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杨希望在隆道二年把棉花种植面积提高到三十万亩,农业公司将为此投入一万以上的奴工和数千平民工人,如果一切顺利,这些棉田的产量足够供应两座现今青州纺织厂规模的工厂。
如果在加上毛纺织和麻纺织,齐省今年能拥有3万以上工业妇女,这对于人口稀少的齐省,是一个很优秀的动员数字(预计工业妇女占总人口的2%,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二战鬼子的工业妇女比例)。
青州纺织厂的经理倒是清楚徐世杨对纺织的重视程度,但他不太明白为何这位年轻的统帅如此在意这似乎对战争并无太大作用的厂子。
当然,统帅的重视对他来说是个好事,齐省即将成立六部,明确官员权限的消息已经渐渐传开,这边没有那么多读书人组成文官集团,因此类似他这种实际掌握一线情况的事务官就有可能在新成立的工部占据头角。
换句话说,徐世杨越重视,纺织厂经理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大权限。
“请少都督放心,棉纺机器今年一定能见到成果。”
纺织厂经理大声承诺:
“工人培训也已经上正轨,以老带新,三个月就能带出一批手法娴熟的女工。”
现在齐省各方面对徐世杨的称呼都不一样,比如军方通常称呼他为司令,官员则大多以他大都督继承人的身份称呼为少都督,民间则喜欢称呼他小将军,还有些相熟的亲戚称呼他三郎之类,总之称呼相当混乱。
徐世杨本人对此倒是没什么特别意见,反正什么称呼他都能接受。
徐世杨鼓励道:“你有这个想法是好事,咱们现在就缺有实干水平的官员,加油吧。”
……
接下来是铸币厂,银行下属的铸币厂目前只铸造当十贯面值的金币、当一贯的银币,以及面值一斤、五斤、十斤三种面值的粮票。
齐省并不发行铜钱,金银币主要用以跨省或跨国大宗贸易,粮票则作为辅币,完全在内部流通。
与江南不同,齐省所谓一贯按标准的一千钱计算,这个数字比大周通行的一贯高了足足250钱,不过齐省金银币铸造精美,金银含量均衡,信誉很高,因此江南来的商人都很喜欢这种大额钱币。
至少双屿港李家现在很愿意接受齐省金银币进行贸易。
都督府每年能从发行货币方面获得高额铸币税,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源,不过一旦六部成立,银行和发行货币将会完全交给大都督直辖的户部管理,徐世杨将失去对此方面的管辖权。
当然,他还会保留建议权。
毕竟货币代表一个政权的信誉,徐世杨不希望失去自己管控的货币出现太大波动,以至于侵蚀都督府的权威。
徐世杨给户部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尝试发行铁币——这玩意不在齐省流通,而是运到江南或扶桑套购物资——这两个地方货币稀缺程度都十分严重。
扶桑那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地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各大名对铸币似乎也没什么兴趣,他们统计收入以折合大米的粮本位为主,实际贸易以金银实体和走私进去的大周制钱为主流通。
徐世杨认为,对扶桑倾销铁钱套购金银硫磺,应该能好好挣一笔。
大周的情况则是制钱私钱并行流通,朝廷似乎已经放弃了对铸币的监管,铁钱与制钱按当地汇率二换一的话,齐省这边的利润同样将十分丰厚。
既然要铸造铁钱,那么铁供应量就十分重要——因为铁与铜不同,这还是最重要的武器、工具原材料,产量不高可不敢这么玩。
因此接下来徐世杨重点视察的工厂就是莱芜的钢铁厂。
这地方附近就有铁矿、煤矿,原材料和燃料供应都没问题,新式炼铁高炉投产之后,齐省的钢铁产量预计在最近两年会有一个急速提升过程,钢铁产业下游的各种工具、武器、机器等工厂产量都会因此受益。
莱芜钢铁厂目前没有女工,甚至也没有外族工人,所用人口全都是最受都督府政权信任的汉族工人,可谓最核心的产业之一。
“本铁厂以焦炭炼钢,预计今年年产铁1万5千石,钢1千石!”
铁厂经理对此十分自豪,尽管细算起来,铁产量不过一千一百吨多一点,钢产量连一百吨都不到。
这个数字搁在另一个位面绝对是个笑话,恐怕也就是个村办企业的规模,不过在这个时代,这个数字确实值得自豪。
徐世杨不知道与江南的大周相比如何,但肯定超过女真鞑子,估计在现今整个世界都能排的上号。
……
徐世杨最后视察的工厂是兵工厂。
目前齐省有两个兵工厂,一厂在青州,主要以胸甲、刀矛等冷兵器为主,也生产神机炮。
二厂迁往登州,主要生产燧发枪、各种型号的野战炮和舰炮,同时还为即将成立的车辆厂生产车用大型板簧。
另外还有一个单独的火药工厂,厂址选择莒州浮来山——因为在山里,就算出了事,也不会造成太大破坏。
一厂厂长还是原来十五屯的铁匠老张,实际掌权人是他的长子,这小子对徐世杨保证每个月能提供一千五百件胸甲,如果所需更多,提高产量到三千件也行。
徐世杨觉得他可以对非鞑子的中立地方出售一些铠甲,只是这方面忌讳很多,能不能实现还得考虑大都督的意见。
二厂厂长是汤隆,这小子混的不错,他把当初浮来山当家的遗孀娶回了家,还买了两个鞑子婆娘当小妾,目前也是儿女成群,人生幸福美满。
对于都督府政权,这个前土匪算得上感恩戴德,因此对登州的第二兵工厂倾注了大量心血,使得二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一厂——这也是徐世杨把重要的火器生产放在这边的原因。
按照汤隆的汇报,登州二厂每个月可以生产一千条枪,但技术水平足够的工匠人数还是少,因此仍旧维持一半燧发枪一半火绳枪的水准。
不过即使每个月五百条燧发枪,似乎给新军现有的全部火枪手全面换装也已经足够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