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塑山河阅读> 第一百四十七章:崔家隐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七章:崔家隐文

魏国名门望族的下人,要遵守的礼仪规矩极为苛刻。

放到平日里,若是有下人胆敢在后花园如此失态的大呼小叫,最轻也要被掌嘴几十下,再关到柴房饿上一日。

然而现在,听到这名侍女喊的话,林霜英蹭的一下站起来,连仪态都顾及不上了,追问道:

“外子他怎么样了?”

“四公子没事!”

侍女喘了几口气,随即将府外传进来的消息快速道出:“鄱阳那边来了一名送信的人,带回了四公子的亲笔信。”

“外子他还活着!”

侍女的消息,让林霜英的两眼瞬时焕发出了神采,眼泪却再次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但这一次崔琇莹就没再劝慰了,反而替林霜英一并感到高兴。

片刻后,两人才想起来什么,急匆匆的梳完妆赶往前厅。

……

这个时候,崔洪亮报平安的书信,早已经出现在了、自夏季就已经来到豫章这里避暑的崔氏族长——崔文涛手中。

事关崔洪亮和整个江州的安危,绝对是豫章崔家眼下最为看重的。

除了脱不开身的、在东阳祖家的、以及在朝廷中枢担任要职的核心元老,其他崔家的主要人物,基本都已经赶了过来,轮流传阅崔洪亮让人捎回来的信件。

这封亲笔信并不长,只有寥寥几段话,但从里面的表露出来东西却着实不少。

身为家主,崔文涛已经在第一时间看完了这封信,但他并没有立即作出结论。

此刻正在看信的,是被崔文涛寄予厚望的嫡长子——崔洪方,也是崔琇莹一母同胞的大哥。

同为崔家之人,又同在魏国官场共事,崔洪方和在豫章百姓中风评不好、对他地位又构不成威胁的崔洪亮,交情还是不错的。

得知崔洪亮有了消息,崔洪方也是第一时间赶了回来,拿起了这封信件详阅起来。

信件上的字体,并非魏国官场上常用的正楷,而是略显潦草的行书。

这令得崔洪方心中一动。

五行并下的粗粗扫了一眼后,他很快注意到信纸的右上角,有几个不起眼的小墨点,仿佛是写信之人提笔时不小心滴落的。

如果不是崔家的核心成员,外人绝对看不出这字体和墨点凑到一起,内中会有什么门道。

因为,这是崔家几百年下来,秘密传承的一种隐文。

信件的内容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但通过几种常见的字体,配合墨点位于信纸四角位置的组合,却可以表达出至少十种暗示。

遇到有特殊的情况、但又不便写明的时候,这种简单的手段往往能够收到奇效。

当然,这种隐文传递不了太复杂的情报,常见的无非是诸如“安全”、“危急”、“信是被人逼着写下”、“内容倒着理解”此类等等。

而今崔洪亮在信中,用隐文表达的意思,就是他暂时是安全的,让崔家不必担心。

既然有这样的暗语在,那这封信的内容自然也是可以相信的。

崔洪方把这封字数不多的信,从头到尾反复阅览了几遍,揣摩着崔洪亮写信之时的想法,片刻后,他脸上露出了些许讶然之色。

崔文涛有心考校一下他,故意问道:“如何,可有看出什么来?”

崔洪方只略微一沉吟,便自信的道:

“按四弟信中所言,这贼头只怕是不简单,州府先前查探到的情报,很可能有误。

父亲请看这句,‘亮起初欲赠予白袍军万金,以为自赎,然,天将军不为财物所动,亮不由深感敬佩’。

一般的匪贼,岂能不被黄金万两所动?”

听了崔洪方的推测,崔文涛不置可否,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父亲请再看这一句,‘白袍军天将军知晓亮乃为崔家之人,并未有所为难’。

贼头在葫芦峪一把火烧杀了江州军四千士卒,却唯独对四弟另眼相待,证明他知道咱们崔家的地位。

而后面这段特意加上的话,更是能说明贼人对我崔家十分熟悉,绝不是普通的反贼。”

崔洪方指的是,陈子云跟崔洪亮开玩笑、索要崔家六小姐那位情同姐妹的侍女这件事。

“白袍军天将军曾言,听闻崔家六小姐身边有一位情谊深厚的侍女,连魏国三皇子都曾意动,却求之不得,故心慕之。

若能成全,则两家通好,先前恩怨一笔勾销。虽知此非易事,仍恳请父亲再三斟酌。”

将这一段特意读了出来后,崔洪方脸上带着、足以令豫章城内众多世家小姐心醉的笑容,言辞凿凿的道:

“去年三皇子的那件事,父亲大人当时已经下了封口令,在豫章城内已成秘闻。

但这样一件就连刺史赵迁翰都未必知道的秘事,却从贼头口中随意说出,岂非怪乎?

由此可见,白袍军的背后,必然有着一个神通广大的势力!”

“然也,孺子可教!”

崔文涛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色。

也是在同一时间,白袍军这伙反贼,真正进入了崔氏族长崔文涛的视线内。

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迹至斯,且又不贪恋财物,还对崔家如此的熟悉。

对于这伙十分异乎寻常的贼人,崔文涛不由开始有些好奇了。

…………

*

就在陈子云还在鄱阳城内加紧训练兵马的同时,鄱阳被攻破的消息已经迅速在魏国境内传开。

不只是江州临近的州郡,国都建康此刻业已得到了消息。

拜他所赐,魏朝历经八百三十四年的国祚,此刻不仅有严重的外患,又陷入了内忧当中。

同时,白袍军也对中原大地的局势,造成了一连串细微但却不容忽视的改变。

因为,若是江州这场叛乱,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平定,那么,白袍军不仅是魏国的危机,也将会有可能是、致使中原大地战火重燃的导火索。

到那时,一直盘旋在魏国北境外虎视眈眈的匈奴人、羯人,就会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豺狼虎豹,张着血盆大口一拥而上。

甚至,魏国内部各种暗藏祸心的势力,都会因这场叛乱而纷纷跳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