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庶帝阅读> 第三百八十五章 房地两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五章 房地两归

佟正旭疑惑道,“他们向朝廷要来的钱,最后还不是要到咱们手里么?”

佟正则“嘶”了一记,道,“他们不是姓纪的,”佟正则盯着眼前碗中逐渐漫洇开来的流酥道,“再说了,朝廷的钱,哪儿那么好拿呢。”

佟正旭道,“咱们不好拿,他们哭啥咧?”

佟正则道,“他们是发觉,现在不光是咱们不好拿,连他们也不好拿哩。”佟正则干笑一声,“这就好比《三分》里诸葛亮打仗的时候,诸葛亮自己都说啥也不要,你说那汉国的其他当官的还好意思要这要那的么?”

佟正旭想了想,道,“我觉着这理儿不能这么讲。”

佟正则道,“为啥?”

佟正旭道,“当年这汉国‘三分’的时候,诸葛亮吃的是他们刘家的饭,既吃了他们家的饭,自然就要帮他们刘家把事儿办到底了。”他认真道,“可《三分》里头却没说汉国其他当官的吃的是谁家的饭啊,兴许是他们自己挣来的呢?如果是靠他们自己挣的,那凭啥就因为诸葛亮说不要就都不要了呢?”

佟正则盯着佟正旭看了一会儿,道,“对啊,”他喃喃道,“诸葛亮吃的,不是他自己挣的。”

佟正旭没听清,“啥?”

佟正则清了清嗓子,“我说哥哥你说得对,”佟正则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丝微笑,“再说了,他们刘家吃的,不是汉国老百姓挣来的饭么?”

佟正旭大咧咧道,“对嘛,”他笑道,“所以我才没整明白‘官老爷’们为诸葛亮哭啥咧。你说这诸葛亮在汉国有田有老婆的,想吃啥就吃啥,想干啥就干啥,苦活累活一样没有,我要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晚上做梦都要笑醒哩!”

“想打仗了呢,就征汉国老百姓,打仗打来的东西,他拿头一份儿,还天天被一堆人当眼珠子似得伺候着,过得基本就跟神仙差不离儿了。”佟正旭迷惑道,“这样的日子过到头,咋还有一群日子过得还不如他的人为他哭咧?”

佟正则“呵呵”一笑,道,“大概是觉着汉国老百姓找不着能供着的主子了,开始不听话了,所以急哭了罢。”

佟正旭赞同道,“是啊,”他又笑道,“他们急他们的,咱们不急。”

佟正则笑了一下,忽而道,“对了,”他问道,“那教书逼一家被咱们赶走了……他们家还余下啥东西没有?”

佟正旭嘻嘻笑道,“能余下啥东西呀?连他放在他老子墓里的字画都被你家福小子卷走了,其他东西就更别提了,我上回去看,米缸里连粒黍禾穗儿都没剩下哩!”

佟正则道,“好,好,”他眯眼笑道,“这一趟卷得好啊。”

佟正旭笑道,“都说了许多遍了,‘好’便是‘好’了,你就是再说三遍‘好’,难道还能让它更‘好’不成?”

佟正则扬起了嘴角,道,“我能。”

佟正旭奇道,“咋能咧?”

佟正则笑了笑,道,“我心里有一桩大生意,只是不知哥哥敢不敢同我一起做了去。”

佟正旭笑道,“上回你为征民夫的事儿寻我就说了这句话,那回我平白得了个小寡妇,这回又岂有不应的道理?”

佟正则笑道,“好,我是想着,”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既然这肥地已然成了盐碱地,与其让姓彭的和姓宋的交地表功、牟取私利,到头来还落得咱们一身不是,不如咱们自己把地‘买卖’了,先榨它一波好处再说!”

佟正旭疑惑道,“自己?咱们自己咋‘买卖’咧?”

佟正则笑容更盛,“造房啊!”佟正则说完,继而笑得露出了后槽牙,“哥哥你想啊,从前那诸葛亮在琅州,有八百株桑树就能养活一大家子人,这说明啥?”

佟正旭仍迷瞪瞪的,“说明啥?”

佟正则“啧”了一声,答道,“说明粮根本不值钱嘛!值钱的是地!”他说着,又举了个例子,“我家福小子还说咧,那在东吴的什么‘四世三公’都舍不得多吃一个橘子……”

佟正旭这下回过神来了,“你这例子举得不对。”

佟正则道,“咋不对咧?”

