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栋他们不会想到,根本不需要去微语上提意见,他们现在说的话已经悉数被五年级植物人听在耳里。
张重在心里也认真考虑了他们的意见,说起来,他确实已经写了几篇短篇,加上那首《山民》以及两篇童话故事,凑一凑,配上图确实可以勉强出一本书了。
不过这样有点炒冷饭的嫌疑,铁粉或许会买单,普通的读者却未必会去书店里面购买。
他想了想,除了已经发过的《山民》之外,他平时倒是写了几首诗,再加进去,多一些新鲜内容应该要好一些。
等到书友交流会结束之后,张重单独留了下来。
张俊伟眼巴巴地望着张重,“张老师,刚才他们说的您也听见了,您看?”
“是个好建议,我考虑一下吧。对了,童灿今天没来么?”
自从上次焦湖一别,两人联系就比较少,过年的时候,童灿给张重打过一个拜年电话,也顺便说了游戏的发展。
他说得笼统,不过情况还是很乐观的,虽然他们的游戏出来得比较慢,没有抢占到先机,不过因为借了张重的名头,后续发展得比较顺利。
张俊伟听到张重问,笑道,“童灿最近很忙,他不是在焦湖弄了一个俱乐部嘛,有事没事就往那边跑,书友会这边来得很少。”
张重点头道,“那你就要多费心一些。”
“嗨,我费什么心啊,费用都是童灿出,我出个地方,还能给我这小店拉点人气。”
张重笑了笑,“那好,我先走了。”
“嗯,您慢走。”
……
张重回到孟母小筑,芃芃在认真画画,许雨涵看到张重回来,就走到了他跟前。
“张老师,有件事情要跟你说一下,我之前在整理画室的时候,发现芃芃在这已经存了不少画了,都放在小隔间里面,我那小隔间都快放不下了。”
张重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那我今天就把这些画都弄回去。”
许雨涵笑道,“我倒不怕占我的地方,只不过芃芃画了这么多画,都放在隔间里面堆着暗无天日的,有些可惜。”
张重挑了挑眉毛,许雨涵随口一说,他倒是生了另外一些心思。
既然是要挂画,也不一定要挂在家里,如果能给芃芃弄个画室,把她画的画都挂在里面,以后只要走进画室,看到的都是芃芃的画,也挺有趣的。
假如芃芃以后真的走画画这条路,这些画也是她画家路上的一份珍贵的回忆。
试想,在一条长长的画廊里,一进门就能沿着时间的轨迹欣赏芃芃历年的画作,就像是坐上了时光机一样。
……
回去之后,张重就开始着手做两件事情。
第一件是书友们提议的弄合集的事情,第二件就是给芃芃找个合适的画廊。
张重将之前他没事在书房里面写的诸如《门前》这些诗都挑出来,然后跟他在网上发的那些短篇小说放在一起列了一个清单,准备等到过些天就找出版社商量出版。
至于画廊的事情,进展有些出乎张重的意料,他在网上找了没多久,就发现江阳有一套商铺要出租,这套商铺之前就是别人办画廊,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放弃了。
张重很快就联系了业主,然后直接租了十年,他本来想买的,不过对方不愿意卖,只能退而求其次,签了个长租约。
因为原先就是画廊,所以不用费心再装修,张重直接去孟母小筑把芃芃所有的画搬到了这间画廊。
画廊很大,芃芃的画挂在里面还显得有些空落落的,不过张重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墙上会挂满芃芃的话。
等到他将这两件事情都弄好的事情,已经到了二月底。
二月底对张重来说是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因为他有两本书要出版,分别是五年级植物人名下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以及苏爱名下的《妻妾成群》。
虽然有之前庄语的推荐,但是跟《东方快车谋杀案》相比,《妻妾成群》的热度要低不少。
这是必然的,不论是苏爱的名气,还是传统文学的市场,都无法跟《东方快车谋杀案》相提并论。
《东方快车谋杀案》提前一天发售,不过在第二天张重去书店的时候,书架上依旧放的都是《东方快车谋杀案》,而当天刚刚发售的新书《妻妾成群》则是被挤在了角落里面。
就连《妻妾成群》的海报也都在《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后面。
张重早有预料,他自始至终也没想过让这两本书打擂台。
而且事实也证明,这两本书的受众重合度不太高,在《东方快车谋杀案》强势上架的情况下,《妻妾成群》依旧拿到了首日二十五万本的好成绩。
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不过因为之前有庄语的推荐,发生这样的事情也就显得理所当然。
收获文学那边当然已经乐开了花,要知道,他们一开始的计划可是首印十万本,后来才改成了五十万本。
不过即便如此,这五十万本的首印看来也是远远不够了,方晴当天就让印刷厂那边放下其他工作,专心加印《妻妾成群》防止断货的情况发生。
不过《妻妾成群》销量的小小奇迹,在各大媒体上只占了非常小的篇幅,而占了最大篇幅却不是最近正红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而是之前发售的《献给阿尔及农的花束》。
之所以媒体争相报道《献给阿尔及农的花束》,只因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本书的海外销量就达到了六百万本,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
而这六百万本的销量,其中有两百万本都是预购,因为激荡文学这边联系的印刷厂根本就跟不上销售的速度。
这还是后来联系别家印刷厂合作的结果,不然的话,预购销量就不是两百万,而可能是四百万本。
为此,《南方周刊》用了整整一页的版面报道了这条新闻,而且他们的标题十分之夸张。
“华夏之光——五年级植物人的海外征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