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我在大唐当秀男阅读> 第六十五章 请供奉入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五章 请供奉入场

翌日上午辰时,风和日丽,白云悠悠,天气美好!

神都洛阳北依邙山而建,洛水从西南向东北穿城而过,有河汉之象,乃是风水宝地,龙脉所在。

皇宫坐落于神都洛阳的西北方位,位于洛水之北,东西长四里许,南北深约四里,为皇上居住和上朝之所,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紫微城,占地面积是紫禁城的三倍多,可谓大气纵横,无以伦比。

紫微城按照居住和上朝的功能,划分为后宫寝区和前殿朝区两大区块。

后宫寝区包括上阳宫、控鹤监、少阳宫,以及萃阳宫等寝殿以及各处御苑,禁卫森严,神秘至极,普通军民根本无法窥测内中之奥秘。

前殿朝区主要包括两仪殿、麟德殿、太极殿、天堂和明堂等宫阙楼台,恢宏壮丽,规整大气,美仑美奂。

两仪殿位于前殿朝区最接近后宫寝区的位置,是皇帝上朝处理朝政之庄严场所,由一主殿二偏殿及四座阙台组成,中间是一个气派阔大的广场,横一百五十丈,深二百丈,可容上万人聚集,而实际上,平素都是空荡荡的,少见人迹,除了皇帝上朝议事之时。

此刻,两仪殿前的广场被布置得焕然一新,广场中央临时搭上了一块高三尺的舞台,舞台铺着猩红的地毯,四边飘扬着大周的杏黄蟠龙旗和突厥的虎头飞鹰旗。

舞台正北面,在正殿门口的台阶上临时搭起一座带琉璃瓦顶篷的亭台,位置比舞台高出十个台阶,亭台上铺着大红团花锦绸地毯,正中间摆了一张金丝楠木打造的龙案和一张八爪探扬的龙头交椅,很显然这是皇上武则天就宴观礼之处。

舞台的东面,大概十步开外,分成五排摆着五十张原木矮桌,矮桌的后面摆放着五十个绣花蒲团,这儿是突厥使团的位置。

舞台的西面也分五排摆着五十张矮桌,后面也是五十个蒲团,这儿是大周朝王公大臣的位置。

在舞台的正南面,这儿本来应该是空荡荡的,是宾客出入席位以及太监宫女上酒上菜穿梭往来的通道,此刻摆上了十五张矮桌,分成三排,第一排三张,第二排五张,第三排七张,这儿就是后宫供奉的位置。

在广场的四面八方,驻守着上千名身穿红色甲袍的羽林卫,长戟拄地,腰间悬挂着腰刀,昂首挺胸,目不斜视,站姿挺直,可谓威风凛凛,气势豪壮,相互之间隔着七八步距离,防守得密不透风。

在两仪殿的外围,还有数千名身穿棕色盔甲,披着外黑内红罩袍的千牛卫,腰带上悬挂着极其锋利的千牛刀,将两仪殿团团围住,可谓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吉时已到,奏乐,请突厥使团和大周王公大臣入场就座。”御前太监武常出现在两仪殿正前方的门楼之上,面带喜色,对着等候在外面的宾客高声宣告,他的声音尖锐而悠长,加上身居高楼,能传出到极远的地方.

一霎时,钟楼上编钟奏响,鼓楼内鼓乐齐鸣,可谓金声玉振,整个天地似乎都在共鸣,呈现出一片欢腾喜庆的景象。

身穿花铃毡裘服饰的突厥使团,和身穿黄色或紫色袍服的大周王公大臣,早已俟侯在两仪殿到麟德殿之间的长长的甬道上,听到御前太监的吆喝声后,自动分成两列队伍,面带喜色,分别从殿外穿过门楼下的东西两扇大门,依次进入两仪殿广场,大部分人目视前方,阔步而行,偶尔有人与走在身边的人小声交谈着,在众多身穿红色宫裙面带怡人微笑的宫女的引导之下,进入到各自的席位,分别入座。

突厥使团方面,入场时由始毕可汗领头,就座时自然也是由他居首席,副使及其他人按官职大小依次在各排桌子后面入座。

大周方面,于首席入座者为武则天的儿子庐陵王李显,头戴束发王冠,身穿杏黄色袍衫,气度雍容,但是他有些不苟言笑,似乎不大愿意与朝臣交流,入场后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直接入座,双手撑住膝头,腰板挺直,目不斜视,只是偶尔与坐在他下手的太平公主交谈几句。

太平公主坐于庐陵王下手位置,她年龄二十岁出头,身穿缀满珍珠水晶的海蓝色曳地长裙,头绾凤翅髻,肤色白皙,明眸善睐,气质高雅,国色天香,引起无数人的赞叹和注目。

因为郡主和小王子的失踪,太平公主心里很焦灼,但表面上云淡风轻,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与李显言笑晏晏,甚至一句也没有向后者提起郡主失踪的事情。

