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一灯如豆> 第21章 见证奇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见证奇迹

白雪茫茫

一行人踏着夜色赶到河湾口,及至近前,才看到篝火透过布围子散发出来的微弱亮光,隐藏效果极好。

吴石柱听到外面的响声,早已经迎出来,看到爹娘来了,连忙打招呼。

“公子,爹、娘,你们都来啦!”

“大兄,还有俺石头也来了,你怎么把我忘了?”

“忘掉谁,也忘不掉你小鬼头,不要在外面吹风了,快进来避避寒风吧。”

进了布围子老犟头才真正的大吃一惊,这里到处都是冻得硬邦邦的肥美大鱼,一堆一堆像小山似的,约有3000余斤。

骡子大车一次只能拉千余斤的重物,这么多鱼,还要分做三次才能拉的完。

在吴老犟头的眼里,这不是一堆堆的大鱼,这是金山银海呀!

“公子,多谢你对俺们一家的信重,但有我老犟头一口气在,断不许家里人把这里的秘密说出去,否则,肠烂肚穿而死……”

赵怀连忙把跪下来的吴老犟头扶起来,有些苦笑地说:“我如果不相信你们,就不会把你们带过来,老丈莫要发这些重誓,有伤天和。”

他的语气顿了下,继续说道:“石柱和石门两兄弟今后跟我做事,我断不会亏待他们。

娶妻生子,富贵传家包在我的身上,一定让你早点抱上孙子。

哈哈哈!我们都是一家人,千万不要说两家话。”

“如此便好,公子主意拿的正,老汉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吴老犟头这一点倒是看的开。

既然人来了,大家就忙碌着装车,这一次,吴石柱一个人赶着大车回去卸货,正好在家吃些饭。

吴老犟头看着冰窟窿里的鱼头不少,压抑不住心中的欢喜,自告奋勇的说:“公子,俺们现在多起一网吧?这么多鱼跑了就可惜了。”

赵怀顺着冰面观察了一周,感觉鱼头稀疏了不少,考虑了下说。

“再等一等吧,我们几个人可拖不动这么多鱼,还是等大骡子回来再说。

另外,在这边再点一堆篝火,把这一块儿弄的亮堂些,鱼儿就来的更多。”

这些也不需要赵怀动手,11岁的小石头欢蹦乱跳的拾柴禾,点篝火,玩的不亦乐乎。

大车上带了不少柴火,赵怀让他们把四角篝火都点起来,吸引更多的鱼群过来。

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约莫两个钟头以后,冰窟窿附近的鱼头再次密集起来,呈现热闹翻腾的景象。

这一幕,让老犟头折服了。

等到吴石柱赶着大车回来,所有人一起动手拉网。

一番忙碌下来,又是丰收的景象,第二网足足有3000余斤大鱼。

遍地的大鱼在冰面上欢蹦乱跳,没有几分钟就冻得硬邦邦的,如此丰收的景象,看的吴老犟头两口子乐开了花。

好像脸上每一个褶子,都透露着欢悦的心情,从头到尾合不拢嘴。

亲眼见证了奇迹,老犟头和吴婶子心服口服,直把赵怀视为仙人一般的神通广大。

从古至今,也没听说有人能从冰面下,用大网捕出鱼来,怀小相公就能做到,这不是仙人手段吗?

对两个儿子拜入他的门下,那还有什么不应允的?

再愿意不过了。

这个一网捕出鱼山鱼海的热闹场面,最高兴的是吴石头,一路蹦跳着不停,跟在后面帮忙,就差在冰面上打滚了。

一夜忙碌,所有人干劲十足。

重新把大网沉入河底,用积雪把冰窟窿遮盖住,收起布围子,扫清了作业的痕迹,江面又恢复了寻常白茫茫的模样。

灰骡子大车一刻不停,来回跑了六趟,及至天明时分,才将所有的渔货全部运回老宅院子里。

回到家里,吴石柱按照公子的吩咐,用十个生鸡蛋拌着黑豆,这是最好的精饲料,给立下大功的大灰骡子犒赏一番。

大灰骡子是今天最大的功臣,出力甚多,差不多累坏了。

休息一番以后,还要靠它把鱼货送进城里。

赵怀和吴石门带着吴婶和小石头,后半夜回到家里面,几个人吃了些宵夜就休息了。

河湾口

留下吴石柱和老犟头两个人运最后三趟渔货,几个人分成两班,都不会过于劳累。

所以,等到清晨老犟头回来的时候,赵怀睡了几个钟头也起来了,却惊奇发现,吴婶比自己起的还早。

“这么早啊!吴婶。”

