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武侠修真>伏天大圣> 第四十一章 鬼为人心之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章 鬼为人心之诡

大日浮云海,天边似火烧。

黄昏伴晚霞,小县城里家家炊烟升起,袅袅升空,酒馆客栈里,杯来盏去,好不热闹。

小院外人间烟火,小院内却是冷冷清清。

此处不接俗客,只有一个读书人、一口老井、一树黄花……

呼吸间口鼻间幽香徘徊,如饮美酒,怡然若醉自陶情。

古峰长长吐气,深深呼吸,一吐一吸间,气息如拉动的风箱般悠长,吐出清晰可见的气箭……

而静谧气氛中更有汨汨莫名气机飘来,汇入文胆,灵性肉眼可见地恢复起来。

但古峰也敏锐发现,随着灵性补满,也更有一缕缕杂乱的气机纷乱如麻,交织成无形的蛛网缠绕,让文胆沾染了累累尘埃,不复剔透。

识海中念头沉浮,压抑不住,诸多画面一一呈现。

“冬槐,冬槐!孩儿来采,娘亲喜爱!”

“好好听的读书声!声声入耳,启迪我的智慧!”

“遗憾不能得见真颜!但老夫子说过,哪怕是墙外听书,也要尊其为三人之师。有朝一日,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这个读书人能让冬槐开花,必不是凡人!”

……

槐树下皮娃子采花,喜笑开颜,墙外儒童昂头听书,一脸神往,过往路人赞不绝口,面带敬畏……

但若定眼去看,就会发现每个人背后就有一张张怪异的鬼脸,变幻不定,奸猾、狡诈、妒忌……怪笑连连,眼珠子骨碌碌转动,尽是鬼祟神色。

“可恶!这家的冬槐只探出一个枝头,真是小气!好想全部都摘走,好气……”

“这读书人一直不露面,怕不是有见不得人的隐秘吧!”

“老夫子说我是这十条街最聪明的仔,这读书人好没眼力,竟然不知道收我为弟子!”

“凛冬酷寒,万物肃杀。冬天开花,必有宝物。我一定要想办法弄到手才行!”

……

人心鬼蜮,最为险恶。

哪怕看似再光明正大之人,也有内心阴暗的一面。

冬日槐树花开,墙外童子听书,固然引来不少赞叹的目光,但其中又潜藏着多少嫉妒、贪婪、傲慢等邪念呢?

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是世间最为复杂的生灵,除了人性以外,还潜藏着妖性、魔念、鬼蜮、怪异,最为难测。

一时间,无数嘈杂的念头涌入脑海,搅乱了思维,只让古峰混乱成一团。

“人心如鬼,祸害心神,真是厉害!”相比之前,他这次并没有慌。

万物有利也有弊!

神机书生,以心灵至诚之道得法,可以吸取人心力量补充灵性,但同时也会被众生负面情绪所祸。

一饮一啄,皆是定数。

取正道,而驱邪念,这或许就是神机书生独有的修炼之法吧!

如此一来,唯有锤炼道心了!

之前与郑三宝一次会面,古峰此时心中早有答案,不再有所困惑。

“吞服为假,消化为真。驯服为假,合道为真!这即为……借假修真!”

修行要诀,字字如真,在眼前一一划过。

他已陷入一片彻悟之中。

此世修行与前世小说家之言,大有不同!

修士不需要一步步提升灵性,只要抗住大药之力,一旦吞服,体内天然就拥有了充沛灵性。

所谓修行的过程,不只是采炼天地元气增长灵性这么简单,更要做的是道心淬炼,以大毅力、大决心、大明悟……梳理先天混乱的灵性,一步步消化,逐步适应。

灵性即为道力,与心相合,融于自身,这就是…合道!

各家修行都有描述,方式却各有不同,各有优点,却也各有缺陷。

所以真正的合道妙法则是汇聚诸家精髓,定作合道五小境,又称五期合道。

第一小境为通达期,取自武道通达之意。

练武之人,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一口意气在胸,不问是非善恶,只求无愧于心,意念通达。

这一小境意念豁达,让本心不被灵性之混乱所惑,堪称入门最妙。

一旦圆满,理所当然趋至第二小境。

这就是无拘期,取魔门无拘之意。

魔门中人,性情任性,无拘无束,不遵规矩,正邪不分,最是鱼龙混杂。

有率性而为之辈,也有为非作歹之徒……

但也正因如此,却能放开过于谨慎胆小之心,不对灵性进行过多约束,消解其与自身的隔阂,自然而然散于周身,掌握异力。

但过犹不及。

正因往往不加以控制,魔门中人心性难定,也最容易道化非人,坠入魔道。

魔道玄黑,佛门光明,正好用来调和。

这就是第三小境,真空期。

佛门真空!

