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边疆大区的管理员,他的最高理想,会是什么呢。
无须猜测,或者,自认为是“公社主义”或者“善待民众”的凡此种种,神情疲惫的男人已咳嗽几声,继续讲下去。
“阿达民先生,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的最高诉求,又是什么,说实话我并没有任何的把握。
迄今为止,这世上,也不存在能够看透内心思维的手段,所以,我必须承认,这一切都建立在我的假设和揣测之上。
但不管怎样,我仍认为:
你和那些恣意妄为、自掘坟墓的管理员不一样。”
……
闪光,继之以爆炸的轰隆,要塞一隅的隧道网络入口,被炸弹的巨力撕开。
工程机器人扩张开口,“士兵”蜂拥而入,圆脑袋履带式炮车冲锋在前,多足机器人则继续搜索其他薄弱点,伺机突破。
地面战斗告一段落,在雅库茨克的庞大地下世界,是否会埋伏更强大、更棘手的PSK军主力,考虑到“天堂军”的空中优势,防御一方的最佳应对策略,就是如此,方然却没有这顾虑,放手让机器大军向前推进。
雅库茨克的地下世界,电力被切断,到处都是一片漆黑,武装机器人与载具则在黑暗中沉默前行,只在开火时,才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替身”搭乘轮式载具,跟随大部队,开战后已操控这具钢铁身躯两三个小时,四十点疲惫,他暂时离开“替身机器”,瞥几眼“盘古”的实时报告,确认NEP大区的西线没有危机,便到控制台前观望战局。
雅库茨克,按旧时代的地理资料,只是沙罗东部领土上的一座小城。
即便在理联时代,受限于恶劣的气候、交通等条件,这里也没有被大规模开发。
如此看来,完全是现在的PSK大区苦心经营,才打造出这样一座占地上百平方公里的庞大要塞,与错综复杂的地下构造。
按PSK管理长的说法,从雅库茨克的控制中枢,远程链接赤塔,便可以一下子将整个大区的监控、管理乃至作战体系,接管过来,进而在很短的时间里,如合并般“接管”滨海边疆大区,而无须付出大规模战争的代价。
至于说,身为一个大区的“上帝”,管理长为何会放任这一切发生……
宽阔隧道中,履带式炮车头前开路,水冷大口径滑膛炮的硕长炮管来回扫视,多通道摄像头捕捉的画面里,始终没见到敌方的踪迹。
柴油机隆隆作响,电力驱动的武装机器人散开搜索,目之所及,空旷的隧道、洞窟内,只有一堆堆乱七八糟丢弃的设备、备件,水泥地面残留着履带啃痕,PSK军的作战单位皆不见踪影,凭空消失。
消失,用在这里并不恰当,方然本来也不知道“它们”是否曾在这里。
随着机器大军的推进,答案,渐渐浮出水面,跟随载具前进的阿达民百感交集,甚至于,有一些艰于呼吸:
管理长,的确说到做到,看起来PSK军正按兵不动,或者……
在黑暗中静静等待着,一个新的未来。
视线里,是高大开阔的洞库,红外探照灯的“雪亮”光芒下,“替身”看到的,是一排排整体停放的圆脑袋履带式炮车;
再向前进,是更多的重型卡车,驮载机动式远程火箭炮,长方盒子般的反炮兵雷达,小口径转管化学炮,乃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这些沉默蛰伏的巨兽,数量,一眼望去简直成千上万,根本看不到尽头。
这且不算,多路并进的“天堂军”,还传来其他路线上的实时影像。
多足巨型机器人,履带式电磁炮车,这一大片静默待机的钢铁洪流,臂膀、炮塔与车体上,随处可见低可视度的灰白五芒星。
这些,毫无疑问,全都是PSK军的主战装备。
雅库茨克的地下建筑群内,空间如此广阔,屯驻的机动兵力至少在十万之众,这一切,竟让随军前行的阿达民心生敬畏,哪怕他知道,即便这些装备倾巢出动,也未必能击败汹汹而来的“天堂军”,但敬畏之处本也并不在此。
敬畏,甚至牙关紧咬,身为管理员而感同身受的,是管理长的抉择。
是在惊讶吗,不,早在之前分别的那一刻,自己就知道事态必定会演变到这样的局面。
此时此刻,就在地下隧道里,以“替身”穿行在武器海洋里的这一刻,自己,恍然心生某种莫名的信念,甚至连永生,无限长的生命,仿佛都显得不那么重要。
不再畏惧死亡了吗;
不,自己,根本没有那么无畏。
而是忽然间真切的领悟到,追寻永生,与追寻未来,目标根本是一样的。
……
三天前,废弃矿井深处,阿达民聆听管理长的陈述。
此人的动机,当时,方然以为并不难猜:
PSK即将毁灭,身为一名信仰公社主义、共生主义的管理员,所能做的,无非是用滨海边疆大区的一切作为筹码。
诉求,则是大区内民众的性命,具体的讲,是以“滨海边疆大区无条件投降、并被东北太平洋大区吞并”为代价,换得阿达民的一句承诺:
在接收PSK的全部资产后,言行如旧,不要将无辜民众屠戮殆尽。
用整个大区作为筹码,换得的,只是一句轻飘飘的话,看起来这样做的家伙就是麻瓜。
但在命运面前,这,却又是PSK之管理长能做到的唯一。
时间宝贵,既然洞悉了这点,方然索性直率的说出这一切,意外的是,管理长却对他的解读不以为然:
“一场交易,恩,这样理解也行。
不过,身为大区管理员,我自认为,还是有起码的头脑和判断力。
如果只从自身利益出发,那么,动员滨海边疆大区竭力抵抗,尽量拖延一段时间,延迟死亡,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不是么。”
“难道不是吗。”
方然的声线有些冷淡,这并非刻意,而是一种生活习惯。
人的一切言行,皆为自身利益,这是真理;
即便眼前的管理长也一样。
所以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根本的动机,自己必须有深刻的洞察,否则便有风险,这是多年来养成的思维模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