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都市言情>文坛缔造者阅读> 283 他,还是人吗?(大章节,感谢沫沫她爹的万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3 他,还是人吗?(大章节,感谢沫沫她爹的万赏)

就这样,时间十分顺利的走到了距离当时那两个人谈论解析什么时候能够出来的三天之后。

这段时间当中,张苪一直都在读这本书,反反复复的读,但是她越读越是感觉不对劲。

这本书,似乎里面讲的东西更加的可怕,能够让人去揣摩的东西也更加的深邃。

每天早上她都会不由自主的去逛一遍论坛,然后去扒一些解析。

不过好像那些评析人都约好了一样,一句话都没有,仿佛消失了一样。

直到今天张苪在家里休息,早上又是照例打开了论坛,随后睡眼朦胧的看到了几条被论坛管理员置顶了的帖子。

有人开始评析局外人了。

此时张苪睡意全无,在点进去之前,她忽然之间意识到了一点。

自己怎么就莫名其妙的开始迷上这本书了?

不过内心深处的好奇心使得她很快忘记了自己的想法,毫不犹豫的点了进去。

【一本振聋发聩的小说——局外人,如果说人间失格是叶怀瑾的成名作,那么这本书则是将叶怀瑾这个三个字的名气直接推向了顶点】

这是一位论坛版主给出的评论,张苪看来这种吹捧的语句对于她理解这本书没有半点用处。

于是,手继续往下滑。

这个版主下面还写了东西: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默尔索对人情人事的冷漠其实颇有点自闭症的倾向,尤其是对情感上不能满足社会期待的部分完全不屑于掩饰,他的很多逻辑和心理活动都像极了自闭症小男孩。

但是尽管读者完全拥有随其爱好解读的权利,我仍然觉得前言里把默尔索解读成一个善良、真诚、不对矫揉造作的社会曲意逢迎而最终被视为异端除之后快的殉道者有点过头了……

当然,这也是我的个人理解,本人对这本书的解读也不深,所以也就说这么多了。”

张苪无情的划走了,搞了半天,什么东西都没有说。

不过下面的帖子很多,也是说好了一般,不停地往上冒。

【默尔索的麻木冷漠,容易给人一种虚无、犬儒主义的印象。

但他热爱阳光、大海,被一杯牛奶咖啡所取悦,丝毫不压抑或掩饰他的本能欲求和真实情感。他实际上是无比真实的一个世俗的人,以人性的诚实对抗荒诞。

其实我不太同情因为阳光被挡住而枪杀别人的默尔索,他的无意为之不仅无法洗刷、反而是强化了他的罪恶。但他最终死于道德审判,因为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痛哭而被判死刑,被意识形态、世俗观念的荒诞送上断头台。

他死于真实,这才是荒谬之处。】——湖边厅外

【所以说冷漠并不是罪恶的,尽管世俗会让众人有“孤独是可耻的”那种错觉,但无所谓和不在乎并不能成为非议的理由,而所有理所应当的“道德使然”都只是人多欺负人少的约定俗成,本身完全没有意义。

正如你的亲人离开了,你不能认为没哭的人就是不爱。看完这本书,很难说你会更爱这个世界还是更恨这个世界,或许就如书中对于默尔索的审判一样,荒诞,无稽,而主人公只是一个局外人而已。】——深蓝火花

【局外人,是疏离与冷漠者,是智者,也就是那种靠己之所有而不把希望寄托在己之所无来生活的人。可主角似乎还不是彻底地置身事外,他更像是一种懵懂的觉醒】——时间之葬

【通篇第一人称下来却给人一种高于第三人称的全视冷感,贯穿头尾用“我”来叙述然而却是最出离于“我”的形象,以之反观周遭的种种俗定成见。短小精简,叶怀瑾似乎连讽都不屑于用一点。】——D君

D君?

