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哈良部,其实就是兀哈良三卫,也就是大明称呼的朵颜三卫,说起朵颜三卫和大明的纠葛,那就很远了,最早为塞王宁王所统辖。在诸王中,以北方诸王的势力最大。其中宁王以“就藩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统塞上九十城,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
在太宗皇帝朱棣之后,朵颜三卫还帮过忙,太宗皇帝也允许他们在大宁驻牧,只不过后来朱棣和阿鲁台打了起来。
朵颜三卫出工不出力,甚至还有帮着阿鲁台的举动,这样的行为让太宗皇帝朱棣非常生气,在大败了阿鲁台之后,逮住朵颜三卫就是一顿胖揍。朵颜三卫也不能在大宁卫驻牧了,一下子就被赶到了北边去,朵颜三卫是一心一意的想回到大宁来驻牧。
自明宣德年间开始蒙古各部开始南迁,至嘉靖末年最终形成了漠南蒙古各部。其中经历了兀良哈三卫南徙、北虏入套、左翼蒙古南迁这三个阶段。
朵颜三卫为了获得大宁地区的驻牧权,联合了当时颇为强大的阿速特部首领阿鲁台,也就是现在的达延汗所统帅的部族,他们经常联兵进攻明朝。太宗皇帝在1422-1424年连续三年“亲征”,攻打阿鲁台时,曾率领军队深入屈裂儿河流域,打击支持阿鲁台的兀良哈三卫,使他们受到极其惨重的伤亡。
不过兀良哈三卫并未屈服,他们为争得大宁地区与明朝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当然了,在朱厚照看来,这不是不屈服而是不到大宁驻牧,他们就快活不下去了。
在土木堡之战以后,朵颜三卫又看到了机会,三卫蒙古人从西拉木伦河到辽河流域全面展开攻势,向南推进。终于他们来到明朝长城边外驻牧。此后,兀良哈三卫驻牧地分布情况是:“自大宁前抵喜峰口,近宣府,曰朵颜;自锦(州)、义(州)历广宁(卫)至辽河,曰泰宁;自黄泥洼(“洼”原有穴字头)逾沈阳、铁岭至开原,曰福余。”
从此,西拉木伦河和辽河以南,东起开原,西近宣府的长城边外,均属兀良哈地区。
显然这一次朵颜三卫又是墙头草,他们又来占便宜了,朱厚照原本就打算去一趟辽东,将整个辽东好好的收拾一下。在辽东建立一个军区,同时开展商贸吸引商人和百姓,同时屯垦辽东的土地,并且开战和朝鲜的贸易,打造一个辽东商贸区。
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朵颜三卫和科尔沁,这就叫瞌睡了有人送枕头,这样的机会怎么能放过?
见奏折放下,朱厚照直接开口说道:“兀哈良三部,狼子野心,对大明毫无恭顺之心,降而复叛,这一次又趁火打劫,儿臣以为应该在好好教训一下他们。”朱厚照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丝毫没有变化,直接说道:“将兀哈良部予以剿灭。”
朱厚照的话说完,屋子里面为之一静,众人全都被朱厚照的话给震撼了,直接剿灭?
鞑掳之患,这么多年了,那一直都是朝廷的祸患,太宗皇帝那么打,他们还是在那里。从古至今,中原王朝一直在对草原征战,可是结果呢?结果并不好啊!现在他们不是还在那里?草原只要在,那么鞑掳之患就在,这个问题根本就无法解决。
这种想法是一直存在的,只要是剿灭一次,让自己安稳几年,同时别让他们做大,这也就差不多了。
朱厚照当然知道这种想法的存在,可是他可是后世来的,深深的知道利益所在,即便是草原荒漠,那也无法阻挡资本的力量。一旦羊毛纺织展开,那么草原绝对是大明的牧羊地,庞大的利润绝对会让无数人疯狂,到时候不是朝廷想不想打的问题。
凡是从中获利的人,无论是勋贵还是士绅,他们都会支持朝廷打,而且是大打。
容克贵族是怎么来的,大明的贵族和士绅也好不到哪里去,资本从来都是带着鲜血,也是无情的。
朱佑樘也看了一眼儿子,直接说道:“剿灭怕是有些难度,这件事情不好办啊!”
“儿臣请亲赴辽东。”朱厚照这一次直接就站了出来,躬身行礼道:“儿臣愿意率领黑龙军亲赴辽东,改辽东军制,编练新军,同时率军清缴朵颜三卫。”
朱佑樘一愣,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显然自己的这个儿子又待不住了,这就是静极思动。朱佑樘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同意,开什么玩笑,你一个太子,总跑什么跑?在京城呆着不好吗?朕都没有到处跑,你就不能和朕学一学。
大臣们先是一愣,随后则是陷入沉思,太子殿下要去辽东,不知道为什么,大臣们居然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下一刻他们就反应过来了,实在是因为自家的太子殿下实在是太能搞事情了,一刻都不消停。换一个说法就是太子殿下给大家的压力太大了,现在太子殿下走了,大家好像就能过一些安稳的日子了,不过这事不能开口,否则没法解释,你很希望太子殿下离开?
“臣以为此事还要看北疆之战的结果。”英国公张懋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开口说道。
“如果北疆之战王守仁能够大破鞑子,兀哈良部自己就会溃散,如果北疆战事受挫,怕是辽东也会陷入危局。”说完这句话,张懋就退了回去,没有在开口,他的意思很明显,王守仁答应了,兀哈良部估计就跑了,给他们一个胆子,他们也不敢继续攻打大明。
如果王守仁打输了,那么何止是辽东,整个北疆怕是都不会安稳,别说兀哈良部,其他的部族怕是也会上来咬一口。
朱佑樘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赞同的表情,直接就摆手道:“传旨给辽东,让辽东大小官吏和将领多多用心,暂时就先这样,等到北疆的战报来了之后再说吧!”说完就不在有说这件事情的意思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