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脸谱下的大明阅读> 第一千七十二章 熟悉的味道(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七十二章 熟悉的味道(下)

钱锐不以为意,而许尚有点震惊……五峰兄现在说的和刚才说的好像正好是相反的?

汪直还没完呢,招呼众人坐下后侃侃而谈。

“慈溪袁家虽有些眼光,但也看不太远,只给海船、货物购置保险!”

汪直摇着头说:“老夫船队,每艘船上的船员都购置保险,花费不大,但一旦出事,查实后……四海商行最少要出一半抚恤!”

“诸位,以往跑海,靠的是胆量,但如今设市通商多年,眼看着就要开海禁了,日后跑海,海船、船员才是要事,不抚恤亡者,那些船员在其他地方就讨不了一口饭?”

“还是老船主看得远!”一位中年商贾立即跟着赞道:“不过半成费用,值得很!”

另有人点头道:“慈溪袁家虽是宁波望族,但名声可不太好听,和咱们不一样。”

“不错不错,咱们上下左右都是乡人,就是船上升帆的都是徽州人,万一碰上风暴,就算是破家也要发放抚恤,可不比他们浙商!”

“只是不知道给船员购置保险,费用如何计算,待会儿去四海商行问问清楚……”

聊了一阵后,汪直拒绝了同乡的留宴,和钱锐去了钱家酒楼,类似的酒楼如今在镇海、杭州、绍兴一带遍地开花,其中不乏钱家护卫的影子,但钱家酒楼依旧是翘楚……没办法,钱渊脑子里的新菜式数不胜数。

其实钱渊还真不是靠酒楼赚钱……从辣椒开始,红薯、洋芋、玉米、葵花籽、花生、番茄,多少作物的吃法、用法、榨油法、种植技巧都是从这儿发散出去的。

“真是了不得啊。”汪直挥手让小二退下,拿起酒壶亲自斟了两杯酒,“月余前,就算汪某出面也成不了事,说不定还被众海商背地里指责……”

夹了片鱼肉送进嘴,向来最喜欢酸菜鱼的汪直今日有点食不甘味,苦笑道:“但如今慈溪袁家遭海盗劫掠,四海商行行事如此迅速,安抚众人之心,如若汪某再出面,自然一帆风顺。”

“真是羡慕先生,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不好说。”钱锐慢悠悠的说:“徽商、浙商稍好,但必然还有大量海商不肯,除却苏松,南直隶、湖广、晋商都还要观望些日子……甚至听闻有人鼓动朝中言官弹劾渊儿横征暴敛,大发横财。”

汪直嗤笑道:“这话也不算错,若你儿得逞,四海商行一跃而起,必为东南翘楚,仅库存银两就令人瞠目,只怕两京户部加起来都不及!”

“你说他要那么多银子作甚?!”

钱锐没吭声,夹着油炸花生米嚼着,回想起一个月前儿子讲述时的压抑不住的兴奋表情……银行是个什么玩意儿?

在这个时代建立一座正儿八经的银行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以四海商行为后盾,以放息为手段聚拢钱财,再放贷给各行各业的商人,以达到扩大商业版图的目的……却是有可能的。

“看看这手段,好熟悉……如出一辙啊。”汪直忍不住又嘀咕道:“记得当年设市通商,在沥港上商量的好好的,到了镇海……你儿子手里压根没银子,修缮码头,平整道路,还修筑威远城,全都是汪某和本地大户出的银子!”

“偏偏我还心甘情愿……真傻,我真傻!”

“后来宁海设市,更是以通商文书一次性卷走十多万白银……”

“关键是他几乎没出什么本钱,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空手套白狼!”

钱锐也忍不住要笑,“汪公觉得吃亏了?”

“那倒没有,事实上每次到最后都是皆大欢喜。”汪直笑道:“就如这一次,如果真的不是加税,而四海商行真的能赔偿,谁不想花半成银子买这个保险?”

“从海商到船厂,再到船员,人人都有好处……当然了,最大的好处是他钱龙泉的。”

“这次未必能成事,渊儿太急了点。”钱锐微微摇头,他在心里揣测,是不是京中要召其回京,但如果召其回京,只可能是陛下的意思,徐阶和高拱如今正斗得如火如荼。

“哈哈哈……”汪直仰头大笑,“他钱龙泉做事看似冒进,实则谨慎,步步为营,十步一坑,我都能想得到,你这个做老子的怎么可能想不到?!”

钱锐笑了笑,没有接茬,的确,他也已经看得到这一点,保险在短时间内必然得到强行推广,而在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海商将会亲眼目睹保险带来的好处,就算船毁,也能东山再起,就算人亡,也能给家里留下一条退路。

不会再有人强烈的抵制保险了。

当天,在杭州主持海市的宁波知府胡应嘉赶回了镇海,第二日府衙向慈溪袁家发出了通商文书,这一次的文书上多了一句话,“许出海贩货,不限其地。”

消息传出后,满城大哗,无数海商涌向了府衙,涌向了钱宅,涌向了徽州会馆,甚至还奔向慈溪袁家打探实情。

这些年来,通商文书许海商出海贩货,但除了汪直麾下以及偶尔几个徽商,其他海商只能选择朝鲜、南洋两个地点,不能也不敢去倭国和汪直抢食。

这次通商文书上多的这句“不限其地”,让无数海商浮想联翩,难道倭国航线开放了吗?

府衙保持了沉默,钱渊也没出面,但徽州会馆传出了消息,靖海伯汪直许海商贩货倭国,而且还不需要交份子钱。

没几日,所有人都懂了,慈溪袁家组建船队往南洋贩货,但遭遇海盗侵袭受损颇重,四海商行的出手给了袁家恢复元气的底气,之后府衙就发出了这份可以去往倭国的通商文书。

默契的配合让有些人大约猜测到了钱渊的谋划,一招连着一招,环环相扣,目的是为了推广保险,但问题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摆在面前,难道自己要亲手将其推开?

接下来,即将出海的商行掌柜,还没报备的商行掌柜,以及什么都没准备的商行掌柜,连续不断的敲响了四海商行的大门。

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