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小文贼阅读> 第六十七章:朝中恩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七章:朝中恩怨

……

现如今赈灾似乎成了一件十分敏感的事情,对于钟瑞和李瑁来说,赈灾已经不是重点了,重点是朝廷的赈灾粮款到底哪去了?

林逸没有接触过长安官场,甚至就连怀疑的对象都不知道是谁。毕竟长安那么多的高官贵贾,天知道这其中牵连着多少问题。

但是有一点他清楚,赈灾!是必须要解决的。至于是谁贪墨了灾银,与他无关,更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四品录事参军能够参与的。

李瑁面容纠结,眼神有些飘忽:“钟兄放心,此事本王已经奏明了朝廷,第一批赈灾粮款半月之内便能到达。”

“殿下误会了,在下说的不是粮款……”

李瑁点点头,直接打断了钟瑞的话,脸色有些难看:“此事兹事体大,还是日后再说吧。”

倒了李瑁也没有说清楚,此番到底是谁贪墨了赈灾粮款,但以他的态度来看,此事一定不简单,说不好就会引发惊天之事。

还是那句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李瑁不说,林逸更不会去问。与日后的功劳比起来,如今明哲保身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

颍川境内的干旱越来越严重,临近七月,本就是酷暑难当的季节,气温更是一天比一天更高。

整整半个月,艳阳高照,连空气都火辣辣地,没有一星半点降雨的迹象。然而颍川城内的那两口水井,如今水位已经下降了多半,眼看着就要趋近干涸。

尽管林逸这些天早就将颍州城方圆百里的水源都探查了一遍,却还是收获甚微。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就算朝廷的赈灾粮款足够多,也同样阻止不了的旱灾的恶化。

傍晚,林逸坐在府衙后院的大树下,不知在与韩虞交谈着什么,可看两人的脸色,似乎话题聊得并不愉快。

“咱们带来的粮食还有多少?”

“除去今日的补给,应该还剩一千多石。”韩虞的声音一如即往地果断干脆:“刚刚收到洛阳杨小姐的消息,家里这个月的盈利已经结算出来,大约有两万多贯,按照您的意思,已经全部运来颍川,估摸着再过五六日就能到了。”

林逸一副有心无力的样子,深叹了口气:“这已经不是赈灾能够解决问题的了……”

韩虞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忍不住道:“以颍川目前的状况来看,这旱灾至少还会持续到明年冬季。若仅仅是放粮,的确不是长久之计。”

一瞬间,林逸似乎做了决定,起身往外走去:“去见寿王。”

……

颍州太守府。

这里原本是关宝安的府邸,如今依然成了李瑁的临时驻地,居住办公皆在此处。

门前等了不多时,侍卫去而复返,恭敬的拜了一礼:“林大人,寿王有请。”

关宝安的府邸不算大,满打满算也就五六百个平方,除了十多间厢房外,便是李瑁如今入主的主院。

由此可见,这位关太守也不算是个只知个人享乐的官员。不管他是不是好官,至少也还算不上坏。单单以他变卖府衙和自家财产赈济灾民的举动,便足以说明其人品。

此时已是酉时,李瑁却依旧整装待旦,身前的案几上摆满了各种奏章卷宗,整个人看得有些憔悴。

便如林逸一般,他如今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赈灾一事说到底是以他为主导,但凡是出了任何纰漏,那都与他脱不了干系。就算他贵为皇子不会受到重罚,但与惩罚比起来,他更担心失去了老爹的信任。

李瑁抬头看了眼林逸,又开始接着翻阅手里的卷宗:“林大人坐吧。”

林逸不由得笑了笑:“殿下如此忧国忧民,实在叫微臣汗颜。”

李瑁抬头露出一丝苦笑,放下手中的卷宗伸了个懒腰:“恭维的话就免了,实不相瞒,长这么大,本王还真没有向今日这般用功过。”

“那不知殿下可有法子了?”林逸整了整身形,面色严肃道:“如今颍州灾情日益恶化,若是长此以往,恐怕后果不敢设想。”

李瑁摇晃着发酸的身体,走在堂中来回踱步:“这些本王知道,所以我们当务之急是想想,如何才能将那些流散的灾民召回来。只有将他们统一制约,才能避免暴乱的发生。”

自古天灾人祸最容易出现暴动,尤其是这种发展落后的年代里,百姓们人权低的可怜,一旦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那么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死亡与反抗。

