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长安寒师> 三十八、滚滚长江东逝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十八、滚滚长江东逝水

“爸,郑阿姨对您,可真不一般呢!要不您就从了吧!嘿嘿!”回到家中,赵浩退开两步,和父亲保持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然后一脸玩味的对赵清山说到。

“滚蛋!什么时候轮到你来管你老子的事情了?”赵清山笑骂一句,看着离着自己两米远的儿子,实在有一股冲上去踢屁股的冲动!

晚饭之时,赵浩一脸正色旧事从提:“爸,儿子没和您开玩笑,咱们回不去了,您就没想过让咱落地生根,安个家?”

赵清山溺爱地摸了摸儿子的头,心里暗叹一口气,此生若得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行了,现在不是时候!”

听着父亲略带萧索的语气,赵浩心中有些担忧。这些天来,父亲的异常赵浩看在眼里!“爸,出了什么事!先是义父受伤,然后你这几天又忙前忙后。”

赵浩的忧虑不无道理,这连续几天的异常,换谁都会担忧。

赵清山微微一笑,心中的苦涩自然不可能告诉儿子,更何况,赵清山历来就是一个报喜不报忧的人。

“是有些事情,爸都处理好了,明天咱们去把你义夫接回来,然后爸爸带你飞上天去玩,好不好?”

“没有飞机,怎么飞上天?爸您可别骗我!”听着要飞上天玩,赵浩小眼睛里闪烁着光芒!看来对于上天,小赵浩很是感兴趣!

“小鬼头!”赵清山笑着揉乱了赵浩的头发:“爸什么时候骗过你?”

“爸!发型都弄乱了!”赵浩嘟着小嘴,一脸抗议!

赵清山双眼一瞪!蛮横地结束了谈话:“屁大的娃儿,要啥发型,赶紧吃饭!”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可是同一个长安,同样的饭桌,却不是每个家庭都同赵夫子父子一样和谐地吃着饭!

长安城,平康坊东南隅有一座大宅,宅门上方醒目的牌匾上刻着“李府”二字。府内,一个身穿青色儒袍,仪表魁梧约莫半百的汉子正双手负于后背,怒目直视着眼前低眉顺耳的青年!

“此书没收!”

“别呀,爹!”青年男子眉头皱成一堆,一个苦字活脱脱地写在脸上,这本书可是整整排了半个时辰的队才买到的!

“嗯?”知命之年的汉子双目一瞪,鼻腔里冷冷地憋出一个音节。

青年还想反抗,这时屋外传来一个悦耳却很是愤怒的女音:“李药师!李德謇!叫你们吃饭!这快两刻钟了!还在做什么?”

原来是卫国公李靖李药师父子!怪不得,能在东市有这么大的府邸!

“就来!就来!”李靖慌忙回应,只是回应之余,也不忘怒瞪一眼李德謇!

等着李靖出去,李德謇拍了一把脑门,看来只有明天再去排队买一本了,可怜这半个月的月钱没有了。这个时代的书,可不便宜,而且作为李德謇这种在家等待皇命的成年青年一个月的月钱本就不多,一贯钱顶天!

乘着李靖一家吃饭的光景,让我们将时光回溯到两刻钟前。李氏大宅的晚饭时间已经到了,在屋内为手中书本痴迷的李德謇还未出来!丫鬟已经催了两次,这时,作为一家主母的红拂女张初尘瞪了一眼李靖:“去看看德謇在做什么!平日里吃饭比谁都跑得快,今日温书如此痴迷?你不了解你儿子的德行?”

儿子的情况确实很怪异,要是奇技淫巧之类的东西,他当然十分好奇。可是,若说到读书,李靖一百个不信儿子读得进去。

抱着疑惑的心情,李靖来到儿子的书房,屋内的情景让五十余岁的李靖目瞪口呆!一向不喜读书的儿子李德謇居然津津有味地的看着手中的书本。

看来,儿子这是准备认真读书了,李靖拂了一把胡须满意地点点头!李靖正准备开口叫儿子吃饭,这时李德謇突然爆出的一句话,让李靖脸色突变!

“好!哈哈哈,好一个美髯公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李德謇突然大笑手舞足蹈!

李靖不由得眉头紧皱,到底怎么回事!儿子李德謇虽然不喜读书,却是出了名的沉稳!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李靖一把夺过李德謇手中的书本!嗯?不对,为何是书册?书不都是成卷的吗?李靖愣神了!此时李德謇愤怒的转头,结果眼前之人居然是自己的父亲,这让李德謇吓了一跳,只能乖乖站着,等着自己的父亲开口训诫。

合上书册,李靖只见封面上赫然四个大字《三国演义》!再从左往右看,只见前面写着“清山著”!

李靖去过私塾,自然知道这本书是赵清山所写。翻开第一页,只见几行漂亮的行书跃于纸上:“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好诗!李靖心中暗自一叹继续翻了下去,只见书中开篇写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李靖一口气看了五回,心中是越看越心惊!此书虽然与正史观点有悖,可书中谋略计策让大唐军神啧啧称奇!李靖很想继续看下去,可到底是大唐最出色的主帅,这点自控能力还是有。因此才有了接下来李靖强制把书收走的事情。

吃完晚饭,李靖不理会儿子李德謇那幽怨的眼神,直接进了自己的书房。书中那句“且听下文分解”萦绕着卫公的心,那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李靖迫不及待的坐到榻上,操着书本看了起来。

一本《三国演义》上册,看得李药师如痴如醉!看完了第一遍,李靖再抱着审视的目光看起了第二遍!一遍二十万字,两遍四十余万字。卫公总算在妻子第三次催促的时候放下了书本,上床睡了觉,只是时间已经来到子时。

而在卫公李靖品读的时候,李府另一端的李德謇将脑袋蒙在被子里,辗转难眠。近二十年来,这是他第一次对一本书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直到夜深,李德謇才沉沉睡去。

无独有偶,这样的事情并不单单发生在李靖府上。一本三国,就像投入湖中的巨石,在长安城内激起了一道道波纹。

次日一早,卫公李靖草草洗漱,卷着《三国演义》便上了朝。而后,李德謇偷偷进入父亲的房间,然而,悻悻而归。

延康坊内的赵清山早早起床,然后做饭吃饭,再来到私塾。私塾的门居然开着,赵清山一把抱起赵浩三步并作两步进了门内。只见门房里一个熟悉而苍白的面孔正在那里咧着嘴笑。

赵清山双眼有些红,更有些生气!

“你是傻子吗!不知道多休息几天吗?他妈的!那么长的伤口,你就不能缓两天再回来?”赵清山看着现在门边的老酒鬼,心中的气不打一处来!这伤口缝合才几天,竟然这样就回来了,换做后世,都要住院一周。

“书生,某没事了!”老酒鬼咧着嘴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