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后,罗正英上车离开。
在车厢里,副官问罗正英道:“总座,你是想把钟毅引荐入土木系吗?”
罗正英平素待部下非常宽厚,所以人缘也是极好,部下都非常爱戴他,这也是他能够成为土木系二号人物的最主要原因。
罗正英道:“是啊,可惜钟毅拒绝了。”
说老实话,罗正英是真想借此机会将钟毅延揽进土木系。
虽然钟毅并非黄埔军校出身,但这并不是毫无转圜余地,因为土木系的老大陈实也不是黄埔军校出身,而是保定军校身,只是在黄埔军校当过教官。
所以,只要钟毅同意投入土木系门庭,罗正英就有办法安排钟毅进入黄埔军校担任一个学期教官,这样等钟毅再外放时,身上就有了黄埔军校烙印,这样一来,再加入土木系就不存在任何障碍。
可惜,钟毅拒绝了他的延揽。
副官也道:“看来,钟毅还是更看好俞良祯的七十四军系。”
停顿了下,副官又随口说道:“依我看,这事多半另有玄机。”
罗正英闻言眉头微微蹙了一下,沉声道:“慎言,不要胡乱猜测。”
“总座,这个事都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副官不服气的道,“现在谁不知道,中央军内的保定系已经被分化瓦解得差不多,咱们土木系就取代保定系成了新的众矢之的,甚至就连校长都在暗中扶持七十四军系、胡系及汤系。”
“够了。”罗正英皱眉道,“不要说了。”
罗正英有些烦躁。
……
感到烦躁的不只罗正英,还有俞良祯。
几乎是在罗正英的吉普车才刚刚出城,俞良祯的吉普车就进了长沙城。
让俞良祯感到烦躁的是浙江省的时局,他这个抗敌自卫团的总司令不好当啊。
所谓的抗敌自卫团,其实就是除了正规军之外的所有民间武装的统称,比如保安团、地主豪绅组织的自卫武装,帮会的武装等等。
这些武装龙蛇混杂,其成员良莠不齐,要把他们整合成一支真正的武装,谈何容易?
就这,还不是最让俞良祯感到烦躁的,最让俞良祯感到烦躁的是浙江省主席黄绍宏,这人以前可是桂系的大佬,排名甚至还在白崇悲之上!
当然,让俞良祯感到烦躁的不是黄绍宏的排名,而是他的能力!
这个黄绍宏,竟然愣是将浙江省的十几万民间地方武装组织起来,打造成了一支颇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
黄绍宏甚至还在浙省创办了三家兵工厂!
这就让常校长颇为忌惮,再要这样下去,浙省岂不是要变成第二个广西?
正因为这个,常校长果然决定釜底抽薪,派身为心腹中的心腹、嫡系中的嫡系的俞良祯前来接收浙江省抗敌自卫团。
黄绍宏原本一身兼两职,既是浙省主席又是抗敌自卫团总司令。
现在统帅部的一纸电令,浙江省抗敌自卫团总司令的职务归了他俞良祯,但是浙江省主席的职务却仍旧是黄绍宏的。
这就让俞良祯颇为烦躁。
因为抗敌自卫团不同于正规军。
如果是正规军,长官是拥有绝对权威的,因为长官要收拾不听话的手下太容易了,只要一纸调令就能把他调走,心狠的点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撤职甚至暗杀掉!国民党的军队,基本就是这种人身依附关系。
但是抗敌自卫团不能这样操作。
因为组成抗敌自卫团的民间武装是一支支独立武装,除了保安队、盐警这样的武装力量还勉强能算半政府武装,其余地主乡绅武装、帮会武装及各地自卫队,人和枪都是各地的地主乡绅或者帮会提供的,你还能撤人家的职?
对这个性质的武装,只能拿弹药粮饷来卡他们脖子。
但问题是,黄绍宏之前是浙江省主席兼抗敌自卫团总司令,所以可以顺利的从浙江省财政厅拿到钱粮,但是现在黄绍宏的总司令职务被他俞良祯抢了,身为浙江省省主席的黄绍宏还能心甘情愿提供钱粮,帮他做事?做梦吧。
所以,俞良祯对于到浙江省之后的前景,有种莫名的焦虑。
正想心事,坐在前排的副官忽然回头说:“总司令,到旅馆了。”
“到了吗?”俞良祯这才注意到吉普车已经停在一间旅馆前面,副官又抢先下车再过来替他打开车门。
俞良祯弯腰下了车,又带着副官入了内。
片刻之后,俞良祯便在旅馆内见到钟毅。
再见钟毅,俞良祯的心情跟之前是明显不一样的。
之前在麻城的时候,俞良祯是下属军团的军团长,属于执行者,而钟毅是长官部参谋主任,负责制定作战计划。
可是现在,俞良祯却成了钟毅顶头上司。
关系变了,俞良祯对钟毅的态度也变了。
在麻城时,俞良祯对钟毅制定的计划是百般挑刺,怎么看都不顺眼。
可是现在,俞良祯对钟毅却是青眼有加,直恨不得钟毅能够拿出在麻城时的十倍的精力来,帮助他带好浙东海防总队以及浙江省抗敌自卫团。
当下俞良祯对钟毅说道:“子韧,这次你我同去浙省,肩负党国和校长所赋予的艰巨任务,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此去浙江省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所以你我兄弟务必要戮力同心、共渡时艰。”
钟毅道:“卑职一定尽心竭力辅佐总司令。”
“很好。”俞良祯便立刻抛出第一个问题,“子韧,我知道你不仅善于打仗,而且善于带兵,那你告诉我,到浙省后应该怎么整顿抗敌自卫团?”
俞良祯的这个问题,其实也含有考较钟毅的意思在内。
钟毅在军事指挥才能已经不只一次在战场上得到展现,但是治理地方、处理军务的能力还没有被证明过,所以俞良祯在对钟毅委以重任之前,还是需要考较一番,这也是为了对浙江海防总队负责,对浙江省抗敌自卫团负责。
对于俞良祯的心思,钟毅心下洞若观火。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