佛门修行绝人情,断因果,视肉身为臭皮囊,只求菩提虹化,根本之法就是四字…万、法、真、空!

正因如此,连皮囊都可舍去,又何惧灵性乱心?

只是此法不同人伦情理,沉迷过甚,却容易人心枯寂,灵性也会如死水一潭,掀不起涟漪。

第四小境,为知微期,儒家中庸之道,见微而知著。

以格物致知之道,深研灵性妙理,于真空中见无穷变化,趋入神妙无方之境。

到这一步,灵性妙用皆在一心一念之间,从心而变,却处处不逾无形之矩,堪称自在。

但沉溺太久,也会沉于术,而忘于道,本末倒置,造成匠气太足,人心灵气有失。

唯有更进一步,技而近乎道,方称造化。

这就是第五境,合道期。

道心淬炼,统称为合道,可见这才是道心淬炼最为高深玄妙的一境。

但仙家修行太过道系,高玄飘渺,不亲庸人,凡俗难以入门。

若无参天地玄机的大智慧,直接准备合道,世间大多数人都是徒费岁月,空耗光阴。

故有前四境,一步一步渐悟。

即使如此,能真正趋入此境中,仍是少之又少。

大多心性难耐,半途强行冲境,才会造成天下夺道失控之辈比比皆是。

此境玄之又玄,非言语文字可以讲述,没有通法,只有一些旁敲侧击的描述。

只知一旦悟通此关,则能化道力为己用,不分彼此,术道一体,神乎其神,几乎再无道化之难。

……

五期合道,道心淬炼,种种奥妙在心头回荡。

耳旁有杂乱纷扰之声,古峰眸子幽幽,却一片澄清。

道心第一炼,为…通达!

人心杂念喧哗,祸乱心声。

古峰心头升起一线灵光,嘴角微露笑容,拿起书卷朗朗而读起来。

有童子顽劣不已,白采槐花,却不恋手有余香,更生贪婪之心,有失教化。

我当诫之!

于是古峰读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一片纯粹之念,立刻将识海中童子顽劣杂念扫荡一空,不复存在。

更有悠悠之声,于风中飘散而去。

围墙外,那些心中只犯小嘀咕你争我夺的顽童们脑门一清,生自惭形秽之心,而眸更清亮。

……

也有儒童,表面上看似温文尔雅,而内生桀骜不逊之心,得机缘,而不念恩,小小童子,心念不正。

我当训之!

古峰再读曰:“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之篇,言传而身教。

儒童忿念,如大日融雪,一点不留。

更有声音入耳,儒童身躯一震,如醍醐灌顶一般楞在原地,拘谨不安。

……

也有无名路人,本无半点关系,却居心叵测,生出歹念,不当人子。

我当鞭之!

古峰高声而读:“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圣人之言,出口生雷。

识海中邪性歹念被横扫而出。

更有正大之言横扫出去,法音狠狠鞭笞。

那些歹人心生不安,只感觉到自己如同暴露在赫赫天威之下,惊叫不已,慌不迭地逃离。

……

读书声朗朗,驱除各路妖、魔、鬼、怪,只余一片正气在人间。

此时古峰不但是读书,更是吃书!

要把圣人真意全部吃到肚里,彻底消化。

如果将神机书生的儒修大药看做是一种难消化的食物,那么对于古峰来说,圣人经义就是最好的消化药。

此时人心鬼蜮一空,小院内外处处一片和谐气氛。

墙外听书人,如闻雅乐,不自禁地陶醉。

沙沙沙……

龙槐摇曳,似闻读书声而于风中起舞,十分欢快。

洋洋洒洒更有黄花飘落,漫天飞黄,美如画卷。

古峰处于画中,此时内心一片舒畅,再无块垒,内外通达,更清晰感觉到那之前格格不入的灵性直如春风化雨一般,无声无息间与自身合为一体,渐渐难分彼此。

眉间银痕闪烁,神目若隐若现。

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玄妙变化于体内催生,仿佛是一颗深埋已久的道种,终于顶开厚土,抽根发芽,渐渐绽放世间罕有的芳华……

古峰会心而笑,他想他终于明白神机书生的修行本质了。

一言以蔽之。

鬼,为人心之诡。

伏之,得神鬼莫测之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