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武侠修真>一曲江湖行> 第三十九章:一苇渡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九章:一苇渡江

老和尚嘱托觉禅,先行送张灵均与杨自在二人去了客房内休息。

他二人自是遵从主人意见先去客房内暂时歇息片刻,毕竟老友相见定有很多话详谈,而且他们自泰山而来的这几天一直很少休息睡眠,貌似先去睡个饱觉也不错。

待他二人走后,一众僧侣也对老叫花子的身份猜测了起来,现如今江湖,能与方丈相谈甚欢且能喜笑颜开,并令其一改往日风格,实属不简单。

这也从侧面显示出了这位老人家的不凡,最起码有一点可以论证,那便是眼前老者,定是乱世那一辈的高人,不容小觑。

雄伟森严的大雄宝殿身后是‘罗汉堂’,该堂供奉民间传闻的‘十八罗汉’,但与藏经阁一样,同是不对外开放,只因罗汉堂是众武僧弟子淬炼肉体的地方,不可等闲它地,涉嫌寺内武学精秘。

道家功夫以养气见长,而佛家却是不同,以打磨肉体称雄于世,传闻当今禅武寺方丈空相大师便是一位已修成肉身金刚不坏的强者,甚至只差一步就可凭借肉身修为成圣作祖,实力极为强悍。

禅宗立世以来,出现过许多高僧圆寂但肉身却是不朽的情况,这便是佛门修身的结果,比之道家养气可是不遑多让。

换种浅显易懂的说法便是,佛教认为佛菩萨或高僧大德圆寂后,可得舍利。而这舍利大致分为两种,在《玄应音义》有载:“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别”。

全身舍利即是指高僧示寂后,其身体经久不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碎身舍利指高僧大德荼毗后之遗骨。

前者生前便是修成了肉身不朽,只差一步就可化作罗汉菩萨。而后者再不济也是对‘金刚不坏’这一境界有了初步认知,实力于现世来讲,也是鲜有敌手,十分雄厚。

而禅武寺的武僧,更是将佛门肉身神通发展到了一定极致,传闻空相方丈曾与太原剑阁老剑神有过几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其中有场大战二人胜负不知,可引来的后果却是山峰抖擞江河倒流,当属实是万分精彩的一场决战。

此战过后,江湖中人对于这位平时不显山不漏水、颇为低调的老和尚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那便是这位白须苍老的不像话得老僧、当今禅武寺方丈,仍然还稳若磐石、老当益壮、力能举鼎开山。

而且就连西域现如今的密宗活佛都是非常欣赏和称赞空相大师,还声称说,中原天下有‘空相’、‘玄空’两位大师高僧,当保佛门禅宗不衰。

需知当今大汉奉道教为国教,道家兴盛佛门势微的局势几乎是板上钉钉,能够将整个大汉佛门的希望寄托在这二僧身上,可想而知,这二僧该有多么的恐怖。

曾有人问空相若是圆寂之后可要留下遗体,他只说:“四大皆空、不着于相,留个臭皮囊做甚?”为此他还叮嘱了身边子弟,在他死后,定要火化。

他的这个观点,估计也是大多数佛门修行者的观点。

那人又问他:“若是死后火不可焚,肉身不坏又当如何?”

空相答道:“那便徒留肉身,上求佛道,下化苍生共愿。以身弘法,以身说教,以身度尘,接引众生。”

那人起身不再说话,朝向空相深深鞠了一躬,并提笔写了四个浓墨飞舞的大字‘心怀苍生’,从此以后,世人便是知道了,嵩阳山上禅武寺,有位老和尚心怀苍生,被江湖中人誉为不弱春秋时期禅宗老祖达摩。

高僧圆寂留下肉身者不计其数,因为有些人,在看到木雕泥塑的佛菩萨时,不能产生恭敬心,认为那是假的,但在看到肉身菩萨时,觉得可亲可近,内心震撼,认为那是真的,愿意供养皈依。

所以有些高僧在圆寂之前,发愿要留下肉身,顺应众生,正因为如此,从古到今。肉身菩萨不断出现。

这也正应了一句话:所谓信仰,大多数是封建迷信。

有些人认为这是假的,这便是假的。

有些人认为这是真的,这便是真的。

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假的,这肯定是假的。

大多数人认为这是真的,这肯定是真的。

这是恒古不变的人性。

从何时开始?