再下为魏王武承嗣,年龄四十来岁,身穿深紫色王服,头戴王冠,白脸长须,有一种眼高于顶,睥睨一切的气势,对素来不怎么交往的朝廷大臣冷脸冷眼,他心里清楚的很,那些反对他的朝臣,无论你怎么交好,他们的态度都不会怎么改变。

对于坐于他上手位置的太平公主,武承嗣却非常殷勤和恭敬,不时地侧身朝向后者,面带谄讪笑容,似乎在聊些什么,不过后者却不怎么搭理他,三五句话才会礼貌性地回一句。

自从武则天登基以来,武承嗣就把自己从繁杂的朝政事务之中抽离出来,一心一意筹划争夺储君之位的计划和行动,这一点得到姑姑武则天的默许,他的重要计划之一,就是争取迎娶太平公主为妻,所以在明里暗里对太平公主展开了犀利攻势,也曾向姑姑武则天表露过这种意思,武则天并没有表示反对之意,但也没有答应为他撮合,最主要还是要看太平公主自己的意愿。

虽然之前因为张麟向皇上耳边灌输“女儿也可继承大统”的阴风,引起武承嗣的不快,但是转念一想,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已,要想实现是几乎没有可能的。

想当年姑姑武则天趁着太后临制之便,攫取神器,都遭到无数王公大臣的顽强抵制,若不是她断然采取血腥暴力手段,怎能坐稳皇位?就算她采取血腥手段,反对者依然是前赴后继,如同原上之草一样,斩烧不绝。太平公主虽然是武则天的女儿,但是缺乏雷霆手段,欲以女儿之身承继大统,哪有这么容易,试问哪个王公大臣能接受第二个女子为帝?

因此,在紧张了一段时间之后,武承嗣并没有把太平公主视为真正的竞争威胁,而是继续把她当作拉拢联姻的对象,若是能与太平公主结为姻缘,那么,东宫之位非我莫属!这就是他今天乃至一直以来向太平公主献殷勤的主要原因。

武承嗣下手为梁王武三思,他的年龄也不到四十岁,穿着王服,头上戴着幞头乌纱帽,这显示这他有双重身份。他的态度比武承嗣平和得多,经常主动与身边的朝臣攀谈,不管那些人是否交好,当然,他有时候也会隔着武承嗣对太平公主讨好地说笑一两句。

对于武三思的讨好之举,太平公主反而亲切友好一点.她虽然心里鄙视武家那些表兄弟,但是这种鄙视之意在表面上并不明显,她心里相当清楚,武承嗣等人已经讨得母皇武则天的欢心,在明面上没有必要得罪他们。她之所以不怎么搭理武承嗣,是因为,后者一直以来对她有非分纠缠之居心。

实际上,在暗中,武三思也在争夺储君之位,做着各种必要的准备,太平公主自然也是他极力争取的对象,但他做得比较隐蔽,并没有把争位或者争太平公主的意思宣扬出来,而是以武承嗣的重要支持者身份示人,并且代表武家主持朝政。

武三思后面就是张柬之等朝中宰相以及六部九卿以及十六卫大将军。

众人惊异地发现,皇嗣李旦没有出现,席位上也没有他的位置。如此隆重而显要的盛典,作为皇嗣的李旦理应出席参加,可皇上却无故不让其参加,这让大周的文武重臣心里都不是滋味,甚至隐隐生起了寒意,看来李旦的皇嗣位置岌岌可危,登上东宫太子之位的可能性似乎更加微渺了。虽然,庐陵王居于首席,给朝臣们带来一点点希望,可这并不能抵消他们心里因皇嗣李旦缺席所产生的深深的失落感。因为,庐陵王李显在朝臣心目中的印象不怎么好。七年前他当皇帝时曾经说过的“将天下送给韦皇后家也未尝不可”之“豪言壮语“,言犹在耳,在朝臣们的记忆之中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去。

在朝臣们想来,就算皇上将李唐的江山还给庐陵王李显,这江山照样完蛋,相比起来,还是皇嗣李旦稍微靠谱一些。

见皇嗣李旦没能出席此次盛会,魏王武承嗣暗中大喜,李旦的危机,就是他武承嗣的良机。李旦的缺席此次盛会,让他觉得在通向东宫的路上似乎少了一块巨大的绊脚石。

“请控鹤监供奉入场。”御前太监武常出现在另一座离两仪殿较近的阙台上,冲着两仪殿后面扯开嗓子喊道。

值守在各个节点的太监们接力传音,声音此起彼伏,形成一阵声浪,在虚空中汹涌向前,一直传入到位于两仪殿北面的后宫之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