佟正旭道,“诸葛亮富是因为汉朝的时候桑树能在琅州卖出大钱,”他有些丧气道,“可咱们这儿是小地方,又是在乡下,就是房子造得再结实,也卖不出啥大价钱啊。”

佟正则笑着答道,“那得看谁买了啊。”

佟正旭反问道,“谁能买啊?”

佟正则微微一笑,轻声吐出两个字道,“文家。”

佟正旭一怔,随即立刻摆了摆手,道,“这事儿难成。”他犹疑道,“且不说文家有一个在定襄当大官的文状元,也不说琅州刚出了件大事儿,就是在商言商,那文家做生意最是精明,做个‘买卖人’的生意还能同太府寺搅和了去哩,咋肯在咱们这儿这小地方吃这个‘买卖地’的亏?”

佟正则微笑道,“官同官又不一样,哥哥放心,我笃定,文家一定会同我们买咱们造的房。”

佟正旭道,“为啥?”

佟正则笑道,“我家福小子同我说,只要文家肯帮教书逼渡出上邶州去定襄告状,就说明这文状元同姓彭的和姓宋的都不是一伙儿,虽然咱们分不清他们啥人分的哪派,但有一样是清楚的,”他嘻嘻道,“就是这文家也看不得这俩人立功,巴不得他们在咱们这儿倒一回大霉哩!”

佟正旭想了想,道,“即便如此……可房子得造在地上啊,这地已经被咱们知县老爷上报了,咱们还能造房么?”

佟正则道,“咋不能咧,”他笑道,“谁说房和地必须得一起卖咧?从前那姓纪的出‘投献转卖’那主意的时候,也没见官府少收‘架间税’和‘除陌钱’啊。这房归房,地归地,咱们依法缴税,卖房不卖地,难不成还犯了哪条东郡律法不成?”

佟正旭沉吟了一下,道,“那这事儿,要不要先同咱们知县老爷知会一声?”

——————

——————

1 当初,诸葛亮曾向后主表明自己心愿:“臣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子孙们的日常衣食费用已有宽余。至于臣在外任职,没有额外的花费安排,随身衣服饮食全有国家供应,无需再治其他产业,来增添家财。待臣离开人世时,不让家有多余衣物,外有多余钱财,使自己辜负陛下的恩宠和信任。”

及至去世,果如前言。

《三国志》: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

2 其实《三国志》中《诸葛亮传》的原文对诸葛亮用兵和战略眼光的评价并不高,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果真的按照《三国志》原文对诸葛亮的态度进行演义的话,诸葛亮在民间的名声其实并不应该像我们现代人想象得那么高。

刘备称帝,拜封诸葛亮为丞相,总管尚书台政务。

待刘备去世,其子刘禅继位,年少无知,政事无论大小,全由诸葛亮裁断。

于是他对外与东吴连好结盟,对内平定南部诸郡,颁定法律制度,整治全国军队,所制机械极其精巧,法令严正赏罚分明,作恶者无人不受惩处,为善者无人不被表彰,终于使全国做到官吏不敢违法犯纪,人人奋求上进,道不拾遗,强不凌弱,民风淳厚,秩序井然。

处在当时社会,诸葛亮的理想是,进而如蛟龙举首猛虎雄视,一举而统一四海,退而割据边疆,壮大国力而震慑天下。

他还考虑到自己去世后,则蜀国无人能像自己一样进伐中原抗衡强魏,故此年年用兵不止,屡屡张扬武力。

然而诸葛亮的才干,长于整治训练军队,奇谋制敌方面却有所短缺,治理百姓之才干,强于他为将的谋略。

况且与诸葛亮对阵作战之人,不乏当代人杰,加上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本应采取守势的蜀国他却反而频频主攻,所以虽说年年兴师动众,却未能取得成功。

昔日萧何举荐韩信,管仲举荐王子城父,都是因为考虑到了自己的才能长于治国,未能兼有军事指挥的才干。

诸葛亮的治国政治才干或许不亚于管仲、萧何,可惜他当时找不到城父、韩信那样的名将,致使自己的功业难成,统一的理想不能实现。

可见天命所归,不是人的智慧能力可以争到的事。

《三国志》: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

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

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

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

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