“是啊!这些年早起惯了,到这个时间点就睡不着了。”

“那就麻烦你给我们多做一些,烧一锅鱼头豆腐汤,把鱼肉剁成块给我们炖了,热乎乎的吃一顿。

正好让他们爷俩吃了睡一会,忙活一夜了,要好好的休息下。

等到下午睡足了,来换我们往城里运货,今天争取把大部分都运过去。”

老犟头听了忙说:“俺不累,这个活计就是干上三天三夜也不累,心里高兴着呢!浑身都是劲。”

赵怀没有同意老犟头的话,带着微笑,却又不容拒绝的说:“听我的安排,吃饱了赶紧去休息一会儿,石柱子也是。

话计哪一天能够干得完?

咱们做事要劳逸结合,可不做兴把人当牲口使,那可是有损阴德的。”

“唉!公子真是好东家,体恤下人吶!”

“此话差矣!我可从来没把石柱和石门当下人看,我们都是一家人,不要分的那么清楚。”

“那也不能忘了上下尊卑,公子是东主身份须得尊敬才是。老人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莫让他们忘了本分,那是万万不行的,俺们老吴家可没有这样的子弟。”老犟头不愧这个绰号,认准了死理,九头牛也拉不过来。

赵怀只能举手投降,吴石柱站在旁边,禁不住“噗呲”一声笑出声来。

自己这个爹还不晓得嘛?

从小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谁能拧的过自己这个爹的,一根肠子通到底,认准死理不回头。

片刻之后,几个人在餐桌上吃的正香,老二吴石门跑过来坐下来,连喊侥幸。“俺在家里面多睡了一刻,差点没赶上这么好早饭,幸亏公鸡打鸣叫醒了俺,真是太侥幸了。”

几个人哈哈一笑,桌子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这时候,老犟头又看不过眼了。

“你这个小畜生,就知道吃,这样吃下去金山银海也吃败了,需牢记帮公子省钱。

东家待你们好,需得时时刻刻记在心上,每日里要勤勉做事,不得懈怠半分。

每天早晨起来,中午和晚上,每天三遍问问自己做的够不够好,有没有辜负东家的所托?

俺们老吴家一辈子勤勉做事,本本份份做人,永远不能忘了自己的本分,得意忘形,尔等须谨记在心。”

老犟头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立马破坏了才饭桌上的气氛。

石柱和石门兄弟两人只能低头受教,齐齐回答:“请爹放心,儿子牢记在心,一日不敢有忘。”

老犟头教训儿子,赵怀不好插嘴,只能低着头吃饭,没想到就这个也没逃过。

吴婶自告奋勇的说:“公子,你可别怪大婶多嘴,俺这两顿吃的肉痛。

你看几条大鱼,如果拿到城里去卖,至少得一贯钱。

如果换成粮食,够俺们这么多人吃一个月的,委实太浪费了。

依大婶看,你家里面没有个女人帮衬,不如大婶帮你把关,每个月有两贯钱就是够了,天天都是大鱼大肉。”

吴石门脸一下子垮了下来,他知道老娘讲的什么意思。

拿一条大鱼出来腌制,咸到不能上嘴,每天切上一小块儿放在盘子里面吃,可不是得吃上一个月吗?

肉也是用盐腌制的,买个几斤肉,每天切一小块儿下饭,几个人都轮不上一筷子。

这么多人两贯钱确实够了,每天大鱼大肉的吃个不停。

可是这个饭菜质量,就差的不可以道里计,剩下的就用家里的豆腐抵充,什么豆腐丝儿,豆腐干儿,豆腐皮儿,煮豆腐……

真的想起来一个头两个大,他从心里期盼公子不要答应,那样的日子太难过了。

由奢入俭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