南有很多书坊,作为编写、印刷、销售于一体的书坊,分工也是蛮细致的,作家、点评时事的评论家、刻字印刷的工人等一应俱全。但报纸又不同于书坊,写书是要署名的,报纸上面虽然也署名,不一定用真实姓名,可以用笔名,可以点评时事,又不用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也让文震孟感觉很好。
随着报纸影响力的扩大,在胡子睿的授意下,宋应星、毕懋康也在报纸上开设专栏,宋应星开设了一个《天工开物》的专档,主要介绍农学,工学的一些情况,大明千千万万的读书人能够考取进士的毕竟是金字塔尖的少数人,而在明朝末年这种激烈变化的社会,有很多读书人也想学建筑、工艺等经世之学,所以宋应星的专栏一经推出,非常受欢迎;
毕懋康也是个多才多智的人,他除了介绍一些火药的基础常识之外,更在报纸上针对京畿河渠常年未经疏通的情况,大声呼吁:“保定清河,其源发于满城,抵清苑而南十里,则汤家口为上闸,又十里则清杨为下闸,顺流东下,直抵天津。旁近易、安诸州,新安、雄、完、唐、庆都诸县,并通舟楫仰其利。二闸创自永乐初,日久颓圮,急宜修复,岁漕临、德二仓二十万石饷保定、易州、紫荆诸军,足使士卒宿饱。往者,密云、昌平故不通漕,万历初,总督刘应节、杨兆疏潮、白二河,陵泉诸水,漕粟以饷二镇,二镇之军赖之。此可仿而行也。”
毕懋康的这个建议一经刊登,引起朝野各方的高度评价,胡子睿专门组织了河道总督衙门负责落实。京报的风头如此之足,魏阉一党自然也有些看不顺眼,经常在天启皇帝面前进谗言,说京报曲解朝政,扰乱朝纲等等。
胡子睿得到风声,面见天启皇帝,亲呈办报有“移风易俗”,开启民智等作用,一番话说天启皇帝连连点头称是。经此一事,京城的人戏称,通政司本是以上传下达,奏报臣民建言目的设立的,如今这京报在这方面做得比通政司还要好,还不用实名上奏,免除了被皇帝责罚罢官免职的风险,以后除了傻子之外,谁还把状子投到通政司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