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穿越大唐捡空投> 第100章 讲在开学前的话【百章了,求推荐收藏书评投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章 讲在开学前的话【百章了,求推荐收藏书评投资】

云居书院的筹办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前期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就等校舍建造完毕,就可以开院收徒了,只不过考虑到大家都没什么办学的经验,而且教师队伍人手有限,首批招收的学生不会太多。

在这个时代,有钱什么事都能干,除了造反,冯元一有钱,在不计耗费的情况下,书院的建设终于完工。相比后世建个新房子,还得担心甲醛超标,这个时代所用之材料,都是自然环保,所以新书院建成之后,就可以直接入住使用了。

三郎陛下对于冯元一把大唐两个重要人物都弄到了他的云居书院,虽然没有任何表示,但心中的想法却不是外人得知,作为后世来人,冯元一很清楚上位者的心理,所以为了确保将来不必要的麻烦,他特意从三郎陛下那求来了一笔资金,投入到了书院的建设当中。

这笔资金将会是书院与三郎陛下之间的纽带,虽然书院有太子的一份功劳在内,但大唐的天子毕竟是三郎陛下,以大唐历来皇帝老爹与太子儿子的关系来看,云居书院最好是与皇帝老爹有关系的好。

……

这一日风和日丽,暑气渐远,秋风送爽。

刚刚过完了中秋节,大唐上下一片祥和喜庆,云居书院正式开院收学,相比神仙美食和云居书坊开业时的大张旗鼓热闹非凡,书院的开业就显得冷清了许多,这也是姚崇要求的,说教学该是严谨的事情,不是商贾之事,不宜喧闹。

好吧,姚崇角色进入的非常快,这云居书院还没正式开院,他这个山长就已经开始履职了,冯元一也乐见其成,其实他原本也没打算搞得那么大张旗鼓。

首批招收的学员都是来自冯家庄以及附近十里八乡的庄户子弟,庄户子弟有庄户子弟的好处,那就是淳朴,不像权贵子弟,从小耳濡目染了太多的社会习气。另外就是上回冯元一从大牢中救出来的王家孩童,加上王维的两个弟弟王繟、王纮,一共是二十人,庄户子弟十六人,王家子弟四人。

庄户子弟可选之人不多,主要是能识文断字孩童太少,这十六人也是挑了十里八乡几百个人里,才挑出来的,至于王家的四个孩子,毕竟出身世家大族的子弟,即便是旁枝末节那识文断字还是会的。

二十个学生年龄小的不过十一二岁,大的也就十三四岁,这样的年龄,最是适合接受云居书院的教育,人数虽然少了点,但总体上大伙还是满意的。

在这间崭新的教室里,二十位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端端正正的坐在位置上,看着前方讲台之上的姚崇几人,眼神中充满着好奇,又闪烁着怯意,眼前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最为新颖的,也是陌生的,无论是周遭的人,还是周遭的物。

可能唯一能让这二十个孩子们认识的也就是冯元一了,那个给冯家庄带来了美好生活的小侯爷冯元一,在父母眼中小侯爷是天底下最大的大善人,即便不是冯家庄的孩子也知道,所以看着冯元一也穿着一身青衫站在讲台上时,心中才安稳了些。

“小子们,从今日开始,你们就是云居书院的第一届学生了,老夫姚崇,字元之,乃是云居书院的山长!”姚崇站在讲台前,神情有些严肃,与冯元一平日所见的老小孩完全不同,或许这就是姚崇对待学问的态度吧。

“学生见过山长!”二十个学生立即起身作揖。

“作为云居书院首批学员,你们很幸运,因为下届开始书院招生将更为严格,非考试通过绝无入学的可能,老夫不敢保证若是让你们都参与考试,能有几人通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云居书院办学的宗旨是培养对大唐有用的人才……”

姚崇侃侃而谈,将云居书院办学的初衷与要求,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让这些坐在教室里的学子第一次呼吸到了他们不曾呼吸过的空气。

学子们眼中的好奇与怯意,渐渐的被坚毅取代,一种荣誉感,一种使命感渐渐的在他们心中成型,所以,姚崇的开院演说,是成功的,看着学子们的反应,大家就明白。

“……不论你们出身如何,将来走出了云居书院的大门,老夫希望你们都是对大唐有用之人,无论身处士、农、工、商哪个领域!”姚崇最后说道。

说完之后,有学子举手,问道,“山长,读书不是只有考取功名,入朝为官,方能对大唐有用吗?为何山长会说士农工商各个领域呢?”

说话的是王维的弟弟王繟,因为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基本上就是考取功名入朝为官,才算是有用之才。王维在一旁看着自己弟弟提问,也是额头黑线直冒,这个问题,若是放在之前,他也一定会这么想,但是自从与冯元一相交之后,他渐渐的改变了这个想法。

“你叫什么名字?”姚崇笑了笑问道。

“学生王繟!”王繟起身恭敬一拜,他神色很是坦然,这却是是他心中最大的疑惑。

“你应该是王氏族人吧?”

说话的时候看了一眼一旁的王维,王繟也点了点头,然后姚崇继续道,“你生在诗书之家会有这般想法,老夫能够理解,但是这段时间你生活在冯家庄,见识了庄户们的生活,就没有产生一些其他的想法吗?”

姚崇的话,让王繟还有几个王家子弟都陷入了思考中,他们这段时间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见识了世间的冷暖,却是发现原来的那些想法不是都对,但毕竟那种教育是根深蒂固了。

“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其实士农工商任何一个阶层,对大唐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农户们种地,你们饭桌上哪来的粮食,没有各行各业的工匠,你们又哪来的器物可用?没有商贾运作,你们又哪能享受到各地农户种植出来的作物,工匠打造出来的器物?没有农、工、商,士又是什么?做官又为何?

所以说,士农工商,可谓国家治理的四个方面,都是极其重要的。将来你们走出学院,若是能够入朝为官也好,回乡种地也吧,即便是经营商贾之道,或者钻研工匠之艺,只要能够创造出价值,那就是对大唐有益!

你们都认识新丰侯世子,他也是云居书院的创办者,也将担任书院的先生,你们说他改进的曲辕犁,对农业有没有帮助?他联合匠人改进了印刷术,创造了【十日成书】的技艺,对大唐有没有益处?就是那神仙美食带来的新式做菜法和制酒法,对大唐有没有意义?

所以,老夫希望你们明白,云居书院需要培养出的是什么的样人才!”

姚崇说的很认真,这不但是在告诉眼前的这些学子,也是在告诉他自己,什么才是对大唐有用的人才,与冯元一接触久了,被改变的不但是王维,还有他,这个曾经作为大唐宰相的姚崇,这也是他为何要领了云居书院山长的职责,他就是想在余生再为大唐发光发热,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