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穿越大唐捡空投> 第044章 送走佛门迎来道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4章 送走佛门迎来道门

“哎,某总是这么的善良!”

送走了玄业和尚,冯元一叹了口气,喝了口老张送来的热茶,继而把订单递给了老张,“看看,七折十部经书,每部千册!”

“小侯爷威武!”

老张竖了个大拇指,看了看订单,心中很是感慨,还是佛门有钱啊,出手就是十部经书,千册刊印,然后又说道,“小侯爷,太清观有高道到访,已经将他安排在外间了!”

“道门的也来了吗?这是送走佛门,就迎来道门,喜事啊!”冯元一站起身舒展了一下胫骨,笑道。

“小侯爷,太清观不比大兴善寺,他们是皇家供奉玄元皇帝之地,地位非比寻常啊!”老张提醒道,小侯爷人不错,他担心自己这个东家不小心得罪了太清观,那就不好了。

“晓得了,放心吧!”冯元一笑了笑,说道。

生活在李氏大唐,道门的地位始终非比寻常,自称老子后人,追道教老祖老子为玄元皇帝,使得道门受到了皇家各种追捧,道观林立,道士的待遇也是优渥之极,为此也滋生了不少腐败之事。

太清观乃是皇家道观,里面供奉着玄元皇帝,道门地位非比寻常,观主张万福更是一个有着想法的道门高道,在道教史上留有清名。

他游历天下,到了江淮吴蜀,道教的兴盛之地,所至之处,目睹法师传度经戒法箓甚为轻率,斋戒守静亦不尽心遵行。更为严重的是,竞有男女同坛祭礼,或师弟不相对斋,或师弟各自游行,或数师同坛,或不书表章,不分契券。斋醮活动中的种种混乱和不良风气,蔓延滋长,令有识之士情所不忍。

长安、洛阳之供奉道士多来自这些地方,他们沾染家乡斋醮鄙俗,施行于帝都斋坛,有损道教声誉。对此治理整顿,已是刻不容缓!当时长安是道教文化中心,是高道荟萃之地。张万福时五十余岁,入道修持亦四十余载,身为长安太清观大德,显然是道学渊博之士。加之参加编撰《道藏》,熟悉道教典籍,故担当起整理斋醮科仪之重任。

张万福针对道门经戒法箓、法服科戒、斋醮仪式等方面,进行了整理编纂,急需大量印制,进而在道门推广,但是限于雕版印刷的成本和效率,成效一直有限,现如今云居书坊有“十日成书”之能,怎可错过。

……

事情顺利的出乎预料,太清观身为皇家道观自然是不差钱的,看到了冯元一的报价之后,顿时什么问题就没有了,没办法,太便宜了,冯元一的报价,几乎是原本雕版阳版的三分之一不到。

太清观来人,一口气直接报了十部经书的印制订单,每部千册,但是得知大兴善寺也每部千册之后,又直接改口,换成了每部两千册。

离开的时候,连连夸赞冯元一仗义。

眼见小侯爷眨眼间就做成了两笔大生意,而且是佛门道门,老张是佩服的不行,觉着这才是真正的商贾,以前自己都是小打小闹了,见识了这些再去看同街的那些个书坊的掌柜,顿时就觉得不入流了,跟在小侯爷身边,一种优越感油然而生。

自己虽然做着书坊的生意,但终究是商贾之道,商贾的身份在大唐是无法改变的了,与其自己一人……不如……

“不论道门,还是佛门,都是有钱的主啊,我们书坊做生意,不赚他们的钱,还赚谁的?”冯元一看着有些失神的老张,说道。

“小侯爷大才,仆愿入小侯爷门下!”老张心中已经决定,立即拜下。

“哈哈,老张啊,快起来,起来!入了侯府就是一家人啦!”冯元一哈哈咧嘴大笑,露出了八颗大白牙,这些天与老张接触,觉得是个人才,早就有了收入府中的打算。

没办法,这些年侯府亏空的厉害,没钱没人,冯元一想要办些事情,总是陷入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好在现在慢慢走入正轨了,侯府有钱了,也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做些事情了。

冯元一用人从不问出身,只要他觉得对方是个人才,就会给予合适的位置,若是可能尽量的招揽进侯府,前有神仙美食老马,后有公输兄弟二人,现在又加上云居书坊老张,这些人进入冯元一视野之前,并没有什么耀眼的地方,甚至混的算是比较惨了,但是冯元一用人不疑,给了他们合适的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最终换来的是神仙美食、云居书坊和印书坊大获成功。

说到神仙美食,那边饿了么外卖开业之后,不少权贵立即是确定了长期外卖订单的合作关系,那些平日不便来店里享受美食权贵人家,终于得以在家就能享受到【好吃到哭】的神仙美食了。

神仙美食的营业额也是爆炸式增长,每日的外卖订单多的都接不过来,看着饿了么外卖排出的长队,老马心中不由得对小侯爷更敬重了,还是小侯爷有眼光啊!

与此同时,在冯家庄,公输兄弟俩不断的加班加点的印制新书,制作活字和印刷的技术也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印书的效率再次大大提高。为了满足订单的需要,哥俩是再次扩充了印书坊的规模,像小侯爷申请从冯家庄招了一批帮手进来。

……

在云居书坊开业后的连续几天内,陆陆续续的就有不少需要出书的主顾找上门来,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佛门与道门的人,佛门道门虽然两教,但是内部却也分了不同的派系,不同的寺庙道观可能存在不同的主张,于是都找到了冯元一,冯元一毫不犹豫的就接下了订单。

订单的数量直接从现在排到了年末了,若非冯元一有一控制,明年的订单都要接下不少。冯元一实在是有些低估了,这个时代对于印刷术的渴望了,只是他一直不明白,既然大家那么需要更高效率的印刷术,为何就没人想到活字印刷呢?

或许,这还是与真正掌握技术的匠人地位有关吧,士农工商,匠人的地位低下,环境中并没有提供他们革新技术的土壤。

想到这些,冯元一心中就不由的沉重了几分,士、农、工、商为国之四足,为何要分等级,为何就不能共鼎天下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