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汉明阅读> 第二百五十二章 应天府光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二章 应天府光复

此时应天府清兵守军总共一万三千人。

这其中包括来自周边急调来的军队,可以说就是支杂牌军。

时、势皆在明军这边。

吴争没有丝毫犹豫,在三军到达预定位置时,下达了总攻命令。

没错,首战便是决战,这一直是吴争的风格。

要么不打,打就孤注一掷!

不得不说,此战兴国公王之仁的水师受压最为严重。

从长江西进,这沿江的数百门岸炮,对他的水师威胁最大。

这些火炮是大明设置的岸防炮,可在现在,居然成了清军阻止明军的武器,可谓死物无情啊。

但王之仁丝毫不为所动,他亲率水师舰艇冒着炮火强硬突进,以一天的时间,到达应天府以北登陆,并兵分三路,向仪凤、钟阜、金川三门发起了进攻。

而此时,鲁之域部正在进攻石城、水西二门,吴争率部正在正阳门以南二、三十里地,与清军的驻防部队激战。

洪承畴什么都防到了,但他没有防到,王之仁的水师已经强大到这种地步。

更没有预料到王之仁堂堂兴国公,竟会屈从于一个稚子之下,听从他的号令。

洪承畴因手中兵力捉襟见肘,把主要兵力都布置在西、南两个方向,这也是吴争在正阳门外遭遇清军顽强抵抗的原因。

可洪承畴放松了对北面三座城门的防守,实际上,就算洪承畴想到了,也没有兵力可调动了。

两天两夜的激战,首先突破的就是王之仁部,第三天凌晨,金川门告破。

得知明军入城的消息,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的洪承畴喟然一叹,援军赶不上了。

对于这个结局,两天前他已经有预感,因为明军的推进速度太快了。

几乎是不顾一切地从西、南、东三个方向并头齐进,这在以往是很难想象的。

这不是几百人的军队,上万人的军队调动、行军,所需要的准备,那至少也得三天吧。

可城外那小子居然就做到了一声令下,大军说开拔就开拔了。

而王之仁居然还真听他的。

这还不算,如果西面没有那一支来历不明的大军进攻,自己还可以抽调西门守军增援北门。

洪承畴到现在也没弄清楚,西面那支明军的来历。

虽说知道这支军队从宁国府、太平府一路破关斩将而来。

但洪承畴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管它,他的精力一直专注在两次击败自己的吴争身上。

而现在,洪承畴才发现,吴争并非此战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王之仁。

吴争的南路和西面明军,不过是吴争吸引自己的障眼法,是佯攻。

真正的杀手锏,竟是兴国公王之仁的水师。

这让洪承畴万分感慨,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如此泼天巨功,这少年竟说让就让,以自身为诱饵,吸引自己的注意力。

然后明下栈道暗渡陈仓,给了王之仁一个彪炳史册的机会。

怪不得……怪不得啊!

堂堂兴国公,竟会听从一个稚子的号令,如此大功,哪怕是自己,又如何不心动呢?

洪承畴默然下令,出太平门,闪击镇江。

……。

洪承畴悄悄溜了,其实按照清廷规定,守城不足三十日,犯官家眷一律处死,可洪承畴并不在意,以他的身份基本可以豁免,况且象他这样的人,除了在乎自己之外,别的他都不在乎。

他带走的人不多,就他的直隶部队三千人。

带得多了,明军会发觉,到时他就无法闪击镇江得手。

可城中的清军不知道他们的主帅已经逃了,依旧悍不畏死的与明军作战。

战斗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由于三面进攻,几乎没有鞑子逃出。

一万多守军,全部变成了尸体。

应天府竟然真的被明军光复了。

面对着这一切,所有将士都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这可不是普通的城池,这是南直隶啊,曾经的大明南京啊。

应天府,对于明人而言,就是都城,特别是遗老遗少而言,份量重如泰山。

就连王之仁都激动得满脸涕泪,光复南京,这滔天大功真是他的了?

想到曾经自己在弘光朝,遵从朝廷命令降清的情景,王之仁心中感慨万千。

不好,没有一失足成千古恨。

有今日光复南京之功,这天下还有谁敢不卖咱兴国公的面子?

鲁之域嚎哭地倒在石城门口,他嘶吼道:“大哥……大哥啊,你看见了吗……弟弟今日率军攻入应天府了!你放心,今日之后,弟弟会杀更多的鞑子来祭奠你在天之灵!终有一日,弟弟会率军渡江北上,光复顺天府!”

无数的将士默默闻听着,唯一在动的,就是从眼中滚落的热泪。

在这一刻,明军上下同心,军心如铁。

……。

应天府骤然光复,参战明军回过神来,不约而同涌到洪武门前,疯狂地嘶吼着、渲泄着。

满城的百姓到这个时候才醒悟过来,应天府光复了,再不是清廷的江宁府了。

于是,满城的百姓也加入了狂欢的行列。

那个晚上,应天府中究竟喝光了多少酒,放了多少烟花爆竹,已经无从考究了,只有在凌晨看到一城横七竖八、醉酒的人体和一地的狼籍,才能感受到一分前夜的狂乱。

可还没等明军将士尽兴,吴争就接到了来自镇江信使的禀报,清军占领了镇江。

吴争这才反应过来,洪承畴的出走,不是逃命,而是别有意图。

镇江所处的位置,如果不计应天府是南京这个特殊意义,那么二者之间在军事的意义是不相上下的。

如果任由清军占据镇江,那么清军援军就会非常顺利地从镇江登陆。

于是吴争急赶至王之仁临时住所,吴争是想由王之仁派出水师收复镇江。

只有这样,才能争取时间,在清军立足未稳之时,将他们赶出镇江或者歼灭。

而王之仁部确实伤亡惨重,从镇江西进,沿江的火炮造成了三百多条舰船的沉没,近四千人伤亡、失踪。

强攻北面三门,又折损了二、三千人。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