如果颍川地区一旦出现暴动,那么必将会引发整个中原地区的动荡。若是再被那些有心之人从中作梗,甚至还会引起不小的叛乱。

林逸沉吟少许后,眉头紧皱:“可如今各地灾民数量之多,光是颍州境内就已有近万余人。再加上阳翟,长社,颖阴等地,也接连涌出数万人之多。如今颍川境内的灾民数量,最少也在五万人左右。甚至有不少流散的灾民,已经开始向洛阳,安阳,淮阳等地汇集。若没有足够的人力,恐怕根本难以制止。”

“难怪……”李瑁叹了口气,眼神中带着一股子莫名的杀意,拿起桌上的一封信件仍给林逸:“看看吧,这是昨日长安刚刚传来的消息,本王此番来颍州赈灾……怕是上了某些人的当了。”

林逸仔细看了一遍后,无奈的笑了一声。

阴谋!赤裸裸的阴谋……

信里写的很详细,此番赈灾一事乃是三省六部商议之后,由前任宰辅张九龄亲自举荐,才帮李瑁夺得了这次机会。

所以表面上,李瑁来颍州赈灾一事,乃是他极力争取来的差事,为的就是给自己多积攒些声望与功勋。

可实际上,这件事同样是有人刻意为之。为的就是将李瑁骗来颍州,之后再从赈灾粮款之上做手脚,以此将他推上风口浪尖。等到了那个时候,这赈灾可就不是镀金的美差了,弄不好就会成为搬到他的最大威胁。

至于这从中作梗之人是谁,其实并不难猜。单看如今朝中谁人最不想李瑁得势?那无疑便是那些与他同为皇子,又争储在即的兄弟们了。

狠呐——真他娘的狠!

都说皇家荣华好,哪知皇家最薄情。

林逸不禁有些同情起李瑁。身为玄宗皇帝最得宠的皇子,他看似荣耀。却不知这背后,有多少人都在盼着他倒台,这其中也包括他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弟们。

想想李瑁如今的处境,林逸甚至对他生出一丝有些同情之感。

沉默了少许后,林逸小心翼翼的试探了一句:“莫非这暗中作梗之人,乃是张宰辅?”

张九龄的名讳他清楚,更是在后世电视剧与史书中,不止一次的看到过他的生平事迹。若是按照史书上的评价来看,张九龄无疑是这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忠臣贤相,光是他的功绩就足以比肩任何一个朝代的能臣。

甚至有史书评价,张九龄之功,堪比太宗时期的长孙无忌。由此可见,张九龄的德行应该不算太坏。

可话又说回来了,真正的历史也绝非史书上写的那般精确。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天知道这些流传千古的名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不可能!”李瑁想都未想便一口否决:“自本王开蒙之后,便是由张宰辅一直苦心教导至今。对于本王来说,张师不仅是长辈,更是本王的恩人。如今张师已是年迈之躯,更不会做出这些对不本王不利的事情。”

一句话说的感人肺腑,可感动之余林逸还是从其中听出些许利益的存在。

诚然,若是将自己换做张九龄,不管李瑁是否能够夺嫡成功,既已选择了他,那便要尽力相助才是,只有这这样,才能保证张家后世延绵不衰。

林逸思量少于,意有所味的看了眼李瑁:“若不是张宰辅,可谁又能做出如此强横的手段……”

有些话点到就好,毕竟祸从口出这种事,他还是明白的。

李瑁倒是不在意这些,看了看周围的侍卫,沉声道:“现如今李宰辅大权独揽,朝中半数官员皆以他马首是瞻。兄长李亨这两年更是与之打得火热,莫非……?”

他自然明白李瑁口中的李宰辅是谁,大名鼎鼎的奸相李林甫,后世电影里演的太多了。这可是个城府极深的狠人,他在位十九年期间,整个天宝年间一片祥和。因为凡是与之作对之人,都已被他用各种手段肃清掉了。

“是了!”说到这儿,李瑁眼中杀意纵横,猛地站起身来,语气极冷:“怪不得本王此番来颍州他们极力阻拦,可最后却又那么爽快的认输了!原来这一切都是他们算计好的!”

林逸赶忙道:“那殿下可有法子查出什么把柄?”

原来真是李林甫……这也就难怪他会对李瑁下这么狠的手了。

众所周知,李林甫与张九龄长久以来都是宿敌,再到后来张九龄倒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李林甫私下里向玄宗皇帝多次暗进谗言。

而恰好李瑁又与张九龄是一个派系的,如此一下打击两个对手的好事,换做是他自己,也绝对不会手软。

PS:求推荐……收藏……下个星期的推荐位,全靠各位了。请多帮忙,麻烦大家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