张苪看到这里的时候,眼前突然一亮。

这个人似乎之前一直都是道旗的书评员,他为什么会跑到叶怀瑾的帖子下面来。

张苪忽然又想起了之前那本被她丢在客厅里茶几上面的那本书。

心里也一阵明了。

估计也是被这个角色所吸引了。

随后,她的视野当中忽然之间看见了刑学林三个字。

这个名字,她很熟悉。

那是一个很著名的文学评论家。

当时在书店当中也是听过那两个年轻人提起过。

【他只是一个打酱油的】

这是刑学林给出的标题。

???

这样一幅骚操作,看的张苪有些懵逼。

而同样的,其他一直都在等着刑学林书评的人也是有点懵。

怎么莫名其妙扯出来一个打酱油的?

随后他们又想到了书名——局外人。

按照某种道理上来讲,这确实就是打酱油的。

那么这么理解也不错。

很多人都开始屏住呼吸往下看去。

他们并不知道朱凤清之前给出过评论,但是那篇他们看不到。

眼下能够看到的也只有刑学林的了。

{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要遵循各种各样的规则,这些规则一是来自法律的约束,其次是来自道德的制约,在明文规定和约定俗成的律例之外,还有一种更加隐秘的用以衡量人的行为是否正常的标准,即他人通常的行为模式。

“正常”是个带有朦胧感的词汇,并没有人在这一词汇上有过特别的定义,其衡量标准是他人的行为。

而他人是谁?

多数人。

然而这一点上也无法量化。

亲人离世要哭泣,朋友聚会要高兴,收到礼物要表现出惊喜的神情,别人伤心时要去安慰……

是谁规定了这些场景下必须体现的情绪,假如不表现出适合的情绪,就会被视为另类或怪胎,会被谴责和质疑,你为什么不和别人一样?}

张苪深深的呼出一口气。

这个小说的思路居然是这样的!

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而且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有些问题也自然而然的能够想通了。

果然是专业的!

张启看到这里的时候,也是十分欣慰的露出了笑容。

果然叶党都是会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

{《局外人》里的主人公就是个怪胎,默而索是个普普通通的职员,某天,他妈妈死了。

默而索既没有哭,也没有伤心,而是无动于衷地抽烟,埋葬了妈妈后照常和女人做爱,照常上班,交朋友,生活。

相信诸位在这本书上架发售之前,就对一个词已经很熟悉了——存在主义!}

确实!

张苪点了点头。

其他人也是点了点头。

所以接下里就开始正式解读了?

{存在主义的中心思想是认知自我的存在,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在叶怀瑾看来,世界仅仅是一片荒原,人类是被无意中抛洒到荒原上的种子,每一粒种子之间都没有具体的关联,有些被黄沙掩盖,有些自顾自生长,而生存的意义便是在这荒原上尽可能地存活,再尽可能顺利地死去。

存活过程中的孤独、黑暗、绝望和被抛弃,便是整个生命中的大本真,一切条条框框的规则都是无意义不重要的。

所以不由得能过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默而索并非没有情感,并非是冷血动物。

可以说,正是因为他完全遵循了情感的痕迹,才脱离了社会属性对他的制约,对妈妈的感情始终潜伏在他内心深处,但另外有一种力量,更加深沉的激情和信仰,让默而索直面死亡所带来的缺失。

默而索心中的信仰正是虚无。因为认识到生命的无可选择,生命本身便成了一场虚无,虚无引导默而索走向另一条更加坚定的道路——真实。

有一句话说的很不错:“他人即地狱”,这句话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来自对他人的投射,主体意识基于客体而诞生,从而自我的“存在”时刻都会与他人的“存在”产生剧烈的冲突,这一冲突正是地狱的来源。

叶怀瑾坚持个人行为的徒劳和无意义,在《局外人》中可以看出,叶怀瑾将默而索塑造成了一个对生活全然无作为的角色,默而索对生活的麻木和冷静近乎冷血,并且充满了孩童式的任性和天真。

正是由于叶怀瑾对于生命态度的超脱,死亡作为生的对立面和延续面,成为了他看待生活的重要渠道。

《局外人》以一句经典的“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作为开头,开篇便点亮了死亡的主题。