从有时开始。

人们总会顺着舆论随波逐流,人们总会按照普世价值观谋取信息。

可却从不愿从多种角度探讨沉思一个问题,列如时至今日民风民俗——信奉优秀者或者依赖虚幻者、权贵者。

高僧此举亦是无奈。

毕竟人们与其信任可能不存在的神明,倒不如信仰已经存在过了的天人。

老和尚空相很自然的便将跟随着自己的弟子们打发下去,与老友相见,有些话题,自然是不益被别人听见,哪怕那个人是自己的弟子。

“我说…你刚从泰山而来?”空相方丈停顿了一番,转动着念珠呢喃一句‘阿弥陀佛’,又道:“据我了解,这几日仙师那里可是不太平啊。他阳寿……”

老叫花子打断道:“是我…”

老和尚一脸不可置信,面容大吃一惊,压抑住内心惊骇,后又恢复平静道:“怎么会?按照你的修为,若想长生,岂不是太过于简单了?毕竟天门在上,你以武力见长,定能踏入,为何还要平白背此因果?”

老叫花子听空相说至此处,却是和蔼一笑,这笑容洋溢着幸福,充满着温暖,随后又怅然道:“若是不被红尘俗世打扰,我自然无惧。可我那乖孙儿还需要我来照顾。若是强行入了天门真做了天人,恐怕也不是我想所为,毕竟那忒无趣。”

老和尚暗自摇头道:“既然如此,背负了这莫大因果,真的不后悔吗?”

衣衫褴褛的老头儿抬首望着蔚蓝天空,目光所及之处,似乎跨越了时光长河,他悠哉悠哉道:“我年少时有志,青年时落魄潦倒;我壮年时有情,老来时又因情所困。这辈子什么都经历过了。

无论是风是雨,是光明或者黑暗…我都经历过了,也都经历够了。你说,对于来生,我还有何可求?既没有可求,又何谈后悔?”

空相方丈乃是佛门中人,而佛门中人有以信‘来世福报’一说,所以或多或少,他对老叫花子说的一番话有点儿敏感。

不过说到底…曾经的佛门,何曾修什么来世了?……扯淡。

他略有觉悟道:“你说的一番话,在任何一座佛门寺院讲出来,恐怕都会引来不少反驳之音。不过说实话,我听着在理。”

禅宗萌萌哒…专门修来世。

需知…我心向佛即是佛。

需知…助众生度今世劫…

才是我佛慈悲。

南无阿弥陀佛。

在老叫花子心中认为,所为高僧应如空相方丈这般,过去、现在、未来,三者皆修,皆有大成。

他喃喃回道:“佛门有句话,我一直心生欢喜,叫做‘人生须臾不过百年,天涯海角一切随缘’。我觉得这句话才是真正在理。”

老和尚若有所思亦若有所失,思绪片刻,开门见山道:“今日来此,不会只是单纯来找我唠嗑吧?说罢…有何目的,我看看是否为难……”

老叫花子洒脱一笑,道:“哈哈,若是年轻时候的你,恐怕会笑骂我一声‘唧唧歪歪不说个正题’,老了老了,却正经起来了。”

老和尚也咧开大嘴笑了起来,“哈哈,你也知道老了。小时候总被师傅师兄们骂臭小子,到老了可不愿徒子徒孙在背后骂我老不正经啊!”

就在老和尚感慨万分之时,老乞丐单刀直入道:“你知道我不善于轻功一途,不然也不至于当年输了赵长青一筹。而我那乖孙儿现如今也没学到个什么上等轻功,我便想着让他一观贵寺‘一苇渡江图’,看看有没有缘分从中悟出一套绝顶的轻功来。”

春秋时期,传说禅宗老祖达摩渡过长江时,并不是坐船,而是在江岸折了一根芦苇,立在苇上过江的。

事后他便根据自己一苇渡江时的场景,亲手绘就了一幅图画,而图成之时,又被他赋予了一定神韵,导致后来人观想此图时,心思无杂且有缘者,都会悟出一些绝妙身法来。

不过极重缘分,若是无缘,即使再过强求,也悟不出什么来。

老和尚略有疑惑道:“你那乖孙儿…可是……?”

老叫花子未等他说完,便是点头示意了起来。

老和尚又道:“那我可就奇了怪了,他明明还没入玄妙境界,如何能够参悟祖师爷赐予我们的东西?”

老叫花子有了些不好意思,但转瞬说起话来,又让人感觉充满了不要脸的意味,只听他道:“你们寺里不是有大还丹吗?我孙儿就差半只脚就能迈入玄妙,有了大还丹定能成事!

而且一颗珍珠换一颗大还丹,一副图,换我当年搭救你之恩,这买卖,怎么说都是你赚了。”

老和尚嘴角抽搐,面容悲痛道:“老衲就知道,你这老鬼居心不良!早知我便不来见你!图的事是小,毕竟就是让他观望一番,不成问题,但大还丹可事关我寺根基,你怎的如此好意思便伸手要了?

死叫花子,不给!”

“当真不给?”

“当真!”

“嗯…我记得你十八岁那年,偷看过祝素月在河里洗澡吧?”

“……要几颗?”

祝素月,当今太原剑阁老剑神之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