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然是好事,无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好事……英国人一直躲在岛上坐收渔人之利,如果说他们有付出什么努力的话,就是派出一部分部队然后指挥着大批的殖民军队比如澳大利亚军、印度军、埃及军等等与德国人作战,所以虽然战争已经打得如火如荼,但英国人却在岛上很安全而且也很乐于拖时间。
更重要的还是德国人还拿他们没办法。
但是现在,德国人却研发了一种可以跨越英吉利海峡直接打到英国本土的武器……
沉思了一会儿,贝利亚就下令道:“这件事到此为止,所有人必须保守秘密!”
“是,贝利亚同志!”军官们纷纷应声。
接着贝利亚也不多说,起身就带着助手离开了会议室,只留下会议室里的一众人意犹未尽,因为这件事似乎没能圆满的下个结论。
不过舒尔卡却知道这件事已经算是下结论了:贝利亚说“到此为止”,也就是说在那一刻就放弃了用游击队进攻德研发基地的计划。
这是必须的,如果德国人研发的这种装备是针对英国人,那苏联还要去费尽心思的将其摧毁那就是吃饱没事干了,而且苏联也正想给英国人一点教训,让他们知道不积极作战只知道拆自己台的后果。
阿卡季耶维奇朝舒尔卡竖了一下拇指,说道:“我简直不敢相信,你仅仅只是凭借一张照片就推论出这么多东西,而且合情合理,如果德国人知道这样都能被你猜出来,肯定后悔把它弄出来做实验了!”
“我说的那些只是猜测!”舒尔卡回答:“不一定对!”
其实舒尔卡真没那本事,他是知道了结果才把细节一个个往里套,否则谁有办法就凭一张照片连它是针对英国的都能猜出来。
而舒尔卡露的这一手显然是把在座的那些军官们给镇住了……要知道他们都是国安局的要员,简单的说就是搞情报的,而且在情报界里至少要摸爬滚打半辈子才能混到今天这个位置,可是却被舒尔卡一个步兵团长给无情辗压,而且还是兵败如山倒的那种一点都没有反抗的余地。
这让他们感到很没面子,一个个悻悻的坐在那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尤其是那个米龙诺维奇,竖起整张报纸就像将自己与世隔绝似的。
“舒尔卡同志!”这时一名参谋出现在会议室门口,说:“贝利亚同志让你去一下!”
“是!”舒尔卡应了声,顺手从桌上取过军帽戴上,然后就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下跟着参谋走出了会议室。
那是贝利亚的临时办公室,与会议室只隔了几间,摆设十分简单,除了桌椅之外就是一个书架,墙上照例挂着一张放大的苏联地图……对于此时的苏联来说,苏联地图肯定比世界地图重要,因为德国人就在苏联的土地上,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德国人从苏联赶出去。
贝利亚托了托眼镜,示意舒尔卡坐下,然后很自然的给舒尔卡递了一根烟。
举止平易近人一点都没有架子,斯斯文文的,与赫鲁晓夫的粗犷完全不同,如果不是已经知道他是谁,舒尔卡都不敢相信面对的就是苏联的第二号人物。
“我在考虑一个问题!”贝利亚一边点燃香烟一边说道:“我们现在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告诉英国人,让他们去操心这件事,顺便卖英国人一个人情。另一个是什么也不说,然后……”
然后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德国人会顺利的完成这种装备接着将其投入到针对英国本土的打击中。
“我不敢妄下判断,贝利亚同志!”舒尔卡回答:“我想您一定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舒尔卡这是不想锋芒太露,但这个在贝利亚面前根本就藏不住。
“我想听听你的意见,舒尔卡同志!”贝利亚不容置疑的眼神透过镜片直逼舒尔卡,似乎是在告诉舒尔卡别在玩这些花样,他不吃这一套。
于是舒尔卡只能回答:“我认为这两个都不是好的选择,贝利亚同志!”
“嗯?”贝利亚有些意外。
舒尔卡回答:“通知英国人,我们依旧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让英国人有所准备,如果他们成功的摧毁德国人秘密基地的话,那么他们就可以继续在本岛坐山观虎斗,而我们却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贝利亚点了点头,国家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它们只讲利益,现在虽然苏联提醒了英国帮了它一个忙,但英国将来不会因为这个“人情”就积极推动开辟第二战场的,甚至还会继续拆台。
“第二个选择!”舒尔卡说:“如果我们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德国人随之就能成功研发这款装备,并且可以预知他们也会用于进攻英国,但谁也不敢保证德国人也会将其用于进攻苏联!”
贝利亚又点了点头,这也是他担心同时也是左右为难的地方。
“那么!”贝利亚又问:“难道我们还有第三个选择吗?”
“也许!”舒尔卡回答:“我们可以通知英国,但应该跟他们谈条件!”
“谈条件?”
“比如军事物资、装备等等!”舒尔卡说:“这些都是我们紧缺的!”
贝利亚有些失望,他摇头说道:“但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我是说……如果德国人的科研基地被英国人摧毁的话!”
这的确有可能,因为英国是老牌谍报国家,全球到处都是英国间谍,另外英国还有一套特种作战战术……其实就是当时中国的游击、渗透战术,英国人将其用在缅甸对付日军然后就将其称为“特种作战”并宣称英国首创。
所以,英国人可能会搜集足够的情报,然后派出特种部队渗透进攻这个秘密基地。
虽然成功率同样很小,但毕竟有成功的概率,而这对苏联来说是不利的。
然而,舒尔卡却补了一句:“在此之后,我们同样也可以提醒德国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