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汉阙阅读> 第401章 国家大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1章 国家大事

腊月初一将至,正忙活着赈灾和天子大婚事宜,整日不着家的丞相、昌水侯田广明,今日却抽空来了城外庄园别院一趟。

他进了门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屏退左右后,便板着脸斥道:“你怎么来了?”

来的却是一个年过三旬的美妇人,长了一张尖俏的狐儿脸,虽然不再年轻,却有成熟的韵味,这种女人是田广明的最爱。

妇人下拜,朝他低低俯身哭泣道:“三年了,昌水侯忘了受降城的那一夜了么?”

田广明当然忘不掉,三年前的元霆元年,他奉命率四万骑出朔方击匈奴,受降城,刚好受降城都尉病死。田广明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好色,见都尉寡妻美艳,久在军中未近女色已久的他按捺不住,竟与之通奸——就在受降城都尉灵柩所在堂上办了事。

虽然很刺激,但事后田广明也后怕,虽然列侯公卿纳妾十余也是常事,但此事若是捅出去,仍是大罪,有汉以来因通奸罪被处置废掉的诸侯列侯可不少。

于是那一夜就成了露水之情,二人再未联系,谁料她今日却找上了门来。

来的还不止她,更有一个两岁多的孩子。

妇人哭哭啼啼:“此子对外说成是亡夫的遗腹子,实则是昌水侯的骨血,但旁人不大信,如今妾在夫家受尽白眼排挤,实在是过不下去,还望丞相接纳我母子。”

她边说边将那孩子推了过来:“瞧这眼睛,瞧这眉毛,和丞相长得一模一样!”

田广明目瞪口呆,他子嗣众多,对忽然多出一个儿子无感,也不关心究竟是不是他的种。倒是再见这妇人,又勾起了心里的欲火,做了丞相后,也不像当年那般后怕了,故作沉吟打发奴婢将孩子带下后,揽住了妇人的腰,也不挑场地,就在厅堂案几上一坐,笑道:

“其实大不必换一身衣裳,你还是穿斩衰之服时最美。”

……

事后田广明心满意足坐在车上回丞相府,城墙之外,仍能不时看到等待救济的灾民。

大旱之后,天子特地下了诏令:“盖闻农者兴德之本也,今岁不登,已遣使者振贷困乏。”官府从各地入谷,输长安仓,助贷贫民。并鼓励民间商贾豪强以车船载谷入关者,即便夹带其他货物,也毋用传,不收税。

随着本用于军备的长安仓输出谷物,以及关东粮食漕运入京,流民得到了安抚,发回原籍也不现实,他们很多已经将土地变卖换了救命的粮食,恐怕还是沿用孝武时的旧制,迁到朔方、河西等边郡去。

田广明不由暗自庆幸:“这场大旱十年不遇,亏得蔡义撑到八月才薨,不然这灾异恐怕要应到我身上了。”

大汉信奉天人感应,即便先前任弘乐游原引雷电,也未能将其推翻,一旦闹了严重的大灾,皇帝肯定要找原因,身为百官之首的丞相,无疑是背锅首选。

幸好老丞相蔡义临死前多撑了一段时间,从御史大夫升位接替他的田广明,倒是成了赈灾有功的新丞相。大将军恢复了丞相一定职权,田广明与御史大夫杜延年名义上主持两府外朝,但也能参加中朝集议——这下大将军的人当真兼职内外了。

今日并无太多大的事务,倒是御史大夫杜延年送来一份奏疏,是大司农属下均输官,名叫“耿寿昌”所奏,认为应当吸取灾害教训,效李悝之法,在桑弘羊平准法基础上,在郡国普遍设置备灾粮仓。

“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民便之。”

“如今关东漕粮犹不足使灾民充饥,此事等灾情过了再议。”

“还有谏议大夫魏相上奏。”杜延年又将另一份奏疏摆到案前与田广明商量。

“魏相言,陛下已令太官损膳省宰,乐府减乐人,边塞罢兵,使归就农业。然天子立后,聘黄金三万斤,车马、奴婢、杂帛、珍宝以数千万计,而大婚操办所用财帛更超过了上万万钱,此舍小放大也,遭逢大灾,不如将婚礼从简。”

“荒唐!”

田广明差点拍案而起,这魏相过去就犯过错被拘禁,若非河南郡人念他是个好官叩阙拦着大将军车马求饶,恐怕还关着呢,刚回朝中不久就又发癔症了,真是不识好歹。

“诸事皆可从简,唯喜、丧之事不可!”

……

霍夫人显消息灵通,人在家中也听说有人上疏提议大婚从简,顿时炸了毛。

“简?他当天子大婚立后是什么?是小户人家娶嫁么?这可是国家大事!”

霍夫人自有自己一套价值观:“民间遇到了不好的事,还讲究大操大办冲喜,天子立后,也是为了给灾年冲喜!”

“更何况天下那么大,一百多个郡国,今年此处有旱,明年那边有涝,若按这腐儒的说辞,天子都不用娶嫁了,我记得这魏相不是曾犯法被革职么?怎又回京做大夫了?“

有知情的霍氏家奴下拜道:“听说是太常丙吉大夫所举荐。”

“这丙吉,真是越老越糊涂。”

霍夫人心生不满,等晚上大将军忙完一天公务疲倦归来,便絮絮叨叨说起此事。

霍光默默听着,打从去年开始,他便能感到自己越来越衰老,精力大不如当年了。入夜后体乏困倦看不懂奏疏,在未央宫里从公车司马门到尚书台这短短距离都有些走不动,过去能一百步走完的路程,如今却要多走二十余步。

所以才抬高了田广明和杜延年的职权,好让他们辅佐自己处置朝政,在田延年自杀后,这两人就变成了他在朝中的左膀右臂。

对妻子的这些抱怨,霍光烦不胜烦,只告诫她一句话:

“慎之,勿为窦太主!”

