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阿巴亥“春风得意”的时侯,她不小心犯下了一个错误,马上让人抓往把柄,费了她的大福晋之位;原来,满州旧俗,素有父死后,儿子可以娶后母作妻子;努尔哈赤有一次也流露出死后,由代善继承汗位,让他娶阿巴亥的想法;阿巴亥此时正值青春貌美之时,努尔哈赤却已是满头白发,阿巴亥自然也存有在努尔哈赤死后,找个靠山的想法。这种想法其实也是人之常情。
其实阿巴亥并没有和代善做过什么,错就错在她这个人向来“口无遮拦”,于是有心人就在努尔哈赤告了她一状,代善是拟定的继承人,阿巴亥又是大福晋,努尔哈赤认为这是“家丑不可露于外人”,于是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把阿巴亥发配到冷宫;隔了一年多,努尔哈赤气消得差不多了,才把她接回来重新立为大福晋。
努尔哈赤一生驰骋疆场,又因为每战必“身先士卒”,“亲临夭石”,身体里受过多处伤害,再加上,年事已高,他预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于是跟阿巴亥探讨起身后之事;代善本是努尔哈赤看好的人选,然而上次的事情后是不可能再继承汗位了,阿济格有勇无谋,不能担任汗位;阿巴亥于是建议让多尔衮继位,当时,多尔衮已有十五岁,按满洲人的习俗来说也不算小了,再加上有代善来辅佐,应该来说也是比较稳妥的建议,此事也得到了努尔哈赤的认可。
努尔哈赤安排好这些事后,感觉头脑“昏昏沉沉”,浑身乏力,一阵“头昏目眩”,于是他挥手让阿巴亥退下;努尔哈赤的脑海内时空一阵变幻,当年如何统一女真各部,如何成为英明汗的一幕幕快速闪过,努尔哈赤高坐汗位,接受众贝勒、大臣们的朝拜;就在努尔哈赤“顾盼自雄”之时,李成梁满脸怒容的质问他:“野猪皮,你这个畜生,‘数典忘祖’、‘忘恩负义’!当年你不是说亲口发过誓:”此生如果背叛明朝,’天诛地灭‘、不得好死的么?“努尔哈赤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邓子龙也愤怒地指着他说:”如果当初知道你是这样的小人,我当时就斩了你!“杜松、刘铤、马林一个个满脸是血,面目狰狞地向努尔哈赤扑过来,努尔哈赤顿时昏死了过去.....
天启六年九月,努尔哈赤死,就在他尸骨未寒,阿巴亥还痛哭不已的时侯,皇太极冲了进来宣布遗诏:”阿巴亥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汗不悦,虽有机变,终为汗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现在请大福晋自尽吧!“阿巴亥脸色为之一变,惊道:”皇太极,你父汗不是令你在沈阳留守么,你怎么来了,还有你父汗根本就没有说过让我殉葬的事情,他还让我好好活下去.....“
皇太极阴笑曰:“先帝有命,尔虽欲不从,不可得也”;阿巴亥也不笨,她在这生死关头总算反应了过来:“皇太极,你好阴险!你逼死我是想自己继位,对不对?你父汗明明是让多尔衮继位的,你想夺走他的汗位!“
皇太极哈哈大笑道:“事到如今,我也不隐瞒了,当年是我让她们出面告发你和代善的,我明知道你们俩什么都没有,可是这种事情,只要一沾上,却怎么洗也洗不掉,代善这个傻瓜,可笑到现在还蒙在鼓里.“
阿巴亥恍然大悟,原来一直以来,在皇太极伪善的外表下,隐藏了如此的机心!她试图逃跑,把真相告诉代善和多尔衮,可是,皇太极一把抓往了阿巴亥的***笑道:“你想跑到那里去!“阿巴亥脸涨得通红,一掌打到皇太极脸上:“畜生,我是你母亲!“皇太极不怒反笑道:“父汗生前你是我母亲,我不能把你怎样;现在,可没有人能帮你了!“
阿巴亥不禁望向努尔哈赤,她多么希望努尔哈赤能像以前一样站起来保护她,可是,终究是人死不能复生;皇太极丝毫不“怜香惜玉“,用力把阿巴亥的手反扣过来,粗暴地将她压在身下,用弓弦勒往她的脖子,皇太极越勒越紧,阿巴亥快要窒息了,在这个生死关上,阿巴亥的头脑反而特别清醒,预感到多尔衮,多铎未来都不是等闲之辈,她诅咒道:“皇太极,我的儿子会为我报仇的,你等着!“
皇太极勒死阿巴亥后,指使亲信,还“煞有其事”的编织出一段谎言:“阿巴亥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指的是皇太极自己)曰:'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无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阿巴亥自尽,寿三十七,乃与父汗同柩。“
袁崇焕听到努尔哈赤死去、众子争位的消息,感觉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他于是向天启皇帝奏:”抚以存恤为义。辽土一寸未复,辽人一室未安,俱臣责也。向因雨水告灾,无暇东顾,城工竣事,适内臣刘应坤、纪用至宁远,遂与镇臣赵率教四人并马历锦、右、义、广而东其诸城堡。向臣经灰烬之余,尚见頺垣剩栋,今止白骨累累,残冢依稀而已。……弃此地如瓯脱,则何忍也?“
袁崇焕述说辽东被建虏祸坏的惨况,并向天启皇帝表态自己意在恢复全辽,说明自己正在谋划离间之事:“此恢复之无容再计者。再行而回乡,络绎皆云奴酋耻宁远之败,遂蓄愠患疽,死于八月初十日。夫奴屡诈死懈我,今或仍诈亦不可知。若臣正惧奴之死,盖老奴残暴失人心,多疑不轻发。其诸子则凶性横溢,不啻豺狼。拒一虎易于拒八狼也,无已乘其位置未定,并大耦尊之时图为之间,八犬同牢,投之骨必噬。臣正与经督及内臣谋其能往者,万一此道有济,贤于十万甲兵,且乘是以觇彼中虚实。臣敕内原许便宜行事,嗣有的音,方与在事诸臣会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