故事中有三段死亡,妈妈的死,阿拉伯人的死,默而索的死,从前到后依次表明了叶怀瑾三个核心的观念,自然,荒诞,真理。

默而索对妈妈之死的麻木,源于对自然的全盘接受。妈妈是荒原上的另一粒种子,枯萎是必经的过程,像咖啡的香气,夜晚及鲜花的气味一样自然。是事物存在和流逝的状态,无从更改和控制,只能以旁观者的面目看待。

阿拉伯人的死,则是叶怀瑾对“偶然”的讽刺,是荒诞式的处理后果,默而索枪杀阿拉伯人,仅仅因为他挡住了阳光,而阳光和大海是默而索最热爱的事物。

默而索对生命是漠然的,他也不存在道德的自我审判,因此这一杀人事件对他而言,就如同拨开遮住阳光的叶子。

之后的审讯中,默而索依旧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他人对自己的指控,审讯过程,默而索在妈妈死后的表现成为了人们指责他的重要判断标准,在他人眼中,一个没有在妈妈葬礼上哭泣的人,毫无疑问是个冷血动物,残忍的杀人犯。

检察官甚至说了这么一句:“我控告这个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也就是说,在一桩刑事案件中,道德标尺成为了重要指标,成了人们排除异己的工具。

我的老师,朱凤清认为存在主义强调的道德是群居社会的产物,是维持群体利益的工具,是扼杀个性和个人意识的,是会限制人的自由并抹杀人的本性的。

这方面看来老师和叶怀瑾的思想不谋而合,叶怀瑾将默而索置于集体审判的平台上,一方面激化了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对立冲突,另一方面又使默而索以局外人的冷静视角看待全部的冲突过程,依旧是以“无作为”对抗激烈的道德抨击。

默而索被判死刑是种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默而索的“存在”遭受了毁灭。事实上,在对抗中,默而索获得了胜利。社会意识的目的从来不是毁灭异己,而是同化异己。

讽刺的是,对默而索而言,毁灭他的生命恰恰使得他走向了幸福之路。正是在自我的存在面临死亡的时刻,默而索找到了真理,而真理是,他存在过,他对此有绝对的把握,至于其他,皆是无意义的虚无。

刽子手的刀锋自以为划开了他的喉咙,实际上划开的,确是默而索通向真理的大门。

默而索以局外人的身份活着,依旧以局外人的身份幸福地死去。套用很流行的一句话,他高高兴兴提着酱油瓶来了这世界,打满了酱油就走了。——你们是死是活,与我有什么相干?我心中的火焰自我内心燃起,也将自我内心熄灭,我的爱从我意识里而生,也可以随时不见。

所有的规则皆是跳房子的格子线,我只需蹦着跳着越过去,有什么不可以。

还记得之前和刘温延聊天的时候,听刘温延说,叶怀瑾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幸福和荒诞是同一块土地上的两个儿子。”

那么对于默而索而言,生命的本身是荒诞的,但存在的幸福感是真实的。

《局外人》的结尾,默而索有这么一段独白:

“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但是我对我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是的,我只有这么一点儿把握。但是至少,我抓住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

我认为这是我读过的最美好的结尾。

不是俗套的happyending,不是悬而未决的谜题,也不是痛彻心扉的大悲剧,就是一个人,一个真实的人,活过了真实的一生,终于在真实的死亡面前发现了真实的真理。一切都如此完美。}

呼~

此时外面的太阳已经高高的升起。

房间当中的温度也是在迅速的上升。

而张苪躺在床上手脚冰凉。

她确实感到了一阵后怕。

怕的是这个人,就是叶怀瑾,居然会写出这样的东西出来。

他还是人吗?!

而刑学林的长篇大论之后,感到脑子膨胀的也不只有张苪一个人。

很多人看完之后,都望向了窗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看来,这个人,已经真正的,挡不住他走向巅峰的步伐了……

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