窦太主便是汉武帝的姑姑兼丈母娘馆陶公主,她为人贪婪,自持册立孝武有功,飞扬跋扈,孝武亦患之,最后陈阿娇果然没落得好下场。

霍光指的是,别像馆陶公主那样不识好歹,但霍夫人想到的却是馆陶公主的另一个爱好,顿时心虚起来,不敢再提此事,只嘀咕道:“反正不能比上官氏立后时寒酸。”

当年五岁的上官澹嫁给十岁的孝昭,当然没法大操大办,如今霍夫人只望自己女儿能胜过一头。虽然太皇太后是她外孙女,但毕竟隔了一层,还姓上官,霍氏的长久富贵,还是要靠女儿和往后要继承皇位的霍氏外孙。

大将军在朝堂说一不二,这场刘霍联姻被视为稳定朝政的大事,到了次日,群臣皆斥责魏相奏疏,倒是霍光主动谦退,请求从简。

但皇帝却破天荒驳回了这请求,坚持大办!

虽然身为皇帝不会到妻家亲迎,但腊月初一大婚当日,刘询仍亲迎于前殿两阶间,给足了霍家人面子。

其他仪式,无非是列侯婚礼的加强版,只是伴随着赐丞相以下至郎吏从官金、钱、帛各有差,赦天下,让此事成了普天同庆,长安城外的流民们,今天甚至能吃上管饱的干饭,也少不了夸皇帝皇后几句。

只是这热闹喜庆,让刘询有些恍惚,忽然想起当年西安侯婚礼时的情形。

那时候他身份特殊,便拒绝了任弘上席之邀,而带着妻子许平君远远坐在一个角落里,几乎要隐进里墙的阴影中。

当时许平君发现丈夫不说话了,一看他若有所思的神情,便低声道:“良人莫非是在羡慕西安侯成婚时的宾朋满堂?妾倒是觉得,婚俗不在于热闹繁杂,而在于夫妻恩爱,一牛一马,新妇入于青庐,几位朋僚相贺便足矣。”

虽然当时刘询羡慕的,其实是西安侯事业有成,而自己不名一文,但回想起来,平君倒是一语成谶了。

未央虽大,不若尚冠里两进小宅,举国皆贺,也不若牵着那人的手来得快乐。

婚礼的男女家长,分别是上官太皇太后和大将军霍光,然而这俩位家长本身就是祖孙关系,刘询忽然想到。

“朕是太皇太后之孙,而皇后比太皇太后大一辈,婚后她要随我喊太皇太后皇祖母,若是按霍氏那边辈分算,太皇太后又成了朕的晚辈。”

这复杂的辈分让刘询都算晕了。

婚礼期间还有了个小插曲,皇后入未央宫时,城外忽然刮起了风,折断了北阙的一杆旗帜,偏偏挑了这节骨眼刮风,简直是不祥之兆啊。

倒是群臣找了好理由:“乃庚子雨水洒道,辛丑清靓无尘,其夕谷风迅疾,从东北来。辛丑,《巽》之宫日也。《巽》为风为顺,后谊明,母道得,温和慈惠之化也。《易》曰:‘受兹介福,于其王母。’《礼》曰:‘承天之庆,万福无疆。’此风寓意百谷丰茂,庶草蕃殖,元元欢喜,兆民赖福,天下幸甚!”

一通瞎扯圆上了尴尬,刘询心里却默默念道:“儒生真是胡言乱语,即便天有感应,也是在警告,她不是合适的皇后人选。”

他心里真正有资格为天下母的皇后,此刻已怀有七八月身孕,在冷清的宫室里和王婕妤一起待着。

一同有身孕的还有张美人、卫八子等,皆封为婕妤,珠子混在诸多鱼目里,就算霍皇后像赵王刘恢的吕氏王后那般善妒,也总不会针对平君了。

婚礼的最后,又成同牢之礼于上西堂,皇后放下举在面前的小扇后,其容貌倒让刘询一愣。不像大将军,倒是与其母霍显年轻时有几分相似,才十六七岁的年纪,确实稚嫩而貌美。

霍成君受过贵族教育,举止优雅,但生性比较大胆,同牢共食时也不避开目光,还敢抬眼打量皇帝。和平君成婚时羞得垂首好似想将脑袋埋进胸前,只到入洞房时才被他掐着下巴抬起来截然不同。

这回忆让刘询微微发愣,然后便努力不去再想,只对皇后温和一笑,将合卺酒递给了她。

一百年前,与吕氏联姻的刘姓王侯,一共有四种不同下场,那四条路就摆在面前。

从今天起,刘询便要冷落诸婕妤嫔妃,牺牲一下男色,给霍皇后专房之宠了。

“我不会步了刘友、刘恢后尘。”

刘询满脸喜气,这一刻仿佛祖先附体,演技拔群,只默默对自己道:“而当效孝文皇帝、城阳景王!”

……

PS:受降都尉前死,丧柩在堂,广明召其寡妻与奸。——《汉书.酷吏传》啧啧啧会玩。

第二章在晚上。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